薛超君
摘要:手表中的走時快慢取決于由擺輪、游絲構成的振動系統的振動周期。一定大小轉動慣量的擺輪必須配合一定剛度的游絲才能得到所要求的振動周期。而將兩者進行配檔處理以達到統一的振動周期是現階段工藝的必然要求。目前分檔的方法是將游絲統一截成圖紙中的長度,然后用分檔儀進行測量最后和已測好的擺輪進行匹配。這種方式即保證了游絲長度的統一又保證了振動周期的一致性。
關鍵詞:擺輪分檔;游絲分檔;光電式分檔;單片機檢測計算;噴氣控制系統;透過式光電系統
老式分檔儀锝缺點在于,在使用過程中由于這兩種擺動體都有動片和鎖桿結構,而且游絲擺動體還有桃輪,使得其結構復雜且轉動慣量較大,擺動起來能耗高,Q值低,需要時不時的進行清洗和重新點油,在清洗和點油過程中必須要非常有經驗的工作人員操作才能完成,否則容易損壞擺動體。
1.光電式擺輪游絲分檔儀所能解決的問題
隨著對機械手表擺輪游絲的頻率精度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對分檔儀得要求也就隨之增高。光電式擺輪游絲分檔儀其結構簡單,卡具容易清洗,工作效率高,能準確進行擺輪和游絲分檔匹配的工作。
采用透過式光電傳感器進行測量,兩組透過式光電傳感器能夠精確測量擺幅及振動周期分檔數據。該透過式光電測量方法精確度更高,不受外界干擾因素影響,不改變擺輪游絲系統的振動形態,最大限度的再現擺輪游絲在手表中的振動效果,從而保證了擺輪游絲系統在測量時的精準性。其結構簡單,分檔精度高,清洗過程不容易損壞。
2.光電式擺輪游絲分檔儀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
光電式擺輪游絲分檔儀包含擺動體部分,光電發射器部分、光電接收器部分、噴氣部分、底座部分、數據接收計算部分。底座部分安裝有擺動體部分,光電發射器部分、光電接收器部分、噴氣部分。所述光電發射器部分和光電接收器部分通過數據接收計算部分完成信號接收計算和最終分檔。
如圖1和2所示,擺動體部分分為擺輪擺動體和游絲擺動體。其中,圖1為擺輪擺動體包括擺輪托盤2,擺軸,外樁部件7,快慢針部件3,標準擺輪5,標準游絲13,上夾板部件8和下夾板部件9。所述托盤2上反向放置待測擺輪1進行測量,托盤2安裝于擺軸上,標準游絲13安裝在托盤2和標準擺輪5的中間位置,其外端穿過快慢針部件3安裝在外樁部件7上。標準擺輪5安裝于擺軸盡可能低的位置,為光電發射器部分4預留安裝空間。所有結構安裝于下夾板部件9上。相較于國外分檔儀結構取消了動片和鎖桿,也取消了一般在手表調速結構中的雙圓盤部件。圖2中的游絲擺動體和擺輪擺動體相近,只是將擺輪托盤2換成了游絲內樁彈性夾12。待測游絲11壓緊在游絲內樁彈性夾12上,待測游絲11外端裝卡在外夾壓緊及翹取機構10上,這一機構在試驗時能夠壓緊待測游絲內樁在彈性夾上,在試驗后能夠翹取待測游絲,以免人為夾取游絲而對游絲的損傷。
如圖3所示,數據接收計算部分包括擺輪擺動體或者游絲擺動體,兩組光電發射器部分4和光電接收器部分6分別連接單片機,兩組信號通過單片機計算后經由顯示屏幕輸出數值。噴氣部分14吹氣方向切向正對標準擺輪1的輪緣。
其工作過程為兩組光電發射器部分4和光電接收器6分別夾在鉆有小孔的標準擺輪5的上下方。兩組光電部分承30度角擺放。當噴氣部分14吹動標準擺輪5旋轉過程時,由于標準游絲13的牽引,其將做往復擺動。通過調整噴氣力度和作用時間可以將標準擺輪5吹到一個理論上所要求的最大擺幅,最大幅度時停止施加使其振動的力而自由衰減,在自由衰減過程中進行測量其分檔數據,而在測量完成后通過施加反向抑制其振動的噴氣力而使系統停止轉動。最終的分檔結果通過單片機計算后輸出到屏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