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淞麟
摘要:現階段,土壤污染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環境問題,特別是在工業以及建筑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部分區域土壤污染嚴重,已經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土壤重金屬污染是當下最為常見的一種土壤污染,主要是指土壤重金屬含量遠遠超過相關標準規定。本文對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狀況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策略。
關鍵詞: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策略
1.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
當前,我國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帶動工業、建筑行業、農業等其他行業迅速發展,直接導致生活廢水與工業廢水的排放、農藥的過量使用以及其他相關的因素等在造成的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日益嚴峻,影響土壤的整體質量,造成農作物減產,甚至嚴重時通過食物鏈進入到人體內,導致人們出現重金屬中毒情況,威脅生命健康。具體來說,當前的土壤重金屬污染來源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第一,農業生產污染,當前,受時代需求的影響,為保證農產品的質量與產量,人們逐漸提升農藥與化肥的使用量,造成嚴重的土壤重金屬污染,例如,在農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汞、砷,在化肥中含有鎘等,影響土壤質量。
第二,工業生產污染,為滿足人們的需求,我國工業迅速發展,例如,石油開采、鋼鐵加工、礦山開發、化學制藥以及相關的輕工業等逐漸繁榮發展,在該類行業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廢渣、廢水以及廢氣等污染物,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進入到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
第三,污水灌溉污染,污水灌溉主要是針對當前干旱缺水區域,例如,在北方干旱地區,人們為提升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通常進行污水灌溉,雖然將污水進行處理,但其中仍存在大量的重金屬離子,隨著灌溉直接進入到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
第四,城市交通污染,交通污染主要是汽車尾氣中的鉛污染,尤其是現階段我國汽車數量逐漸增多,交通污染已經成為當前的主要污染源。
第五,生活垃圾污染,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促使生活垃圾數量逐漸增大,大部分垃圾采取直接掩埋的方式進行處理,其中包含的廢棄電池、電器、金屬等由于長期的分析,逐漸將自身的重金屬滲透到土壤中,造成嚴重的重金屬污染。
2.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策略
2.1政府推動,加強環境監管保護和加大治理力度
對重金屬污染環境的有效治理,政府發揮著污染監管、環境保護、綜合治理、產業促
進等重要作用,相關政策措施對環境修復產業的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監管方面,根據相關環境保護標準,加強工農業生產過程監管,對相關企業排放物及礦產資源開發活動區域周邊環境質量開展污染物監測與專項執法檢查,加強對存儲設施、治污設施、處理設施及其周邊環境的管理,并加強整治;在未受污染的環境保護方面,在保護區域內嚴格產業環境準入,對未污染土壤加強保護,從嚴管控污水灌溉和污泥農用,防止對耕地和水源地造成新污染,加強環境風險管控;在治理方面,對被污染耕地實施分類管理,重金屬輕度污染土壤采取農藝調控、非糧作物修復等措施,確保耕地安全生產,重金屬重度污染土壤,根據利用價值,采取物理化學修復或制定種植結構調整、退耕還林還草等措施;在產業促進方面,積極聯合國家相關部門和科研院所開展修復試點示范與區域重金屬土壤污染綜合治理,鼓勵重金屬污
染土壤修復治理相關科技成果在地方企業的轉移轉化,引導和鼓勵企業資金投入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加強政策引導,吸引社會資金投入,開辟多元化投資渠道,鼓勵企業開展修復技術集成和設備研發,承擔土壤污染修復項目,推動土壤修復產業發展。
2.2科技驅動,加強技術集成與創新研究
重金屬污染治理,需要具備對應全污染鏈條各環節的完整技術體系。在源頭控制上,發展廢氣、廢水、廢渣的清潔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在路徑截斷方面,結合工程措施發展污染阻斷和攔截技術;在土壤治理環節,需要發展各種減量滅活的修復治理技術體系。目前,無論是生物措施、化學措施還是工程措施,治理技術尚顯單一,需組織研究力量進行系統化集成研發,并對處于研究階段的措施進行工程化改造。同時,還需要借鑒、引進國外環保方面的先進理念和經驗,集成創新污染治理各環節、不同污染類型的治理技術體系,提高修復效率,降低修復成本,為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提供高效的 科技手段。此外,通過系統化研究,為分區、分類、分級的國家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體系制定、環境風險評估體系建立以及環境修復相關的分級管理和推廣應用治理技術體系構建等提供支撐。
2.3示范先行,加強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綜合示范區建設
土壤環境修復需要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需要法律法規的規范,更需要國家環保部門、地方政府、企業之間的密切配合,建立創新聯盟,共同開展協同創新,形成因地制宜的修復技術體系和科學合理的治理模式。根據現階段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現狀,應探索“邊生產、邊治理”的修復模式,銜接地方規劃和部門重大工程,選擇危害嚴重、影響較大的污染流域或典型區域,如廣西環江、江西貴溪、湖南石門和長株潭等,以成熟技術成果的規模化工程示范為切入點,以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為目的,將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統一,合理設計污染修復技術體系,建立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綜合性試驗示范區,搭建土壤重金屬
污染修復的網絡化監測體系、公共檢測與中試服務系統、各類集成技術成果綜合展示平臺。在示范工作中集成創新并展示因地制宜的系統性解決方案,建立全國影響力的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示范樣板,以點帶面,引領和推動全國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治理工作。
2.4市場帶動,探索產業化修復治理模式
我國土壤污染治理的任務艱巨,同時,環境修復市場有著巨大的成長空間。實現連片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清潔與安全生產,需要相關技術的工程化、規模化和產業化。尤其還需大力提高技術裝備、產品、服務水平,特別在土壤中重金屬穩定與固化技術、受污染土壤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生物修復技術、修復治理工程化設計、二次污染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等方面,加強面向產業化發展的重點研發,實施產業化工程示范并加快推廣應用,聯合環保企業介入,共同發展相應的穩定性好、可靠性高的修復產品。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治理工作,應進一步明晰產業化目標,加強跨部門、行業,包括企業的聯動,形成成本低、環境友好、市場競爭力強的土壤修復產品以及操作方便的技術和設備。近期,在國家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可通過產學研聯合實施重點區域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治理的重點示范工程工作,發揮技術主導優勢,利用國家和相關部門的傾斜性政策,吸引社會多元投入,促進污染控制、環境修復、污染物資源化利用等成套技術在各類企業的轉移轉化,形成清晰的商業模式,實現技術成果的商品化和規模產業化,在修復過程中發展環境修復產業和服務業,通過產業發展最終實現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的根本好轉。
3.結語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人們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逐漸提升,尤其是針對當前的重金屬土壤污染,加強重視力度,因此,應積極創新現階段的土壤污染技術,并重點對污染源進行合理的管理,嚴格控制工礦污染,積極推進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建立完善的標準體系,以此來滿足當前時代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周建軍,周桔,馮仁國. 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及治理戰略[J]. 中國科學院院刊,2014(3):315-320.
[2] 趙玉林,王曉,武倩倩. 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與治理方法[J].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4(3):55-57.
[3] 唐浩,曹乃文. 淺談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及修復技術[J]. 安徽農學通報,2017,23(7):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