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爽
摘要:地質工程的應用和發展已經成為地質資源勘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內容,地質工程的開展極大提升了資源開發利用的效率,并融合新的技術實現了地質勘探質量的發展。本文就地質工程價值進行闡述,并就其在地質勘探中的作用進行分析,分析其未來發展走向,希望可以為地質資源勘查的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地質資源勘查;地質工程;作用與發展
為了更好實現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地質資源勘查工作的開展必不可少。而推動地質資源勘查工作開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地質工程的應用和發展。地質工程將勘探工程中最為基礎的環節,諸如工程決策、設計、程序等多工作融合在一起,實現了地質勘查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也讓地質勘探技術上升到新的高度。為了實現地質勘查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對地質工程予以不斷研究,讓地質工程作用予以進一步發展尤為重要。
1地質工程的作用
1.1工程勘察
所謂工程勘測也就是對于需要建設工程項目進行合理的審查,其中包括對環境、地質條件等各個方面的勘測,其主要是對于城市建筑工程、公路鐵路工程、水利工程等各個工程通過對地形地質條件、水文條件等要素的評定、探測等,從而給工程項目提供良好的信息數據,以便于工程項目的施工。工程地質鉆探是當前最為常見的一種勘測手段,它主要是對工程項目所建設的地方的巖土進行全面的分析,從而在原地對其進行測試。在勘測過程中,為了能夠保證勘測資料的可靠性以及準確性,采用鉆探技術是最佳選擇,尤其是在勘測中遇到地下有較多的碎石土、巖層、砂石等結構復雜的地質結構,采用鉆探技術可以有效的探測出該結構,并且能夠在探測過程中取得各種參數,從而保證地質資料的準確性,提高工程項目的質量,還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經濟成本,消除存在在工程當中的安全隱患以及質量缺陷。
1.2地質工程價值
在我國科研事業發展的初級階段中,礦物資源的勘測與開發就是地質工程的應用價值。伴隨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和進步,科學技術更是日新月異,該學科的相關理論與技術已經逐步滲透至我國科研事業的各個方向,對我國生態環境建設、戰略資源開發與國民經濟建設產生深遠影響。通過地質工程的應用,能夠將我國所處的地理環境及地質構造作為著手點,運用地質工程相關理論與技術,在地下層直接對所需要的樣品實物進行獲取,為分析、實驗、定性與開發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條件。地質工程在地質資源勘查中的應用,實現了我國地質動力學、結構力學等學科的發展,能夠解決地質勘探中難度較高的鉆探問題,實現地質工作的進一步研究與發展[1]。地質工程極為重要,并在地質資源勘查中日漸發揮重要作用。
2地質資源勘查中地質工程的作用探析
(1)促進鉆探事業發展。我國國土面積比較大,并且具有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但是相比較于發達國家,我國對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程度比較低。特別是對巖芯開展鉆探工作的過程中,對礦產資源位置進行準確定位的難度系數比較高,嚴重影響后續工作的進行。然而,通過相關地質工程理論及技術,工作人員能夠通過地下巖層對所需資源樣品進行直接獲取,為分析、實驗研究與開發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條件。與此同時,利用地質工程中所包括的知識與技術,有關人員能夠輕松對精確數據進行獲取,加快促進了我國地質資源勘查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2)防治地質災害。近些年,由于地球板塊運動比較活躍,容易造成地質災害活動頻繁,對人們的生產與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并阻礙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為了有效預防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我國加大力度開展地質工程工作,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對地質工作的開展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注重制定并落實有關保護制度,進而為地下研發事業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而在防治地質災害過程中,地質工程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通過準確的預測和分析,以及地質層的研究,地殼活動的探索,都可以為地質災害的發生可能性提供研究依據,并以此為基礎對地質災害進行分析預測,進而實現地質災害的有效防范。針對地質工程的發展,我們也需要進一步強化相關工作的研究,將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作為重點內容,以此來實現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2]。
(3)開發新型能源。目前,我國正在積極發展地質工程,對各種天然氣與礦物資源的詳盡數據資料進行獲取,并且確保所獲取第一手資料的準確性,進而為新能源勘探與開采工作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為我國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重要的能源支持。無論是在對海洋地球歷史進行研究的過程中,還是在對地球物理資料真偽進行鑒定的過程中,地質工程這一工具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現階段,各國科學家都對地球科學發展方向給予了高度關注,各國也在不斷加大該領域的投資力度。只有通過地質工程,才能對地球科學進行進一步探究,才能在新型能源開發方面予以推進[3]。
3地質勘察改造趨勢
3.1生態化
地質勘察工作制度也在不斷完善,地質勘察組織體系也在朝著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和進步,這些都為促進我國 地質勘察工作質量和效益打下了夯實的基礎。由此地質勘察工作也應該從上述三個角度去開展,各自的工作重點也有所不同,需要結合地質勘察實際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作業方案。
3.2數字化
面對地質信息化發展趨勢,需掌握信息技術應用要點,提出切實可行的 地質模式。本文結合 地質現狀,總結了 地質主要技術,提出切實可行的勘察作業方案[4]。現代地質倡導數字化趨勢,引入“3S”系統開展資源勘察作業,實現了資源開發與利用效率最優化。基于數字化地質資源勘察模式,提出切實可行的勘察作業方案。
3.3智能化
地質設定告警系統,實現了地質生產與開發作業的安全性。例如,設定電子感應器進行人工感應與控制,提高了 地質監測的安全指數。此外,參照告警系統提出切實可行的節約設計方案。“大數據”時代趨勢下,作為信息化勘察的一部分,地質信息轉型具有廣泛性的控制價值,按照科技轉型模式進行優化轉型,能夠進一步實現勘察與轉型機制建設。
4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巖土勘查技術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尤其是在復雜地形地質條件下,進行巖土工程施工時,為了減少地質條件、水文條件等對工程的硬性,巖土勘查技術的選擇至關重要。相關工作者應當重視自身專業素質的提升,針對不同的巖土工程情況,合理的選擇合適的巖土勘查技術,提高勘查結果的全面性和準確性,確保工程建設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雷曉莉.關于復雜地形地質條件下的巖土工程勘察的若干思考[J].現代物業(上旬刊),2013(1):32-33.
[2]胡志文.水工環地質勘察及遙感技術在地質工作中的應用[J].江西建材. 2012(05).
[3]楊新強,牛振波.論當前我國水工環的現狀及實現水工環地質新突破的辦法[J]. 魅力中國. 2009(29).
[4]赫靈霄.淺談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的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