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凌
摘要:員工幸福感是指企業員工對工作經歷和工作職能的整體質量評價。員工幸福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人文基礎,對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本文從心理資本的角度,探討了如何從自我效能、樂觀、希望、韌性四個維度提升員工幸福感的問題。
關鍵詞:員工幸福感;心理資本;人力資源
一.心理資本與員工幸福感概述
2004年,Luthans等人在分析了經濟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特征和區別后,提出了“心理資本”的概念,他們認為心理資本是個體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心理狀態,代表了個體積極心理因素的核心,在人力資源和社會資本作用的基礎上,促進二者的發揮,并能夠通過有針對性的培訓與開發增加個體的競爭優勢[1]。
員工幸福感是指員工對工作經歷和職能的整體質量評價(Warr,l987),既體現了員工對工作的認知評價,也包含了對工作的情感體驗。雖然員工個性具有差異,對幸福的定義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積極的心理資本是員工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因素。
二.心理資本對員工幸福感的影響
心理資本可以概括為自我效能、希望、樂觀、韌性四個要素。這四個要素能夠有效激勵員工的正向情緒,促使員工調動自身優勢資源,更加積極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促進員工幸福感的提升。具體表現在:
1.自我效能就是我們常說的自信。自我效能高的員工喜歡工作中的挑戰,并且善于用自己的優勢和技能來應對這些挑戰,他們喜歡追求自己的目標,并樂于在追求的過程中投入時間和精力。
2.希望是追求目標的動機和實現目標共同作用的積極心態。充滿希望的員工往往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喜歡為工作和生活制定明確的目標,并且有信念和勇氣付諸實踐,積極尋求方法達成意愿。
3.樂觀是把積極的事件歸因于自身的、持久的和普遍的原因,而把消極事件歸因于外部的、暫時的和與情境有關的原因[2]。樂觀的員工習慣于積極正面地看待事物和過往,他們對企業、對環境和同事有高度的認同感和熱情。他們善于從工作中收獲快樂,且易于接受新事物。
4.韌性。韌性可以概括為克服困難、化解危機的能力,承受壓力、良好的適應能力和從挫敗中恢復的能力。韌性強的員工往往能利用困難和挑戰發掘自身巨大的潛力,他們不懼失敗和挫折,可以在逆境中及時調整情緒、喚起意志,具有鍥而不舍的毅力。
上述四個維度作為員工積極的心理品質,每個維度都可能對員工產生積極的影響,而這四個維度之間也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開發心理資本,優化人力資源管理,增強員工幸福感,正是企業需要實踐和探索的目標和方向。
三.探索提升員工幸福感的有效措施
1.加強自我效能,幸福企業造就幸福員工
(1)讓員工體驗成功。尊重每個員工的個人價值并為他們提供成長機會是增強員工幸福感的關鍵[3]。企業可以通過職業生涯設計、崗位交流、崗位鍛煉等讓員工找到自己的職業興趣所在。為員工提供多種類多層次的培訓和再教育機會,以達到知識更新、能力培養、思維變革和心理調節的目的。職業生涯發展前景的合理規劃、人才成長通道的暢通等有利于員工自身價值的實現,從而強化員工的自我效能,增強員工幸福感。
(2)樹立榜樣示范。榜樣示范通過具體、感性的真實形象向企業員工輻射正能量,具有鮮活的感染力。企業可以定期從員工中評選出勞動模范、優秀員工、先進個人等典型代表,讓榜樣從員工中來、到員工中去,營造出“榜樣在我身邊,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氛圍,讓員工在精神上受到鼓舞和激勵,認同榜樣所傳遞的思想與價值,鞭策員工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2.保持樂觀,點燃希望,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
(1)構建良好的企業文化。企業應借助各種載體,通過開展各種活動讓企業文化深入人心。企業文化作為一種價值導向,其價值觀越能被員工接收,員工的組織認同感、歸屬感和適應性就越好。因此構建良好的企業文化會使企業在具備強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同時,為員工帶來更積極的心理建設。
(2)激勵與考核機制并舉。重視員工的成長和發展,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和公平的考核機制,讓肯干事的員工有事干,讓能干事的員工干成事,讓干成事的員工有位置,為員工營造鼓勵干事創業的良性競爭機制和良好成長環境。在良好的引導和激勵氛圍下,工更易于激發企業員工潛能,保持工作熱情,從而提升員工幸福指數。
3.修煉韌性,企業與員工同甘苦
員工在社會生活和工作中難免遇到各種挑戰和挫折,他們會承受來自社會、家庭、工作、生活、心理和生理上的諸多壓力。如何對抗壓力、增強韌性不僅是員工自己需要完成的功課,也是企業與員工一起面對的任務與挑戰。積極開展EAP(員工幫助計劃),舉辦員工座談會、心理調查、心理健康講座等,為員工搭建心理疏導、咨詢服務平臺,及時開展心理咨詢與輔導,可以有效幫助員工釋放壓力,預防和排解員工潛在的心理問題。
四.結語
密歇根大學管理學家Gretchen Spreitzer和Christine Porath兩位教授曾提出員工“越幸福、越高效”。企業給予員工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員工的幸福感就會增強,也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我們把員工幸福感引入企業管理,切實從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的建設、良好工作氛圍的營造、有效的激勵機制、個人發展意愿的滿足、人性化的關懷等方面積極探索有效的途徑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增強員工幸福感,使員工能夠和企業一起分享利益,與企業共同成長,進一步加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推動企業和諧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許萍.心理資本:概念、測量及其研究進展[J].經濟問題,2010(1):34-38
[2]Luthans著,李超平譯.心理資本[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3]張躍先.淺談如何增強員工的心理幸福感[J].商情,2012(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