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初中歷史學業水平考試是依據《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進行的義務教育階段歷史學科的終結性考試。從2012年開始實施到現在已經有七年了,縱觀過去無論是從試題結構,試卷難易程度,或者考查內容,都嚴格按照《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云南省初中學業水平標準與考試說明相關要求進行命題。
作為中華書局新版教材,它只是作為過渡教材使用一年,對比中華書局老版,內容方面改動較大,這就給2019年初中歷史學業水平考試提出了挑戰。為此,我將結合隆陽區2018年秋季學期九年級學業水平測試質量分析,查找現階段學生面臨的問題,然后從明確考試性質、把握考試依據和提出幾點備考建議三個方面,談談我的粗淺看法。
在隆陽區2018年秋季學期九年級學業水平測試中,歷史學科考試成績總體不理想,丟分較多,通過問題查找,分析原因,我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新舊教材內容方面出現沖突。由于改版,在老教材中很多重要的知識點在新教材中進行刪除,如非洲南方古猿,啟蒙運動等,又增加了新的內容中古歐洲社會等,這就使授課教師沒有頭緒,不知道哪些該講,哪些不講,哪些需要補充,在本次的考試中就出現這樣的問題。
2.學生不會審題或者審題錯誤,不會閱讀材料或者結合材料作答。如第26(1)題主要考查哥倫布開辟航路的目的、原因和新航路開辟的意義。但學生回答的問題五花八門,完全沒有讀懂問題,也不會從材料中尋找答案。
3.學生基礎知識薄弱,知識點記不住,混淆、凌亂,答題字跡不清,錯別字多,格式不規范,答題語言不流暢,缺少邏輯性。
針對上述問題,做好2019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學科的備考工作,我認為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明確考試性質
1.初中歷史學業水平考試是依據《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進行的義務教育階段歷史學科的終結性考試。考試的目的是全面、準確地考查初中畢業生在歷史課程學習方面所達到的水平。考試結果既是衡量初中學生學業水平的主要依據,也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之一。
2.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主要考查學生的基本歷史知識,包括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以及重要的歷史概念和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同時也考查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基本技能、方法及過程,以及對歷史的感知、體驗以及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運用能力,同時關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初中歷史學業水平考試具有選拔性考試的屬性,試題有適當的區分度。考試的結果既是作為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主要依據,也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難度要求:歷史試題按其難度要求分為容易題、中等題和稍難題,分值比為7:2:1。
二、把握考試依據
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在復習時做到有的放矢。《課程標準》是我們平時教學中把握重點和方向的依據,而《考試說明》則是依據《課程標準》提煉出的考試的依據,是對當年考試命題原則和要求的解讀。因此,要明確考試的重點和方向,就必須認真研讀《課程標準》,認真分析《考試說明》,尤其是《考試說明》中考試內容要求,歷年的初中歷史學業水平考試命題范圍都是嚴格按照考試內容要求進行命題,認真研究考試內容,可以使任課教師心中有數,明確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哪些內容要考,哪些不考,帶領學生進行備考復習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幾點備考建議
(一)夯實基礎,強化記憶
云南省初中歷史學業水平考試試卷難易度為7:2:1,也就是簡單題占了70%,中等題占了20%,稍難題占了10%,所以對學生來說只要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上就可以保證及格,因此建議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復習時,一定要強化學生基礎知識的記憶,有條件的可以督促學生進行背誦,當然為了便于學生記憶,教師可以將知識點進行簡單加工,使學生簡潔高效地進行記憶。
(二)抓大放小,有的放矢
在歷年的初中歷史學業水平考試中,中國古代史占15分,中國近現代史占45分,世界古代史占5分,世界近現代史占35分。總共涉及六本書,知識量大,時間跨度長,國別多,這些給學生記憶帶來了難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有效率地進行知識記憶,這是歷史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抓大放小,也就是帶領學生進行歷史基礎知識復習必須要有側重點,比如可以按照分值比,花時間重點復習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近現代史,然后在時間允許下有選擇的復習中國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這樣就可以保證復習效果最大化。
(三)強化學生解題技巧
初中歷史學業水平考試按照題型的不同分為選擇題和材料題兩部分,這兩部分各占50分。通過歷年學生考試丟分情況的分析,發現大部分學生只做選擇題,其中少部分出現亂選,至于材料題則是亂寫,或者不寫,直接交白卷,這種現象很普遍,這表明學生在解題技巧方面存在欠缺。因此在復習過程中應強化學生解題技巧,教學生如何解讀材料,如何查找有效信息,以及如何進行解答。
(四)關注周年大事
近幾年的初中歷史學業水平考試對社會熱點的關注加強,特別是周年大事,這就需要教師對這些周年大事進行搜集,給學生講解,并將涉及到的歷史知識也要附上,防止學生在考試中遇到這類問題時手足無措,下面我將2019年涉及到的周年大事進行整理,供各位參考。
1.公元前 509 年:羅馬共和國建立。
2.公元前 449 年:羅馬頒布《十二銅表法》,羅馬成文法發展史的起點。
3.公元前 443—449 年:伯利克里(任首席將軍)執政時代,希臘民主“黃金時代”。
4.1649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
5.1689年:英國頒布《權利法案》;中俄簽訂第一個平等條約《尼布楚條約》。
6.1779年:克隆普頓發明“騾機”,紡紗產量和質量大幅度提高。
7.1789年:華盛頓當選為美國首任總統;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
8.1839年:林則徐領導虎門銷煙。
9.1859年:美國在賓夕法尼亞打出第一口油井;達爾文《物種起源》出版。
10.1899年:張謇在南通創辦大生紗廠;美國向列強提出“門戶開放” 政策。
11.1919年:巴黎和會、《凡爾賽和約》簽訂;中國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介紹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
12.1929年:10月美國爆發經濟大危機,形成世界性的經濟大危機。
13.1939年:3月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8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9月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4.1949年:1月三大戰役結束;4月渡江戰役,解放南京;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10月新中國成立;聯邦德國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建立。
15.1969年:北京地鐵開始營運,結束了中國沒有城市地鐵的歷史。
16.1979年:全國人大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宣布停止炮擊大、小金門等島嶼,實現了兩岸30年來的真正停火;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實現了兩國關系的正常化;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對廣東、福建兩省實行對外開放政策。
17.1989年:中蘇兩國關系實現正常化;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問世。
18.1999年:歐洲單一貨幣——歐元正式啟用;美國發動科索沃戰爭;澳門回歸祖國,標志著在中國土地上徹底結束了外國列強的占領。
以上就是我對2019年初中歷史學業水平考試備考工作的粗略見解,如有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