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惠州市龍門縣龍城第二小學)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逐步實施,如何通過科學的策略來創建人性化的數學教學課堂,為學生數學知識、能力和情感的學習與成長提供保障,是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重點關注的內容。基于近年來情境教學法等一系列教學方法的探索與應用,和美課堂的教學理念和模式逐漸被提出和應用。相較于其他教學方式而言,和美課堂是以“美”為主題進行的教學,其更加注重學生心靈深處對美的發現、感受、表達和完善,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教學的價值和意義。
雖然目前關于和美課堂概念的界定并不清晰,但可以通過其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來對其內涵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掌握,以此來豐富和美課堂研究的理論內容。具體來說,和美課堂的內涵主要包括“和諧”“美麗”兩個方面。
首先,從和諧的方面來看,主要指教學主體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的關系和諧。對于參與數學教學的教師和學生來說,目標的有效實現需要建立在良好的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關系基礎上。和美課堂注重以人性化的教學方式應用和環境創造來教學主體提供展現、發展和諧關系的機會,使彼此之間通過互動交流來更好地了解,從而豐富數學教學的樂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其次,從美麗的方面來看,主要指要讓學生通過數學教學課堂的參與來掌握發現美、展現美、審視美、傳遞美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從數學教學內容中獲得美麗的“成長細胞”。在傳統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下,由于學生知識、審美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和薄弱,其在數學教學活動參與過程中往往缺乏對課堂美學元素的發現、鑒賞和分享,弱化了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在和美課堂中,教師通過對那些蘊藏在數學符號、數學語言等抽象內容背后的美學元素進行挖掘和展現,使學生逐步感受到數學教學內容的美麗所在,進而愛上數學教學。
和美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表明,這種新的課堂教學理念和模式不僅能夠豐富數學課堂教學的內涵,同時也為學生數學情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路徑。而就和美課堂在賦予數學教學“美麗”內涵方面來看,其價值和功能主要通過以下幾方面表現出來。
1.和美課堂讓數學教學更具“情感味”。和美課堂貫穿到數學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通過人性化因素的融入使得數學教學更加具有情感和靈性。
在數學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會通過一定的“引言”來與學生進行輕松的交流,緩解學生緊張的學習壓力,使學生心情得以放松,逐漸進入課堂學習的“境界”。例如,教師在講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的《變化的量》這一內容時,會先引入學生自己身高、體重的變化、家長年齡的增加等在平時生活中經歷的現象,使學生對變量的“變化”屬性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并產生為什么會產生這些變化的疑問,激發學生對生活現象的“美妙”之處產生濃烈的興趣。
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會通過各種方式來引導、調節學生對數學教學內容的理解,使學生能夠更直接、簡單地消化相應的數學知識。仍然以變量這一內容為例,教師會先通過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案例的引入來告訴學生為什么要學習這一知識點,然后再圍繞這一概念進行清晰、深入的講解,使學生有一個系統的知識理解,當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感覺到內容比較難,此時,教師要通過眼神、語言等交流方式來鼓勵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努力克服學習困難,并給予其相應的學習動力和信心。先讓學生充分掌握變量這一知識點以后,教師再通過引入一些生活中比較抽象的變量內容來引導其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和運用,培養其發散性的思維。
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結束以后,教師會通過一些拓展訓練來引導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充分結合和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之中,使學生將課堂所掌握的數學知識融入到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中,從而發展了學生的情感和趣味。
2.和美課堂讓數學教學充滿“數學味”。和美課堂在數學教學中應用的主要目標在于化解學生數學學習的困難,強化數學學習的動力,豐富數學學習的內涵和意義。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教師會根據數學教學的內容和學生個性化的差異來設計相應的和美課堂教學內容,使不同學習能力、態度的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有所表現、有所收獲,使學生感受到深刻的“數學味”。例如,在講解小學六年級數學中的《正比例》這一內容時,會先創設如下的情境:

請同學們觀察表格中的數據有什么特征和規律?
通過這一游戲內容的引入,會讓學生立刻聯想到自己平時玩的游戲,并帶著較高的興趣度去觀察、分析這組數據的規律。而通過這一教學內容的引入,使學生充分感受到了生活中、教學中的“數學味”。
1.教師要具有“和”“美”的理念。雖然素質教育理念提倡教師的少講、精講和學生的多學、好學,但與其他科目不同的是,數學科目的抽象性和邏輯性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的深入指導與幫助。正是由于此方面的原因,為了確保和美課堂數學教學價值的實現,教師要高度認同“和”“美”的理念,并能夠將其融入到自己的數學教學思想之中,以指導自己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例如,可以通過觀摩一些和美課堂的數學教學活動,或者觀看一些和美課堂的微視頻,對其理念又深入的理解。
2.優化教學主體之間的關系。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主觀性比較大,因此,教師要通過和諧師生、生生關系的搭建來為學生數學教學活動的參與提供支撐。例如,可以通過游戲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微課教學法等自主性比較強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感受到數學教學活動的趣味和意義,從而真正愛上數學教學。
3.注重學生美學素養和能力的培養。和美課堂的突出特點之一在于“美”,因此,打造學生發現美、分析美、運用美的思想和行為習慣是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點目標。一方面,要在數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盡可能多地融入一些美學的元素,為學生發現美、分享美創造機會;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美學分析,深化其自身的美學鑒賞和分享能力。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圓的《欣賞與設計》這一內容時,我注重引導學生參與欣賞與繪制圖案的過程中來,體會圓在圖案設計中的應用,能用圓規設計簡單的圖案,在設計圖案的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圓的對稱美,欣賞基本圖形構成的美麗圖案:如風車圖,太極圖,會用基本圖形及學過的數學方法設計漂亮的圖案,進而提升學生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
綜合而言,和美課堂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可以豐富學生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弱化數學教學內容的抽象性,使學生逐步具備一套完善的美學素養。當然,和美課堂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需要注重相應的策略,以確保數學教學真正變得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