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旭
摘要:關注色彩語言特性注重色彩表現并發掘色彩的表現性和表現力是現代重彩畫的特征;現代重彩畫是從傳統工筆重彩畫中演變過來的,但已經從舊模式的束縛和傳統的框架走出來了;金屬箔的使用拓展了現代重彩畫的色域,產生了多元的表現手法,加強了畫面金碧輝煌的裝飾性和厚重感。本文試從跡象論的角度出發來分析張導曦作品中金屬箔的跡象論元素。
關鍵詞:金屬箔;跡象;張導曦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3-0021-01
一、金屬箔與“跡象”
(一)金屬箔的概念
在現代工筆重彩中金屬箔因為獨特的視覺形式被歷代畫家所青睞,創造出多種多樣、耐人尋味的優秀作品。金屬箔是使用天然礦石材料制成的,他的美是華麗而富有內涵的。金屬箔在畫面上會展現出迷人的色澤,這種金屬色穩定且不變色。銀箔通過加熱會顯現出各種各樣不同的色彩令人著迷。這是其他顏色所取代不了的。金屬箔的顏色雖然富麗閃耀但他又可以和其他顏色巧妙融合,展現出獨具匠心的畫面效果。我們所接觸到的作品中主要使用的金屬顏色是金箔。金的延伸性很好,由于金箔非常薄,易破碎,稍有空氣流動便會飄起,因此,一定要在沒有風的環境下使用,否則金箔會粘在手上。為了更好的使用金屬箔,我們必須要了解掌握金屬箔的揭箔、貼箔、切箔、灑金、腐蝕等方面的技術。
(二)“跡象”的概念
在鐘孺乾的《繪畫跡象論》一書中表達了一個全新的觀點,涉及到所有繪畫起源,即:所有繪畫種類有一個共通的,可以作為基礎的基本元素,即“跡象”。對于“跡象曝獷著這樣的解釋,跡象就是視象,尤其是指視覺對象的紋理狀況,“跡”是物的質地和紋理?!跋蟮涛锏男螤詈腕w量。二冷‘跡象,放在現代重彩畫金屬箔的運用中,“跡”可以理解為不同的貼箔技法體現在畫中的肌理效果,“象”可以理解為金屬箔在畫中表現得形態。
(三)金屬箔的演變
由于佛教的傳入,宗教興盛,金屬箔屹立于中國美術歷史的長河中。在宗教壁畫和雕塑中得到普遍的使用,使用許多金屬箔來塑造形象,裝飾畫面的有,敦煌石窟中的壁畫和雕塑、西域克孜爾石窟壁畫、山西應縣木塔里壁畫、山西永樂宮壁畫、北京法海寺壁畫等,這些石窟壁畫藝術效果絢麗奪目,畫面有很強的裝飾性和富麗感。除了宗教壁畫和雕塑外,中國繪畫使用金屬顏色有明確記載的,據說是在唐代。湯垕的幻畫鑒》寫道:“李思訓畫著色山水,用金碧輝映,為一家法?!痹对雷婊实酆髲夭疇栂瘛肥且环⒀b的皇帝肖像,頭戴一種特殊的紅帽子,用金色來裝飾紅帽和紅衣上的花紋及首飾。藏族唐卡造型獨特風格強烈,設色絢麗多彩。中國民間美術的供奉佛像,床上雕刻的人物故事、結婚用家具、花紋圖案也多用金箔來裝飾近現代許多畫家繼承了傳統的瀝粉貼金、勾金描銀的手法,使金屬材料在現在重彩畫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使得現在重彩畫更加豐富多彩。
二、金屬箔之“跡象”
(一)不同貼箔技法造就“跡象,的差異
跡與象是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在可視的物象中,沒有無跡的象,也沒有無象的跡。跡之象就是跡的象因素。使用金屬箔過程就是做跡過程,就是“做跡成像”的過程。畫家選擇不同的金屬箔。如金箔、銀箔、銅箔、鋁箔、鉑金箔等,以膠為粘接劑,運用各種特殊技巧將金屬箔定著到畫面上。并且對這些痕跡加以發揮和改造。這就是典型的“緣跡造象”。象之跡就是象的跡因素,也就是說物象或圖像都有質地和紋理。在任何一幅作品中,一個完整的“象”必定有相應的“跡”來實現。
在張導曦的作品《金夏》中在構圖上尋求突破。作品的象是以不規則的荷葉形狀組合而成,荷葉的主要筋脈是用瀝粉貼金的技巧將顏色立起來的。畫面上大部分的跡象是由金屬箔來展現的。看起來金光閃閃像金箔實際上是用加熱過的銀箔貼合而成的。銀箔與金箔的差別是他即有金箔的富麗又有色彩變化。它加熱產生豐富的色彩變化給人富麗華貴的跡象感受。作者要表現主題金夏。用的材料之一是金屬箔。因為只有金屬箔才能恰到好處地表現出金燦燦的江南夏季,表現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風范,表現作者的繪畫意圖。這也是在繪畫跡象論中的x因素。十幾個不同大小的荷葉組成了今夏這幅作品,這十幾個大小各異的荷葉可以隨意擺放,可單獨亦可隨意,表現了在此畫中象的嚴謹性與隨意性并存。
在《自在》一畫中,作者的X是想通過魚類的生存環境來呼吁人類加強環保意識,否則整個地球的綠色年代將逐漸消亡。作品所用的紙張也是廢物,利用的報紙,并且用報紙上的文字圖片的色彩作為底色來做畫,用宣紙貼出武昌魚的頭尾等部分。用各種顏色或薄涂透出報紙上的文字圖片或厚涂強調色彩的對比。然后用鋁箔貼出武昌魚的身體部分然后搗碎,部分鋁箔透出底色形成斑斑點點的魚鱗,同時使用了金箔撒在畫面上,使畫面形成波光粼粼的光影之跡。
《海望》一圖中,畫面背景運用抽象之跡的處理,采用帖箔的手法使畫面賦色厚重貼出隱約的魚形之跡,搗碎金箔使之與石青對比運用和諧,背景隱約模糊凸顯前面的主體人,整個畫面活潑亮麗,作者運用金屬箔特殊的色澤和肌理表現了夏日波光琳漓的海面及打漁滿載而歸的喜悅之情。
(二)銀箔加熱腐蝕的跡象變化
銀箔加熱腐蝕的方法有很多,同時腐蝕后的效果也是豐富多彩,例如:把銀箔放在不同質感的材料下加熱腐蝕會產生不同的跡象效果。還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法揉捏重疊等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想要達到不同的肌理效果需要不斷地摸索,不斷地實踐創新,根據畫面的冷暖色調以及需要的效果選取合適的腐蝕過的銀箔進行畫面處理,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以芭蕉花為例。芭蕉花是作者數次去云南的所見所聞,經過了反復推敲。著力于展現當地人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構圖上采用大面積的芭蕉林圍繞著河中,沐浴的傣家女。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景象。這幅作品主要是用硫酸腐蝕金屬箔的技法。硫酸腐蝕過的金屬箔,通過溫度的適當控制。銀箔會變成淡黃色、金黃色、紅色、綠色、藍色、灰黑色。將這些變了色的銀箔粘貼在畫面上,例如芭蕉葉的正面貼深色背面貼淺色加之經過加熱處理的銀箔顏色變化豐富,再加之銀箔獨特的金屬色澤豐富了畫面的內容使畫面錦上添花。作品中芭蕉花芭蕉葉流水和人物,結合被硫酸腐蝕過銀箔的變色。將熱帶芭蕉雨林的郁郁蔥蔥體現的淋漓盡致,也將人在大自然中的美感表現得恰到好處。
(三)金屬箔的跡象保護
由于銀箔本身在空氣中就會逐漸氧化變黑。因此,用銀箔表現裝飾的繪畫作品,雖然效果令人滿意,但保存不一,所以必須采取保護措施,將其與空氣隔絕,才能有效地控制其色變。保護好銀箔防止其設備的方法有多種多樣:(1)用油畫中所用的高級上光油再貼好的銀箔上薄薄的刷一遍;(2)在畫面貼好的銀箔上刷幾遍膠礬液,使其與空氣隔開;(3)將貼有銀箔的話,裝入畫框在畫框外層加上玻璃使其空氣隔開;(4)可以使用汽車表面滴透明漆噴在油銀箔的畫面上是其與空氣隔開;(5)用過塑的方法,將有銀箔的畫面,用透明的塑料模包起來也能隔絕空氣。
三、結語
鐘儒乾的繪畫跡象論使我對重彩畫和金屬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我可以更深入的剖析運用了金屬箔的現代重彩畫。金屬箔不僅可以營造畫面的整體大效果,而且可以強化物體的質感。它們是現代重彩畫中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同時它也是優質的媒介是想法與現實的通路,是現代重彩畫不可或缺的跡元素。重彩畫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創造傳統顏色和新材料的應用新的繪畫語言的出現已經讓眾多觀者駐足,很多優秀的重彩畫作品形象生動手法新穎,技巧多樣,色彩艷麗。表現了我們這個時代蓬勃朝氣的新面貌,這無疑是重彩畫在形式上材料上的一個突破,也是符合時代潮流的。
參考文獻:
[1]鐘孺乾.繪畫跡象論[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2]王雄飛.中國巖彩畫材料與表現[M].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4.
[3]王雄飛.2011中國巖彩畫展暨中國巖彩畫二十年發展論壇[M].北京: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1.
[4]張導曦.現代重彩畫金屬箔表現技法[M].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