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利
摘要:為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的進一步發展,黨和國家積極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在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背景下,文化志愿者隊伍的價值及作用極為重要,其規模也在逐漸發展壯大。然而,在志愿者隊伍建設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何建設文化志愿者隊伍,有必要進行相關對策的研究和探討。本文將從公共文化體系的概念入手,探討建設文化志愿者隊伍的方法論、特點以及存在問題,并給出建設志愿者隊伍的相應策略。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志愿者;建設;探討
中圖分類號:G24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3-0242-01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表現。現階段,需要專業性強、素質高的文化志愿者加入公共文化事業。文化志愿者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事業進一步發展和發揮作用不可替代的角色。當前,我國的文化志愿者隊伍正逐漸的壯大,但在隊伍建立和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需要用創新的思維以及有效的對策加以解決。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建設和完善文化志愿者隊伍提出相應的策略和措施。
一、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志愿者的概念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公共文化體系建設列為我國文化全面發展的重要布局之一,并進一步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這是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直接體現,是建設文化文明強國的重要舉措。在具體的公共文化體系建設過程中是以農村為重點推進對象,積極實施文化服務惠民工程,提高社會公共文化服務的水平,以滿足人民日益提高的公共文化需求。圖書館、文化館、社區和街道文化中心等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主要設施。公共文化體系的建設,以政府為主導,社會積極參與,逐漸形成共享和全面覆蓋的公共文化傳播網絡體系。
(二)文化志愿者
志愿者就是不以金錢、物質及其他帶有利益性質的東西作為代價,且仍愿意在某些事情上付出一定的時間、金錢、愛心、服務、精力的人。志愿者通常是由不同的社會群體組成,將自己的全部時間或業余時間奉獻在為社會和他人提供幫助與服務上。志愿者的種類繁多,主要是以服務的對象、服務的目的、服務的功能、民眾的參與程度以及志愿者的年齡來加以分類。
二、建設文化志愿者隊伍巫待解決的問題
(一)文化志愿者管理及準入問題
當前,我國部分地區的文化志愿者缺乏明確的管理機構及有效的管理機制。有一些文化志愿者隊伍是由民間自發,不是政府主導,組織機構并不明確。即使是由政府主導,其內部的管理機制并不完善,沒有對志愿者的準入、職責、義務、退出機制做明確的規范。以志愿者的準入規范為例,部分文化志愿者在招募階段是遵循一定的制度規范,但仍存在一些管理不到位的現象。如今,廣東省各地區存在著志愿者隊伍發展不一的情況。發展較快的地區是珠三角及周邊,其他地區發展相對較慢,原因是在進行文化志愿者招募時只圖志愿者數量的增加,而忽視了志愿者的質量,沒有從志愿者的專業性、責任感、綜合素養、文化水平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
(二)志愿者培訓體系不完善
目前,文化志愿者隊伍的擴展十分迅速,但在文化志愿者的素質、態度、能力以及專業性上呈現出不同的層次。在志愿者開展相關活動時,部分志愿者素質低、能力差、經驗少等其他問題就暴露出來,給公共文化服務工作帶來極壞的效果。從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的角度來講,缺乏完善的培訓體系是造成服務效果極差的原因之一。
(三)文化志愿者缺乏持久性問題
當前,文化志愿者隊伍是由不同群體構成的服務隊伍,當中有用全部精力獻身文化服務的志愿者,也不乏利用業余時間來進行文化服務的志愿者。用業余時間來進行公共文化服務的志愿者在服務的時間和精力上是十分有限的,同時也缺乏相關的知識及服務意識。廣東省的眾多文化志愿組織中,有些組織如圖書館、文化館等是志愿者愿意加入的,部分志愿者的服務只是為了履行某項任務或要求,造成服務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和責任感。不僅如此,還存在部分志愿者只是將服務看作是暫時或是臨時的,并沒有將文化服務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以上行為和意識,造成文化服務缺乏持久性和健康性。
三、建設文化志愿者隊伍的策略
(一)健全和加強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才目關管理機制
我國的文化志愿者隊伍龐大、分支眾多,需要完善的管理機制來對進行管理,這才是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和完善的重要問題。所以,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志愿者的組織機構,對志愿者的目標和行為的進行規范和管理,保證志愿者從招募、培訓到具體的活動環節能夠有效的運轉。文化志愿者隊伍管理機制的加強和完善能夠對志愿者的工作進行有效的規范,從而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順利進行。廣東省文化志愿者總隊建立于2011年,是全國范圍內建設較早的文化志愿者管理隊伍。隨之,市(縣)、鎮、鄉文化志愿者隊伍也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建立,形成了較為全面的文化服務網絡體系。幻L東省文化志愿者總隊建設方案》和獷東省志愿者管理辦法》的出臺進一步明確了志愿者隊伍的建設宗旨、服務內容、準入條件、招募方式以及退出機制等。為了進一步規范東莞市全市范圍內的文化志愿者開展工作,于2013年制定并印發了《東莞市文化志愿者管理辦法》(暫行),以做到有規可依。與此同時,建立并完善關于文化志愿者管理數據庫,統一對文化志愿者實施電子化管理。此外,為激勵志愿者的志愿服務熱情,以評定星級等方式對文化志愿者進行評價,自2015年開始,星級志愿者有400名以上被評定,截止到2017年底,當前一星二星三星的志愿者已經達到了千名以上,大大的激勵了志愿者的服務熱情。
(二)完善文化志愿者隊伍的準入、準出的有關規定
值得強調的是我國的文化志愿者隊伍一直處于一種流動性較大的狀態。志愿者的流動會給公共文化事業帶來不良的影響。從準入角度,廣東省部分文化組織己建立起更科學的招募規范,從簡歷篩選、人員面試、性格評估等方面進行全流程的規定,從專業能力、道德素質、文化水平、年齡、身體情況等維度進行綜合考察。從退出角度,一些文化組織已經對志愿者管理如同企業管理員工一般,離開要提出書面申請,辦理相關的退出手續。
(三)努力建設和完善文化志愿者培訓體系
系統的培訓是提高專業技能和統一服務標準的重要方法之一。文化志愿者專業性的體現,服務目標的最終實現,需要建設和完善志愿者培訓體系。文化志愿者培訓體系的建立是一個分層次、有步驟,逐漸完善的過程。近年來,廣東省逐步建立了近150個文化志愿者義務輔導點,逐漸深入到社區、街道等各個文化服務層面。通過近期的一組數據顯示,廣東省的培訓體系己十分完善,累計培訓文化志愿者己有2萬人,參與培訓的文化志愿者累計百萬人次。以東莞市為例,當前除了組織了文化志愿者在基礎技能的方面培訓之外,也組織了管理培訓、鎮街及場館文化服務隊培訓以及文化志愿者骨干培訓等。在2017年全國范圍內組織文化志愿服務建設培訓舉行期間,東莞市也在同期舉辦文化志愿服務機制建設培訓班,其中全市范圍內文化志愿者服務隊分隊負責人以及總隊內管理組骨干工有80余人參與到培訓當中。截止到現在,此類培訓參與人數逐漸增加。由此可見,努力建設和完善文化志愿者培訓體系逐漸在向前推進。
(四)拓展志愿者文化宣傳渠道和增強傳力度
當今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也要積極采用信息技術為志愿者隊伍建設和完善服務。志愿者文化的宣傳途徑眾多。宣傳途徑的拓展不僅能渲染和培育志愿者的文化氛圍,也會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和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廣東省東莞市在宣傳志愿者文化時,主要通過文化部門的對外服務網站、相關文化紙媒及各地的志愿者服務門戶網站等,也建立了論壇、文化交流群等方便志愿者溝通和交流。
四、結語
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和完善對推動現代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盡管文化志愿者隊伍在建設和完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但就如何解決問題社會各界正積極的采取相應策略進行解決,相信文化志愿者的隊伍建設會愈加完善,文化志愿者的精神會被逐漸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吳可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背景下文化志愿者工作建設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7(02).
[2]劉高紅.新形勢背景下加強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的相關思考[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2).
(3)梁順花.新形勢下加強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