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
摘要:中國畫是中國文化藝術的特有形態,可以作為繪畫的樣式,也可以從中國畫的藝術精神及形態中感受到傳統的哲學思想,對中國畫的發展歷史進行梳理可以發現,中國畫本身已經超越了繪畫的領域,體現的是諸多先賢的人文哲學以及生活態度,如今處于中西方文化結合時期,人才[]在當代語境下如何看待中國畫,對中國畫的現代傳承有著深刻意義。
關鍵詞:當代語境;中國畫;創新與發展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3-0032-01
一、前言
中國畫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不僅僅是一種繪畫樣式,更是諸多文化理念以民族精神的凝聚,中國畫中體現出來的人文精神是非常濃厚的,中國畫也有著當代價值以及審美形態,如今人們處于多元化的價值層面,在復雜的背景下中國畫如何實現進一步的發展,這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二、中國畫的人文精神和當代語境
中國畫是一種對精神進行訴諸的文化形態,追求的是一種心性自由的人生狀態,是需要內心的頓悟才能感受到的人文精神。中國畫追求的是在靜觀和感悟中實現內心的沉靜,自然的物象在很多時候成為心中主觀的一種物象,所以中國畫并不是對自然景物單純進行描繪,中國畫作品往往是透露出作者本身的情感以及思想。如今是多元文化的語境,中國畫本身的精神維度是比較單一的,無論是精神形態還是審美情趣,對如今多元化的社會文化環境都是有著一定的矛盾以及沖突,這是如今中國畫在實際發展中遇到的困境。實際上中國的現代化道路本就是不斷受到沖擊,改革開放后國內的經濟不斷進步,文化交流逐漸深入,西方文化不斷對本土文化產生極強的沖擊,這不僅僅是對中國畫,對其他的文化形態也是如此。如今中國社會已經是進入到信息時代,中國畫則是在農耕文明時期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化藝術,以往的人文環境已經成為過去,架構中國畫的筆墨紙硯也面臨著書寫環境的變化。技術在不斷革新,智能化帶給人們的是舒適快捷的生活體驗,便捷豐富的資源讓虛擬和現實不斷交織,人們接受各類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樣化,對文化的需求也逐漸變得比較有時代的特點。現階段大眾文化、通俗文化以及流行文化,甚至是快餐文化非常盛行,除了經濟進步帶來的影響,還有生活模式的變化,與傳統的觀點都是形成非常鮮明的矛盾,在這種局面下中國畫這種需要靜觀和感悟的藝術則是被冷落,在快節奏的生活下人們無暇體驗深層次的精神內涵,大眾審美則是追求直接和快速。中國畫有著非常獨特的哲學內涵以及思想的深度,但是也只能是默默前進。
三、中國畫的當代表現形態
中國畫具有非常特色的人文精神以及用筆墨描繪出現的審美情態。如今中國畫的各方面發展,呈現出以下的形態。
首先是中國畫的傳統技法。審美特點就是將傳統的人文理念作為準繩,中國畫多數的內容是傳統的題材,但是千百年來形成的技法是高超的。從民族文化的傳承上看,中國畫還是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其次是核心審美。借助筆墨來實現對語言的重組,在追求合體語言的情況下形成獨特的符號,有著傳統審美的特點,在表現內容上則是會有更加廣闊的視角,展現出個體語言的面貌。
再次是吸收中西方的美術手法。如巖彩、色彩等新的材料以及技術,不斷探索新的語言,同時也是有一些中國畫的韻味表現出來,但是關于中國畫尺度這個問題,也是帶來諸多的探討。
最后是中國畫是將水墨以及宣紙作為主要的每節,直接帶入到當代的思考中,中國畫的審美賦予了當代的特性,超過古典中國畫的架構。
四、中國畫的精神價值對當代生活的意義
中國畫是優秀文化的精華,是前人在這片土地上創造出來的,中國畫中往往體現是中國的風土人情以及歷史風貌,中國畫的人文精神是一種文化的堅守,在喧囂的塵世中人們為了物質不斷忙碌和追求,精神家園則是逐漸遠離,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如何在精神的荒漠中找到一個合適的依托成為關鍵的問題,珍惜自己的傳統文化才是最根本的途徑。中國畫作為一種傳統文化不斷受到來自西方文化的沖擊,人們逐漸忽視了中國畫的精神內涵,但是終究中國畫才是中國自己的藝術形式,雖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也是不能妄自菲薄,中國畫的文化價值是不可取代的,而如何來實現對中國畫的傳承以及進一步發展,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在現階段也是有著非常深遠的實際意義。
五、結語
總之,如今處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多元化給人們非常直接的沖擊,人們逐漸習慣大眾文化以及互聯網帶來的諸多便捷,對外來的藝術逐漸加強了解,但是中國畫則是面臨著一定的挑戰,這種局面下還是需要重視中國畫的精神價值,促進中國畫在當代的語境下實現健康發展,煥發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