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討的是20世紀西方藝術中的一個重要流派——立體主義流派的探源,立體主義代表畫家畢加索,徹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藝復興之始的五百年來透視法則對畫家的限制,通過對東方文化的汲取,把東方繪畫中的散點透視、正面率和原始思維中完整性思維和象征性思維等呈現到同一個畫面時,產生了立體主義的表現形式。
關鍵詞:西方現代主義;立體主義;畢加索;勃拉克
中圖分類號:J20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3-0046-01
一、20世紀的西方現代主義美術
(一)20世紀西方現代美術概述
現代主義又稱“現代藝術性或“現代派”,是20世紀以來歐洲具有前衛和先鋒特色、同以理性為核心的傳統文藝“深刻決裂”,而體現出新的視覺經驗和價值觀念的各種美術流派與思潮。20世紀西方現代主義美術的形成有其以下幾個原因:(1)資本主義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心靈體系。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發展到壟斷階段,日趨嚴重的階級對立和各資本主義大國之間的對立,使原本己非正常的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自我諸關系受到更加強烈的扭曲和深刻的異化。(2)科學技術的進步改變了人們的視覺經驗。科學技術的進步既提供給人們窺見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的復雜形態的可能性,又迫使人們改變現存的生活方式和視覺經驗,從印象主義嘗試光學與色彩學以來,以追求純粹性、明晰性、結構感和秩序感,而成為現代主義藝術的主流風格。(3)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改變了人們的生存環境。資本主義大國之間空前加劇的矛盾和競爭,最終釀成國際災難性的戰爭。在這片物質廢墟與精神廢墟的“荒原”L,彌漫著一種低沉而又悲傷的調子。
(二)立體主義流派產生的背景原因
首先立體主義形成的客觀原因在于攝影技術的日漸成熟,歐洲工業革命使得攝影技術有了較大的發展,從19世紀印象派開始,描繪大自然中的客觀景象逐漸趨向于主觀情感的描繪,這一流派的大家畢加索探索出一條新時代繪畫的道路,則關注的是結構整體而非短暫的自然表象,因此在其畫面形象中抽掉人的社會屬性,也排除了軼事和象征的因素。其次就是主觀原因,反理性的西方現代哲學影響,這一流派的主要特征就是將畫家的主觀感情色彩運用不同創作方法來體現傳神的作品,因此它的繪畫技法和傳統西方藝術的寫實性是完全對立的。立體主義強調主觀,強調抒發內心反響,不僅僅是客觀物體,更多描繪的是主觀情感。
二、立體主義流派的藝術風格
(一)立體主義的風格特征
作為20世紀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個重要運動流派——立體主義,其藝術風格多變萬化。立體主義藝術家追求破裂、解析、重新組合的形式,形成分離的畫面,以許多組合的碎片形態為藝術家們所要展示的目標。它強調的是幾何形的分解與重構,將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或人物畫面分割為立體空間,呈現給人作者簡介:張俊娜(1995-),女,山西太原人,青島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術史論與批評.們一個三維立體的畫面。
(二)代表畫家——畢加索
《亞威農少女》作為畢加索立體主義的開山之作,體現出從概念到創作過程的實現全部進行徹底變革的思想。形成該作品基本格調的主要因素主要來源于塞尚的“浴女”題材和結構觀念,以及具有深刻內涵的伊比利亞雕刻,如畫面左邊的三個少女形象和非洲黑人面具,如右邊兩個少女。畫家通過變形、扭曲形象,抽象化和移動透視的方法,使畫面中的5個少女呈現出符號或象征性的面部,成為重構的幾何形體。畫中人物面部形象夸張,扭曲、抽象的體態給人三維立體空間既視感,充斥著神秘的恐怖主義色彩。
(三)代表畫家——勃拉克
在立體主義的著名畫家中,勃拉克從1907年結識畢加索后,最終放棄了野獸派風格,與畢加索共同創立立體派并一起經歷了分析和綜合的立體主義時期。他的許多作品大膽嘗試了模仿木質紋理及材質的創作,他的色彩由于肌理特殊而產生的視覺效果也是獨一無二的,如作品《女樂師》、《咖啡酒吧》。立體主義運動中有多項創新也都是由他作出,例如,將字母與數字引入畫中,采用拼貼的手段,等等。
三、立體主義流派的藝術價值
(一)立體主義的價值意義
立體主義是20世紀西方藝術史上的一個重要流派,其價值地位是不可言喻的。19世紀以來諸多現代藝術運動中,立體主義也許是個最豐腴的分水嶺,堪比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立體主義代表畫家畢加索或許就與其他人所看到的世界不一樣,在他眼中,世界是立體的、分割的、綜合的。
(二)立體主義對當今藝術的影響
時至今日,運用立體主義藝術的創作手法來指導建筑藝術設計,依舊是建筑藝術設計創意中頗具理想和拓展,表現了立體主義藝術家充滿活力且賦有內涵的思維,不會被傳統的藝術手法所限制,它在創作實踐中所表現的這種精神倡導當今藝術家、設計師根據性可能的良好方式,立體主義藝術的三維空間、拼貼手法的超前理念客觀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江永亭.立體主義的再認識[J].美術,2011(06).
[2]張詩朦.論生活體驗對畢加索風格繪畫的影響[D].武漢:湖北美術學院,2017.
[3]李淑慧.立體主義藝術流派研讀[J].西部皮革,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