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宇
摘要:現代主義作為20世紀初在西方興起的藝術潮流,流派紛呈,風格各異,沒有統一的藝術特征,后現代主義藝術同樣如此。二者的區別在于藝術觀念與價值取向的差異。本文試圖通過對二者各自的藝術特點,來分析兩者藝術觀念的變化。藝術,無論是東西方都是社會歷史的一部分。現代主義藝術與后現代主義藝術作為藝術史上兩個重要的部分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現代主義藝術是指20世紀初在西方出現并占有主流地位的具有前衛和先鋒特色、顛覆傳統的藝術流派與藝術思潮的統稱,而并非為一種藝術風格。而后現代主義藝術則被認為成是前者的衍生與顛覆者,二者息息相關。
關鍵詞:現代主義藝術;后現代主義藝術;觀念特征
中圖分類號:I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3-0048-01
一、從主觀轉向客觀
從現代主義美術極端的自我性轉向相對客觀性,從強調主觀情感轉向客觀世界,對個性風格的漠視或敵視。
例如照相寫實主義,又稱為超寫實主義。是20世紀60年代后期在美國興起的一種藝術流派。反對抽象藝術的潛意識情感和造型中不表現具體物象的做法,藝術家認為應排除主觀意念,像攝影那樣客觀的再現物象。畫家注重細節的刻畫和表現,以假亂真的效果給人以冷漠,缺乏人情味的感覺。無數事實證明,依賴現代攝影及其他制作手段的寫實繪畫,雖然能制作出吸引眼球的巨幅圖像,但己很難取得歐洲傳統繪畫那樣的成就。也許可以說,當代寫實藝術的主要貢獻就是對生活內容的敘述,從這個角度看,它既是一種記錄手段,也是一種保持古老形式的大眾藝術。
二、取消技術限制
后現代主義從現代主義的個體制作轉為大量生產,從對工業,機械社會的反感到與工業機械的結合。從西方藝術史的角度來看,自然科學,工業技術,數學邏輯和理性思維,似乎永遠與藝術創造難解難分,對機械動力和光線的追求,也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心愿。因此,這些以機械形式出現的藝術作品,其本質仍然是人類性靈的產物。
商業消費和工業生產,是現代社會的兩大基礎,也是西方當代藝術的來源。對日用消費品的復制和模仿,成就了名噪一時的波普藝術;對機器,光線,速度和技術的追逐,則推動了當代機械動力藝術和光藝術的發展。動力藝術是側重機械運動效果的藝術,它并不是一種有限風格,而是包含了廣泛的創作手法。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創作者利用機械或自然動力,是作品的部分或全部一刻不停的運動。由于完成的是三維立體作品,所以也被稱為“立體雕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瑞士機械動力學家丁格利。他設計的機器,除了不能生產有用的產品,與工業機械毫無區別。他以機械動力原理為基礎,用畢生精力發明一些有金屬管和齒輪組成,轟然作響,運動不停,毫無制造功能的機械裝置。他認為藝術家必須放棄畫筆,畫板,畫布和畫架等一切舊的浪漫主義工具,而對機械感興趣。
三、從精英藝術到平民化
從現代主義為少數人所理解的精英藝術轉向主張藝術的平民化,廣發運用大眾傳播媒介,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限。后現代主義強調社會功能,使藝術走出象牙塔,貼近大眾生活。例如行為藝術。
行為藝術是指使用身體動作,行為和語言從事表演活動,是戲劇藝術的手段。但沒有文學劇本,沒有專業訓練,在人前進行的某種身體,語言和行為的表演。行為藝術家致力于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限,以身體為載體,通過肉體,動作展示某種意圖或思想。有著反敘事,重復,重視過程,隨機,隱喻等特點,并由此引發出一套別于表演藝術的演出模式。
四、重視創作觀念
后現代主義從傳統藝術和現代主義的形態學范疇轉向方法論,重視創作的觀念,打破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例如概念藝術。所謂概念藝術,是指藝術家R護藝術”一詞所蘊涵的內容和意義標幟再作理論上的審查,并企圖提出更新的關于“藝術”概念界定的一種現代藝術形態。概念藝術又稱“觀念藝術”。
在談論到這個話題時,不得不提到法國畫家杜尚,他通常被看作后現代之父。他最重要的貢獻就是‘現成品”藝術,就是把現成的工業產品或其他物品移放到美術展覽會中。最著名的作品是一個小便池,簽上了一個名字:R.MUTT 1917。就是這件作品打破了人們傳統印象中對藝術的理解:這個小便池并不美,是別人已經做好了現成的,杜尚除了簽名并沒有做任何修改,還是工業制造的產品,一件再普通不過了的物品。杜尚通過這個小便池希望引起人們的思考:什么是藝術?藝術是否一定是美的?一個現成的物體是不是因為藝術家選擇了它就成為了一件藝術品?杜尚告訴我們,藝術的價值在于思想,有思想任何物質都可以成為藝術品。
參考文獻:
[1]王洪義.西方當代美術[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8.
[2](美)杰姆遜.后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美)H·H·阿納森,鄒德依,巴竹師.西方現代藝術史[M].劉珽(譯).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