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民
摘要:低音提琴是現代交響樂中發音最低的樂器。其與弦樂組中其他樂器有明顯的不同。低音提琴是交響樂隊中唯一的首席演奏員不坐在指揮前的弦樂器,是唯一在爵士樂中占據標準地位的交響弦樂器。低音提琴在不同形式作品中演奏的作用各異,本文論述了低音提琴在獨奏及交響樂團中的應用。分享低音提琴的應用方法,促進提升低音提琴教學成效。
關鍵詞:獨奏;交響樂演奏;低音提琴
中圖分類號:J6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3-0087-01
低音提琴最早源于16世紀,其為提琴樂器中體積最大的樂器,隨著低音提琴演奏技巧的豐富,其作為獨奏樂器在交響樂中的地位不斷提升。最初,低音提琴為數字低音樂器在樂隊中演奏。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基礎的音符。隨著杰出的演奏大師不斷豐富低音提琴演奏技巧,作曲家逐漸意識到其重要作用。為其創作了大量的樂曲作品。讓更多的人們感受到低音提琴的獨特藝術魅力。但低音提琴目前仍不如其他弦樂器一般為人熟知,許多演奏技巧被人忽視。因此,本文對低音提琴在獨奏及交響樂團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使更多的人們了解低音提琴在交響樂中的重要作用。
一、低音提琴獨奏
獨奏音樂作品的演奏要求演奏者有較高的演奏技巧及音樂素養。自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初低音提琴大師Drogonett被人們熟知,20世紀六七十年是低音提琴演奏及作品創作的繁榮時期。如Fernando Grillo等人為低音提琴獨奏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約有超300首的低音提琴作品為其低音提琴創作。極大的沖擊人們對低音提琴的傳統觀念。Turelzky在低音提琴演奏技巧上有很多的創新,為很多作曲家提出了新的創作思路。
低音提琴可演奏出如打擊樂器的效果。敲擊演奏非傳統拉弦樂器常用的技巧理論,Turetzky利用低音提琴特有的共振效果拍擊敲打樂器面板及兩邊側板。為作曲家及演奏家更多新的創作觀念及演奏技巧的啟發。手的動作是敲擊音效中的聲音主導因素,演奏時用手敲擊在低音提琴的不同部位。手的不同位置能制造出不同的音色。如低音提琴作品《Mr.T.His Fancy》中,演奏家用手指敲擊樂器面板不同部位演奏出不同的音效。甚至演奏家會用鉛筆作為鼓槌代替手敲擊演奏更特殊的音效。
Burn曾說,Bertram是當代低音提琴演奏的冠軍。其敲擊演奏音效在低音提琴演奏中擴展了新的聲音效果運用。新的演奏技巧使音質得到了提升,有效的豐富了低音提琴獨奏的音色。
藝術鑒賞家,低音演奏大師Fernando Grillo演奏風格與其他低音提琴學派迥異,其強調身體姿勢及動作在音效中的重要作用。Grillo曾說,演奏拉弦樂器時,運用弓子應找準觸弦點,身體姿勢包含了多有演奏正確聲音的信息。演奏前,要考慮用什么動作所需表現的音色。他認為用緩慢的動作可演奏弱的聲音,但也能用快速的動作演奏出極弱音。其獨特的強弱演奏觀點表現在運弓技巧上。其作品《suite I for double bass》中,他用詳細的方式將琴弦分為五個不同音色區域,不同音色區域采用不同演奏力度,以達到不同的音效。
二、低音提琴在交響樂團中的應用
交響樂隊是近現代音樂發展中的產物。其中弦樂由中提琴,大提琴,小提琴,低音提琴與豎琴構成,通常演奏定音鼓的樂師為聲部長,規模小的交響樂隊通常有二十多位樂師。大型樂團達上百人。交響樂一詞源于古希臘,是由指揮協調帶動,一起銜接或分別發出聲音,其特點是聲音交織交響。交響樂自產生至今己有300多年,古典時期交響樂巨匠有貝多芬,莫扎特等。浪漫主義時期的作曲家大量涌現,如柴可夫斯基,瓦格納等。
十七八世紀時期,低音提琴在交響樂中的作用為提供基本的節奏動力與節拍。隨著演奏技術的發展,低音提琴逐漸成為交響樂演奏中的重要聲部,低音提琴聲部共奏聲音渾厚響亮。演奏中常用運弓法,使琴弦有很好的震動,獲得優美的易控制的聲音。是弦樂器組的基本演奏技巧。低音提琴音色低沉,在交響樂演奏中要求演奏聲音清晰。Alcock曾說,低音提琴的演奏非背景音的嗡嗡響,其需更多的聲音色彩。低音提琴琴弓分為上中下三部分,琴弓所放置位置的琴弦分為靠近指板,指板中間和靠近琴碼位置三部分。琴弓在琴弦不同位置可演奏不同的音色。演奏弱音時,理想的拉奏位置是用中弓靠近指板位置的琴弦部分。如需演奏強音,可用下半弓靠近琴碼位置琴弦部分。Grillo的運弓技巧理論更加詳細,他將琴弦分為五個部分,琴弓移動各部門有不同的力度分布,演奏出效果各異的音色。此理論更適用于交響樂團演奏。交響樂作品中的力度強弱變化頻繁,有利于演奏者對樂譜標記做出快速反應。更好的演奏出樂曲作品效果。
三、結語
低音提琴是色彩多變的低沉音效樂器,作曲家與演奏家在其不斷的實踐創新中發展了傳統低音提琴的演奏技術。豐富了低音提琴的演奏音效色彩。低音提琴獨特的聲音表現取決于演奏者對低音提琴演奏的演奏方式。作曲家及演奏者的創新實踐為低音提琴演奏中拓展了許多新的技巧,不同的演奏技巧表現出不同的音質效果。技巧與理論是表達音樂的手段,其目的本質是為表現更優美悅耳的音樂。低音提琴的發展基于演奏者與音樂愛好者的共同努力,使低音提琴在音樂歷史中得到更輝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