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政治建設,多次發表重要論述,做出重要指示。前不久中央又制定出臺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從堅定政治信仰、堅持黨的政治領導、提高政治能力、凈化政治生態、強化組織實施等方面,對新時期黨的政治建設做出全面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的堅定決心和鮮明導向,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能力是加強政治建設的重要方面和關鍵內容。
一、提高政治能力是貫穿黨的事業發展始終
和黨員干部終身的重大課題
我們黨自成立以來,就把加強政治建設、提高政治能力作為立黨之基、前進之本,這是黨從內憂外患中發端、自挫折磨難中奮起、在風險挑戰中壯大的關鍵所在。早在1929年,毛澤東同志就在古田會議上提出“政治訓練”的重大主張,強調要將“政治觀念沒有錯誤”作為新發展黨員的重要標準。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都明確要求,領導干部要善于從政治上看待和處理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推進“四個偉大”,系統闡述了提高政治能力的重大意義和內涵要求,反復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政治責任”??梢哉f,加強政治建設、提高政治能力,抓住的是當下,傳承的是根脈,面向的是未來,事關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和黨的肌體健康。
提高政治能力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隨著國際力量對比持續朝著有利于我國的方向發展,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發展壯大越來越如鯁在喉、如芒在背。他們一方面加緊對我國進行遏制和打壓,妄圖削弱我們的競爭能力,阻礙我們的發展進程;另一方面,加緊從意識形態上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同我們爭奪群眾、爭奪人心的手段不斷翻新。面對兩條道路、兩種制度激烈較量的新態勢,如何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踐行黨的宗旨、筑牢黨的執政根基,如何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決消除一切影響政治安全的隱患,是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現實而嚴峻的考驗。我們只有不斷提高政治能力,才能辨別政治是非,把準政治方向,在風云變幻的世界形勢面前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也只有切實提高政治能力,才能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提高政治能力是有效應對風險挑戰、推動我省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重要保證。當前我省正處于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和內在條件都發生了深刻而復雜的變化,各類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各種可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明顯增多。2019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專門就各領域重大風險做出深刻分析。江蘇發展走在前列,遇到的問題比較多也比較早,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重大風險,在我省都有所表現,各種潛在性、繼發性、突發性風險隱患不能低估。比如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導致金融和債務風險加劇、關鍵核心技術仍受制于人、重大群體性事件風險突出、中美貿易摩擦外部風險加大,等等。江蘇省委專門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求、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主動戰攻堅戰進行了研究部署。面對復雜形勢和嚴峻挑戰,只有切實加強政治建設、提高政治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政治領導作用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凝聚起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推動江蘇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提高政治能力是深化全面從嚴治黨、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迫切需要。我們黨的先進性,首先體現在政治上的先進性,包括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嚴明的政治紀律等方面,如果政治上的先進性喪失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就無從談起。縱觀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各項工作,不論是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還是強化黨內監督、從嚴正風肅紀,都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講政治作為第一位的要求,從而鞏固了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了全黨步調一致、行動統一。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面臨的“四種危險”具有尖銳性和嚴峻性,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政治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這些問題都同政治問題緊密相關,都是因為黨的政治建設還沒有抓緊抓實、黨員干部政治能力還不夠強,如果不能從政治上來認識和解決,就會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被動局面。只有把旗幟鮮明講政治貫穿全面從嚴治黨始終,切實增強從政治上審視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高度自覺,才能真正抓住關鍵、抓住根本,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
提高政治能力是黨員干部走好從政之路、履行好職責使命的根本所在。政治能力是干部的“第一能力”,也是衡量干部能否挑重擔的“第一標準”。這兩年,我們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創新實施“五突出五強化”機制,學習教育注重政治意識,選人用人嚴格政治標準,干部管理強化政治規矩,干部隊伍的政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但同新時代新任務相比,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有的政治觀念淡薄,認為講政治是高級干部的事,與己無關;有的“四個意識”不強,對中央大政方針口無遮攔、妄加評論;有的對錯誤言行缺乏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對不良風氣聽之任之;還有的無視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拉圈子、立山頭、搞團團伙伙?!澳就霸怼备嬖V我們,一個木桶的桶壁如果有短板就裝不滿水,如果底板有漏洞就裝不了水。對黨員干部來說,工作能力好比是桶壁的木板,政治能力則是木桶的底板,底板有漏洞,桶壁再長也將“滴水不?!?。實踐反復證明,黨員干部如果缺乏政治能力,思想上就缺少了“定盤星”,就會在紛繁復雜的社會思潮中迷失政治方向;行動上就會喪失“動力源”,就會淡漠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的干事激情;廉潔上就會丟掉“防火墻”,就會在各種物欲誘惑考驗面前敗下陣來。我們只有切實加強政治歷練,錘煉過硬的政治能力,才能保持應有的政治本色,在從政之路上行穩致遠。
二、準確把握政治能力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辨別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這是對政治能力時代內涵的精辟概括,為黨員干部提高政治能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是戰略謀劃上的體現,“辨別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是工作層面的要求,兩者相互關聯、相輔相成。結合個人學習思考,我認為,黨員干部的政治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疤煜轮恋拢笥谥摇?。很多同志都讀過著名戰略專家、國防大學金一南教授的《苦難輝煌》這本書,他在書中提出一個深刻的觀點:我們黨并不是從勝利走向勝利,而是從一次次失敗甚至慘敗中走向勝利的。在一次次失敗中,有的人思想出現了迷茫,信念發生了動搖,有的人當了逃兵甚至成為叛徒,而更多共產黨人則認準了馬克思主義真理,即使面臨生死抉擇也始終對黨忠貞不渝。現在我們處于和平年代,對忠誠的考驗雖不像革命年代那樣直截了當,但依然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祿強忍病痛折磨,為改變蘭考面貌奮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全國道德模范楊善洲退休之后扎進荒山植樹造林,踐行了“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的諾言;守島英雄王繼才把為黨奮斗作為畢生追求,在荒蕪的小島上一守就是32年。反之,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孫政才等人野心膨脹,大搞政治陰謀活動;衡陽破壞選舉案和南充、遼寧拉票賄選案,嚴重挑戰黨的政治底線,這些都是對黨不忠誠的典型表現。正反兩方面事例深刻警示我們,對一個政黨來說,忠誠是立黨之基,沒有黨員的忠誠,規模再大、人數再多也只是一盤散沙;對一個黨員干部來說,忠誠是立身之本,沒有忠誠的品格,本領再高、能力再強也不是黨和人民所需要的。政治忠誠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體現在黨員干部思想和言行的方方面面,最關鍵的要做到三條:一是堅守理想信念不動搖。“樹之茂盛靠根深,人之忠誠靠鑄魂”。共產黨人只有高揚理想信念旗幟,精神才能強大,追求才能執著,行動才有力量。我們要持之以恒地補鈣鑄魂、立根固本,把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持之為明鏡,內化為自覺,守好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二是堅定維護核心不動搖。“萬山磅礴,必有主峰”。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是在領導推進“四個偉大”過程中形成的,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我們要把自覺踐行“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要求,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錘定音、定于一尊的權威,同時要善于辨別各種“低級紅”“高級黑”,堅決防止簡單化、片面化甚至功利化,以正確的行動踐行“兩個維護”。三是堅決貫徹中央要求不動搖?!罢钊缟?,黨紀如鐵”。政治忠誠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確保中央政令暢通、令行禁止。我們每一位黨員干部都要善于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看問題,謀劃重大戰略、制定重要政策、推進重點工作都要自覺從大局出發,經常對標對表,及時校準偏差,堅決糾正偏離和違背中央意圖的行為,尤其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決不能空喊口號不抓落實,也不能以改革創新之名突破原則,更不能背離上級要求另搞一套,確保中央精神真正在江蘇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駕馭復雜局面的政治智慧。這是提升政治能力的重要目的,也是檢驗政治能力高低的“試金石”?,F實工作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有些干部總能在矛盾叢生的地方很快抽絲剝繭、理出頭緒,迅速打開工作局面,而有的干部卻在困難矛盾面前手足無措、進退失據,這說到底還是政治駕馭能力的差異。當前我省發展面臨諸多風險挑戰,既有長期累積的老問題,也有不斷產生的新矛盾。我們只有善于從政治上應對各種風險挑戰、駕馭復雜局面,才能更好地解決“成長中的煩惱”“發展中的羈絆”,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穩中求進實現更好發展。駕馭復雜局面是一種綜合能力,需要以下四種素養做支撐:一是明辨是非的敏銳性。能否從政治上辨別是與非、對與錯、真與假,是黨員干部政治能力強弱的重要體現,尤其是在當前意識形態斗爭日趨激烈、各種政治觀點魚龍混雜的情況下,如何做到明察秋毫、堅守立場,是對每一名黨員干部的現實考驗。黨員干部要善于用政治眼光、政治思維、政治邏輯來觀察分析問題,注重提高政治上的洞察力、判斷力,在事關政治原則的重大問題上,腦子要特別清醒,眼睛要特別明亮,立場要特別堅定,堅決防止和克服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的“政治麻痹癥”。二是防患于未然的預見性。“明者防禍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風險有已知未知,盡管有的風險“看不見、摸不著”,但在思想準備上決不能“想不到”。黨員干部一定要牢記“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增強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善于在有利中發現不利,在承平中預見危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三是謀全局抓重點的工作方式。復雜局面之所以復雜,就在于各種問題相互纏繞、多個因素相互掣肘,這要求我們既打破就事論事的思維慣性,增強思考問題的系統性、解決問題的協同性,又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努力實現綱舉目張。作為領導干部,一定要準確把握工作的宏觀趨向是什么,中觀層面的推進態勢是什么,微觀層面的關鍵環節又是什么,處理好整體和局部的關系,既堅持系統思維整體推進,又緊盯關鍵環節聚力突破,以重點難點問題的有效解決帶動各項工作的整體提升。四是凝聚攻堅克難合力的領導水平。復雜局面涉及點多、覆蓋面廣,孤軍作戰往往收效甚微,同心協力才能事半功倍。從某種角度說,面對復雜的工作,自己一人做是匹夫之勇,帶領大家一起干才顯領導水平。作為領導干部,既要發揮好“領”的作用,身先士卒、當好表率,要求別人做的自己首先去做,真正成為帶領干部群眾戰風險、渡難關的主心骨;又要履行好“導”的職責,統籌各種資源、集中各方智慧,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努力畫出最大同心圓,開拓發展新局面。
黨和人民事業至上的政治擔當。政治擔當是履行政治責任的關鍵因素,政治能力過硬的干部必定是敢擔當善作為的干部?;赝?0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歷程,從農村改革的艱難破冰,到國有企業的改革突圍,再到市場經濟的艱辛探索,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每一項突破,都離不開許許多多黨員干部的強烈擔當。當前在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的情況下,一些干部借口管得嚴了、約束多了,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用一些群眾的話說,是“一線崗位、二線心態、離線狀態”;面對困難和矛盾,有些干部怕冒風險丟了“位子”,怕得罪人少了“路子”,怕擔責任出了“亂子”;還有少數人左右逢源,好像在政治上表現得很成熟,但實際上是不問政治是非、不講政治原則的圓滑官。這樣的干部肩膀不寬、骨頭不硬,關鍵時刻根本靠不住。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動轉型發展的道路上,我們難免會碰到很多“燙手山芋”,敢不敢接這些“燙手山芋”,最需要擔當,也最考驗擔當。江蘇省委制定實施“三項機制”,目的就是要激勵廣大干部挺起擔當的脊梁,著力營造為擔當者擔當、讓實干者實惠、使吃苦者吃香的良好干事創業環境。無為就是錯,無功就是過。我們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應當把為黨分憂、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時刻提醒自己勤政不做懶官、善政不做庸官、為政不做太平官,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政治擔當不是喊空洞的口號、搞蒼白的表態、做無用的虛功,重在看行動、看實效。要把政治擔當體現到改革創新上。當前我省發展已經進入爬坡過坎的攻堅階段,很多工作既無過往先例可循,也無現成經驗可鑒,難免會遇岔路、繞彎路、走錯路。但越是這樣,越需要黨員干部不懼犯錯、不怕試錯,敢走前人未走的路。我們在工作中要緊盯那些制約發展的“瓶頸”、影響發展的“軟肋”,大膽探索嘗試,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少些因循守舊的固化思維,多些腦洞大開的創新做法,少劃“上下一般粗”的“延長線”,多劃創造性落實的“提升線”,用創新實干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要把政治擔當體現到為民造福上。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我們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改善民生、造福百姓是黨的一切奮斗的邏輯起點。權力的本質是責任,權力的本色是為民。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民的價值取向、民生優先的行動指向、民意為重的評價導向,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應。要把政治擔當體現到從嚴管黨治黨上。領導干部是“關鍵少數”,在管黨治黨上具有“關鍵作用”。分析那些黨內矛盾問題比較突出的地方和單位,很多都是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怕得罪人,不敢擔當。組織把我們放在領導崗位上,我們就不能當老好人,必須拿出“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政治勇氣和“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斗爭精神,動真碰硬,敢抓敢管,以“眼里揉不進沙子”的認真勁、較真勁,向形形色色的頑瘴痼疾開刀,真正把矛盾問題解決在職責范圍內,決不能讓“責任田”變為“撂荒地”。
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操守。清廉自守是對黨員干部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在誘惑侵蝕面前的政治免疫力是最基本的政治能力。我們常講,黨員干部有兩個生命,一個是生理生命,一個是政治生命,要讓政治生命健康持久,就要時刻做到“拒腐蝕、永不沾”。這些年,江蘇省委每年都召開全省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以案明紀,警鐘長鳴,引導各級干部清醒地認識到腐敗行為成本之高、危害之深、代價之大,但仍有人不知止不收斂,以身試法,身陷囹圄,令人痛惜。黨員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時刻面臨著隱蔽變異的滲透、形形色色的誘惑、花樣百出的圍獵,要在從政之路上行穩致遠,就必須在內心深處樹立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的自律信條,筑牢抵御誘惑侵蝕的銅墻鐵壁。政治免疫力是一種內在的防御機制,要求黨員干部必須形成強大的“抗體”,在任何情況下都穩得住心神,抗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一是樹政德高線。政德是領導干部從政之基,為官最怕才疏而任重,最忌德薄而位尊。焦裕祿、楊善洲、谷文昌等優秀干部,他們之所以被人民群眾銘記于心、廣為傳頌,正是因為他們有好的政德;反觀那些政治上蛻變、經濟上貪婪、生活上腐化的干部,從根本上說都源自官德缺失。為官先做人,立身先立德。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小成靠智,大成靠德”的古訓,以德修身,以德潤才,以德服人,努力塑造有風骨、有境界的政治人格。二是立價值基線?!罢暼巳ズ?,民意閑談中”。為官的價值不在于擁有什么,而在于留下什么。我們要始終保持崇高的事業追求,以平和之心對待名和利,對事業多一分“想不開”的執著,對職位多一分想得開的隨緣,決不能讓名利成為背負在自己身上的無形枷鎖。三是劃行為底線。有原則的干部走得遠,有底線的干部不摔跤。要認清“欲望的背后是陷阱、貪婪的盡頭是毀滅”,對權力和法紀始終保持敬畏,對誘惑和“圍獵”始終保持戒備,不以“小節無礙”放松自己,不以“下不為例”開脫自己,不以“別人不知”放縱自己,以實際行動維護好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在知行合一中不斷提高政治能力
黨員干部的政治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強調,領導干部要加強政治能力訓練和政治實踐歷練。我們每一位黨員干部都要認真貫徹中央要求,在長期、自覺地學習實踐中不斷砥礪,真正使自己的政治能力與擔任的領導職責相匹配、與事業發展需要相適應。
在強化理論武裝中提高政治覺悟。政治上的清醒來自理論上的堅定。當前一些黨員干部之所以看不清政治現象的本質、想不到政治問題的深處、抓不住政治建設的要害,說到底還是理論學習不系統、不深入。對黨員干部而言,理論學習不夠看似普遍缺點、實為致命弱點,必須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多吸理論之“氧”,勤補精神之“鈣”,以理論根基厚植政治根基。要學出更加堅定的政治信仰,通過學習不斷加強主觀世界改造,切實擰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真正把“四個自信”扎得更深、樹得更牢。要學出更加科學的思維方式,努力掌握貫穿新思想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不斷增強戰略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有效克服各種搖擺性、片面性、盲目性,切實避免政治上的迷茫、思想上的迷惑、行為上的迷失。要學出更加高強的實踐本領,堅持學用結合、學做相長,緊密聯系工作實際深入思考,把科學理論具體化、有形化,盡快補上知識空白、經驗盲區、能力弱項,更加自覺地在科學理論指導下不斷解放思想,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
在嚴肅黨內生活中加強政治修養。黨內政治生活是掃除各種“政治灰塵”的重要法寶。這些年我省各級黨組織黨內政治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但仍然存在制度執行不到位、實踐效果不理想的問題,有的在貫徹民主集中制上把走流程當作民主,把耍權威當作集中;有的自我批評怕引火燒身難收場,批評他人怕直指問題傷感情;有的在執行請示報告制度上報小事瞞大事,報好事瞞壞事。實踐反復證明,只有真正把黨內政治生活嚴起來、實起來,才能有效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鍛造過硬的政治素質。要把貫徹民主集中制作為必備素養,正確處理民主和集中的辯證關系,保持平等待人、與人為善的真誠態度和虛懷若谷、海納百川的寬闊胸懷,始終做到果斷不武斷、兼聽不偏聽、對事不對人。要把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作為有力武器,堅決消除“批評領導怕穿小鞋、批評同志怕傷和氣、自我批評怕丟面子”的思想顧慮,既有“聞過則喜”的勇氣,也有“聞過必改”的決心,努力在“反求諸己”中達到“排毒治病”的效果。要把執行請示報告制度作為重要紀律,認真落實中央新出臺的《中國共產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重要工作及時向組織請示匯報,個人重大事項及時向組織報告,違紀問題及時向組織坦陳,自覺做組織面前的“透明人”。要把營造健康工作關系作為重要原則,對領導尊重不迎合,對同事團結不“結團”,對下級信任不放任,自覺做到有境界、有底線、有品位地交往,決不讓封建糟粕侵蝕黨內生活、商品交換原則污染政治生態。
在加強實踐歷練中積累政治經驗。古今中外,凡是成就一番事業的人,無不是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上經歷風吹浪打磨煉出來的。實踐出真知,歷練塑風骨?,F在一些干部不缺學歷缺閱歷,不缺經歷缺磨礪,簡歷看上去很完美,但每一步都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基本功不扎實、真本事不夠多,這樣的干部是很難擔當重任的,必須勇于投身復雜斗爭實踐,不斷提高自身政治能力。黨員干部積累政治經驗,基層一線是最好的課堂,基層最需要好干部,基層也最能成就好干部,要抓住干部異地交流、上派下掛、駐村扶貧、擔任村第一書記等契機,主動到艱苦地區、發展一線去經風雨見世面,到復雜環境、吃勁崗位上長才干壯筋骨,努力在“千淘萬漉雖辛苦”的實踐歷練中收獲“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斗爭本領。經驗教訓是最好的教材,要經常性地進行深度反思,像下棋復盤一樣,既善于從“過五關斬六將”的成功實踐中總結經驗,又勇于從“敗走麥城”的挫折失誤中汲取教訓;既善于借鑒別人的有效做法,又積極探尋更加科學的方法路徑,努力做到“吃一塹長一智”“經一事強一能”。人民群眾是最好的老師,要牢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自覺擺正與群眾的位置,始終帶著感情融入群眾,“走”到群眾身邊去、“坐”到群眾板凳上,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從群眾中汲取修身立德的豐富“養分”和堅定前行的智慧力量,努力在人民群眾的沃土中成長為“參天大樹”。
(本文系中共江蘇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省委黨校校長郭文奇同志在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2019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發表時略有刪節)
責任編輯:戴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