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東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各科教學出現了很多新的特點和變化,道德與法治學科也不例外。教師不能僅僅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同時也應努力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能力。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從傳統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大膽改革、不斷創新,努力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講評課作為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重要課型,是綜合復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試卷的講評效果直接關系到整個教學的質量。在實際教學中講評課課堂展示環節仍比較低效,主要表現在:一、主體重教師輕學生,老師為了爭取按時講完,毫無針對性地逐題詳細講解,忽視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整個課堂缺乏活力;二、內容重答案輕方法,老師講解重答案輕方法,講評課變成聽寫課或者重復默寫課;三、過程重批評輕激勵,老師存在對學生批評過多的現象,把試卷講評課變成對學生的批判課,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強化了學生對本學科的厭學情緒。
為了有針對性地解決實質問題,筆者把教學實際問題作為出發點,總結了講評課有效課堂展示的策略,如下: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不再一言堂,在講評課的導學案設計上展示出試卷的所有答案。老師讓學生在課前十分鐘通過小組合作對錯題進行相互交流,互幫互學,組內解決,對于一些組內無法解決的問題則請求教師幫助解決。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構建知識框架,培養合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老師總結分析大多數學生不懂的問題并重點講評,從而提高講評課的效率。
二、規范講評課展示內容與方法
內容方面,對于選擇題,答案的更正通過組內討論完成,要求學生重點展示有共性的問題、易錯的問題;對于問答題的展示,也盡量分組分工解決,再選擇探究性強、得分率不高的題目進行班內大展示,老師要引導學生重點展示自己的答題方法、總結、感悟等。這樣的展示過程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良好氛圍,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討論分析、糾錯、歸納總結,最終解決問題。不僅讓學生明白答案“是什么”,明白失分“為什么”,也讓學生在取長補短的過程中反思自身不足,促進自身全面發展。
在最后的課堂小結展示以學生反思為主。講評課必須引導學生對所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反思總結。學生應上升到理性高度來認識自己的不足,認識到導致出現差距和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知道通過怎樣的途徑和方法才能解決所存在的問題。筆者在導學案中設計測試反思表,引導學生分析自己在考試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以及丟分的原因,并制定下一步應采取的措施。這樣的課堂小結比老師來講效果更佳。
在道德與法治講評課展示方法方面:
對選擇題的展示不能僅僅停留在只講ABCD,也不能拖拉表達,沒有中心。筆者要求學生一念正確答案,二圈出題目中的關鍵詞語,三根據排除法排除錯誤、無關選項,回答要簡短精煉。
對問答題的展示中,為了避免只是優生唱獨角戲的尷尬和低效,同時減少由于書面展示導致的時間浪費,我們優化了問答題的教學思路,形成一定的答題步驟與方法,即“審—聯—判—構—答”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有效展示提供了幫助。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實際一步步地解題,每個同學都有點可寫,有話可說。而在分步講解的過程中暴露的問題,正是學生構建知識的生成點。當然,在運用的初期,是較為耗時的,一個課時可能只能完成一道題的操作、呈現與過關,但是久而久之,隨著學生對策略的熟悉,答題速度也相應增加,對學生提高問答題分數有較大的幫助,特別是對優生邏輯推理能力、審題能力的提高有較大程度的幫助。
三、完善講評課有效課堂展示評價機制
適當的評價能夠促進學生課堂展示水平的提高,它直接影響到學生課堂展示的積極性和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所以為調動學生的展示欲望,小組評價必不可少,教師的評價要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要重視個人評價與小組集體評價相結合,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學、互幫、互補、互促、互評,這要求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規范得分標準:不同的層面展示得分值不同;一個小組展示時,其他組要認真傾聽積極思考,勇于挑錯,誰挑出錯誤或提出有價值的疑問,視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加分;哪個組提出疑問或錯誤,由提問題的小組指定由其他小組的某位成員回答,把挑戰和競爭引入課堂,可根據表現進行加分;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教師除對小組學習結果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外,也要注重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進行評價。
第二,做好統計和跟蹤工作:在課堂上,要求每個學習小組的組長,堅持做好本組同學課堂展示情況統計工作,以便落實周匯總周評價。小組評選本組優秀學員,由任課教師和同學評選優秀合作小組。每一位同學參與課堂展示的次數,展示的表現,都要計分,并將得分計入每小組的總分里。
第三,允許錯誤,積極鼓勵:在平時的課堂中,老師喜歡讓學生答對,對于偶爾答錯的同學不是橫眉冷對,就是諷刺挖苦。久而久之,學生展示的積極性受到遏制,越來越多的學生不愿舉手發言,老師埋怨現在的學生不積極主動……這究竟是誰的原因,老師還是學生?一位特級教師這樣說:“教師有時為了引起爭端,需要小組內的‘學習弱者參與,需要寬容不漂亮的展示,讓課堂返璞歸真,用爭辯完善課堂學習過程。”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展示中的錯誤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從中得到反饋,了解到學生在知識上、能力上的欠缺和不足,及時修正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方式,實現第二次備課;也給予其他同學講解、糾正、對抗、辯論的機會,讓學生在辯論中明理,在對抗中學習。所以,作為優秀的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允許學生答錯,甚至故意讓學生答錯,及時進行鼓勵,引發學生的討論、探究、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