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無雙
摘要:包裝設計早已不再只局限于視覺元素的傳達了。自上世紀以來,包裝隨著消費者心理和其消費方式與消費程度的變化而不斷發展著。無論何時,消費者都一更愿意能夠通過商品包裝材質的觸覺設計語言與商品進行溝通與了解。本文主要從“紙”的材質分析和媒介作用出發,并對其在現代包裝中的觸覺設計語言展開論述,目的在為設計師進行現代包裝的觸覺設計提供新思路,達到好的設計效果。
關鍵詞:包裝設計;觸覺心理;紙;媒介;環保
中圖分類號:J5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3-0149-01
一、前言
人們已經跨入了21世紀。日本著名設計師黑川雅之認為將從20世紀即被稱為圖像的時代轉為人類最原始的觸覺時代。在這個新的時代,新的設計思潮一觸覺設計,已經慢慢擴散到每個設計領域,而包裝設計更加重要。商品包裝己不僅僅是滿足視覺元素的沖擊帶來的美的感受,更應該給消費者帶來更深層的感受。尤其對于包裝的觸覺設計來說,在包裝選材上,應遵循方便、經濟、適用、美觀的科學原則。
二、包裝設計中的觸覺
在人類五大感覺一觸覺、聽覺、味覺、視覺、嗅覺中,觸覺和視覺是最接近設計的。觸覺是指主體一人通過皮膚感覺神經去觸摸客體一物體產生的多種感覺反應,包括對材質的紋理、干濕度等變化的感知。在產品包裝設計中應注意材質的選用,印刷工藝的選擇,甚至在貨架擺放的環境上,都要考慮在內,良好的選材和干凈、整潔的購物環境都會是消費者購買物品時候考慮的因素。
包裝與觸覺之間的關系,即消費者及潛在消費者通過觸摸商品包裝的設計元素(材質、印刷工藝)達到對商品的了解和熟悉來滿足其對商品的某種特定情緒(或可愛萌動、或幽默歡喜、或高雅大氣)的設計體驗,是基于包裝結構安全功能下給予消費者美好情感體驗的一種不可或缺的內在聯系。
三、紙包裝觸覺特性分析
紙是包裝材料中用途最廣、成本最低、可塑性最強的材料,通過不同的制作工藝就可以在觸、視覺上獲得不同的感受。包裝用紙主要為紙和紙板,按照包裝的需要既可以做成柔潤質感的紙制品,也可以做成堅硬的紙。
“紙,用途很廣,遍及生活方方面面。尤其,在了解到造紙的污染問題時,“再生紙”等一系列環保紙的發明也是對環境的傷害降到最低,節約大量的成本和減少了生態文明的傷害。使“紙”這一材質在包裝設計中使用更加普及、更環保、更符合綠色包裝的要求。
原研哉認為,紙已經不再是媒介的主角,我們要做的,要將其從以前所擔負的實際任務中解放出來。紙一作為信息的載體,用來規范包裝,用有著合適的重量和厚度,并且手感良好的材料來做信息的表現載體,顯然相對于其余的表現方式,它更加能給人們帶來好的使用感,在紙上的不同的特色印刷工藝還能能體現出不同的觸覺感受,給消費者帶來不同的體驗。
四、紙包裝觸覺案例分析
可從日本設計師原研哉在為松屋銀座所設計的包裝袋項目中看出,他認為購物袋與包裝的設計要考慮到人的“五感”,所以在選材上也是非常重要,他將原有的藍色包裝袋取消,在新的包裝上,他致力于表現“白色優質紙“,并認為這次所需要的并不是簡單、樸素的白紙,而是手感豐富,經過指尖觸摸能給人不一樣感覺的紙,于是,他們研發出一種叫“MWrap”的紙張。其抗撕裂性,耐磨性以及印刷時對墨水的吸附性都是理想狀態,消費者在使用此袋時,能夠做到可循環利用,增強了產品的延伸功能。在白色的紙上,用特有的水印紋結合灰色小圓點把松屋的標志表現出來,灰色原點就是其特有的質感。其效果,更能與松屋銀座的整體效果和營銷理念結合。因此,設計師將“紙”的特性把握好,并通過一些印刷工藝賦予了紙包裝的特殊觸感后,能夠大大激發消費者的購買興趣,還能為環境減小壓力,真正做到綠色、協調發展。
五、結語
觸覺設計與視覺設計在包裝設計領域來說都是舉重若輕的設計思路,它們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相互協作。在信息發達的社會中,人們日益增長的審美品味,審美態度對包裝設計的要求越來越嚴格,追求的精神享受越來越豐富。觸覺設計也是為設計師們提供了一個新思路,為商家的營銷理念提供了新想法,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方式。沿著這思路與想法,往后,包裝設計在市場中將會更多元化,更全位。
參考文獻:
[1]王鵬.紙媒介的感受傳達[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14.
[2]黑川雅之.素材與身體[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13.
[3]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