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健 劉畢君 戴楚虹


[摘要]目的 分析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中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40例甲狀腺良惡性結節患者(結節80個,其中惡性結節25個,良性結節55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超聲造影進行診斷,而觀察組采用超聲彈性成像進行診斷,比較兩組的診斷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均接受檢查后,觀察組的靈敏度、特異度、檢出率、陽性預測值以及陰性預測值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結論 對甲狀腺良惡性結節患者的診斷中實施超聲彈性成像檢查更能提高檢查的準確率,從而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關鍵詞]超聲彈性成像;甲狀腺良惡性結節;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 R736.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3(c)-012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 (80 nodules, including 25 malignant nodules and 55 benign nodules) who needed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7 to September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grouping.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diagnosed by conventional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diagnosed by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accur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examined,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detection rat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examination, thus providing a reliabl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 Diagnostic value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甲狀腺已成為健康體檢中的重要項目之一,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目前,甲狀腺惡性結節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和發病率,其是否能早期檢出與患者綜合治療的預后有著直接的關系,其治療方式主要以手術為主,所以在早期確診時選擇科學合理的手術治療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1]。超聲學檢查對甲狀腺結節的早期治療及發現有著重要的作用,由于超聲檢查操作便捷、無創,并且具有較高的分辨度,現已成為臨床上診斷甲狀腺疾病的首選方案。但常規的超聲檢查主要采用二維技術,對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良惡性鑒別能力有限[2-3]。近年來,諸多超聲技術迅速發展,并在臨床診斷中得到較好的應用,而超聲彈性成像則是當前臨床較新型的一種超聲技術,其可以通過施加外部的壓力來檢測出患者體內組織變形的程度,并準確反映出被檢查側組織的硬度,為惡性結節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但目前國內對于于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準確度,缺乏系統性的評價,本文就此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40例甲狀腺良惡性結節患者(結節80個,其中惡性結節25個,良性結節55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0例。對照組中,男15例,女5例;年齡20~50歲,平均(30.25±2.14)歲;病程4~7年,平均(4.46±0.12)年;文化程度:中專10例,大專2例,本科8例。觀察組中,男16例,女4例;年齡23~51歲,平均(32.41±2.32)歲;病程3~6年,平均(4.56±0.23)年;文化程度:中專11例,大專3例,本科6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經手術病理證實;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及同意;患者均知曉本研究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有肝腎等嚴重臟器疾病或系統疾病患者;處于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1.2檢查方法
使用的設備和儀器包括:HI VISION 900型、HDI4000型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超聲探頭頻率設置為7~14 MHz,指數設置為0.08;同時配備實時彈性超聲成像技術和方向編碼造影技術等相關軟件。造影劑采用德國Bracco進口的造影劑。
對照組患者使用超聲造影進行檢查,操作方法如下:在經過常規超聲檢查確定病灶位置后,選取病灶的最佳切面,將超聲探頭固定后將超聲造影成像模式調至為CPS模式,并將造影劑與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進行混合,對混合液進行震蕩直至呈乳質的微泡懸浮液,然后經肘靜脈注射將混合液注入進行造影。在注入造影劑后,打開計時器,對患者超聲造影2 min的動態圖形進行觀察,并對圖像變化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在獲得患者病灶信息后,運用相關軟件對患者的病灶與其周圍組織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觀察其達到峰值時間、進入快慢和消退快慢等特征。
觀察組患者使用超聲彈性成像進行檢查,操作方法如下:先運用超聲造影技術度患者的病灶基本情況進行明確,然后依據明確信息對其增益進行調整,確保病灶的顯示狀態處于最佳,然后再將常規超聲模式調整為彈性成像模式,對顯像范圍指數進行調節,將其顯像范圍的視野由3倍擴大至4倍。而后,將超聲探頭與患者體表保持垂直,依據需求將壓放指調至3~4,并依據壓力反饋的標尺指導下一步操作。當壓力指數到達飽和標準時,對患者壓迫3 s后,將探頭緩緩提起,獲取患者完整的彈性成像,并依據國際分級標準診斷界別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4]。具體分級標準有以下幾個方面:若超聲彈性成像表現為病變以囊狀成分為主,其表現為藍綠相間的聲像,則為0級;若超聲彈性成像表現為病灶與周圍組織呈現出均勻的綠色聲像,則為Ⅰ級;若超聲彈性成像表現為病灶區有超過90%以綠色圖像為主,則為Ⅱ級;若超聲彈性成像表現為病灶區呈現出無規則的藍綠相間聲像,并且有50%以上以藍色為主,則為Ⅲ級;若超聲彈性成像表現為病灶大部分以藍色聲像為主,則為Ⅳ級[5]。
1.3觀察指標
采用雙盲法對所有患者超聲圖像進行評價,并由2~3名經驗豐富的副主任職稱或以上的超聲科專家進行分析、評價,當超聲科專家意見不一致時,再由全科室醫師共同分析、討論,得出最終結果。以病理檢查作為“黃金標準”,對兩組患者超聲診斷結果進行分析比較。其中,敏感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真陰性+假陽性)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良性、惡性甲狀腺結節超聲造影檢查結果的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檢出30個結節,其中25個結節為良性,5個結節為惡性。甲狀腺良、惡性結節造影增強時的進入快慢及達峰時間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良性和惡性甲狀腺結節超聲彈性成像結果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25個良性結節中,有16個超聲彈性成像呈現出Ⅰ級和Ⅱ級表現,9個病灶呈現出Ⅲ級和Ⅳ級表現;15個惡性結節中經超聲彈性成像診斷出10個病灶并呈現Ⅲ級、Ⅳ級表現,5個病灶呈現出Ⅰ級或者是Ⅱ級表現。
2.3超聲造影與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甲狀腺良、惡性結節指標的價值比較
對照組患者經超聲造影診斷,真陽性10例,假陽性5例,真陰性3例,假陰性2例。觀察組患者經過超聲彈性成像診斷后出現,真陽性15例,假陽性3例,真陰性2例,無假陰性的存在。對照組的病理結果提示,良性30例,惡性10例。觀察組的病理結果提示,良性25例,惡性15例。
3討論
近年來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甲狀腺惡性腫瘤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與此同時隨著甲狀腺普查技術的改進,其檢出率也明顯隨之增高,這樣便直接影響了治療方案的實施,對患者的預后有著重要的影響。
在分析良惡性超聲造影差異時,總結出以下幾點:超聲造影技術是一種新型的超聲檢查技術,與其他的超聲技術比較,其優勢主要在血供方面,在臨床診斷中對多種疾病均具有較高的實用性。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差異主要為惡性腫瘤的血管數量較多,病灶形態不規則且血流豐富,因為應用超聲造影對甲狀腺良惡性結節進行鑒別診斷時具有較高的準確性。研究結果提示,甲狀腺良性結節造影劑注入后會早于周圍組織或是與其同步進入病灶,達到峰值時,造影邊界多清晰,而惡性結節造影劑多呈現出慢進、快退的表型,并且邊界多不清晰[6-7]。①甲狀腺腺瘤主要表現為膨脹性生長,而這樣的生長模式將會對患者靜脈造成擠壓,進而造成腫瘤周圍存在豐富的血管旁支、形成血管叢,這就使得在進行超聲檢查時,造影劑到達腫瘤顳部的速度較慢,故而表現出“快進慢出”的特點。②亞甲炎結節與結節甲狀腺均是在甲狀腺腫基礎上反復增生引起的,其血供與炎性供血的特征相似,主要依賴周圍組織;但有部分患者隨著病程的遷延其病灶解剖結構會較為復雜,導致兩種疾病血供特征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在采用超聲造影顯像診斷時,會因為兩種疾病特征差異性較小,導致出現誤診情況。另外,由于新生血管內皮細胞分化較差,造成血管功能偏低,加上腫瘤破壞了大量的組織,且未形成新生血管,使得其內部血供較為匱乏,導致超聲造影處變現呈低增強[8]。
超聲彈性成像是目前臨床較新型的超聲成像診斷技術,相對與傳統超聲成像,其技術創新點在于通過對受檢組織進行施壓,對其組織的彈性應力進行檢測,通過組織的軟硬程度以及顏色變化情況,對受檢部位進行檢測[9-11]。在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診斷中,其診斷機制在于:與良性結節相比,惡性結節的組織學間質較少,實質較多,且以浸潤性生長為主,因此在進程觸診是可感受到其硬度偏大,彈性較小,與周圍組織的差異較大,為其臨床診斷提供有效鑒別依據。由研究結果可看出,與甲狀腺良性結節相比,惡性結節的硬度較高,且超聲圖像Ⅲ級和Ⅳ級為主,良性結節超聲圖像以Ⅰ級、Ⅱ級為主,且對比超聲彈性成像和超聲造影檢查的靈敏度、特異度、陰性預測值以及準確率發現,超聲彈性成像檢查較高,可見該技術在診斷甲狀腺良惡性結節鑒別診斷方面優勢較大[12-15]。此外,該項技術容易受到操作人員主觀的因素影響,所以也較為容易出現誤診現象,但其檢查的準確率較超聲造影檢查高。
綜上所述,在對甲狀腺良惡性結節患者的診斷過程中,對其采取超聲彈性成像能有效提高臨床診斷的準確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胡靜.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6,14(22):59-60.
[2]孫素芝.超聲彈性成像對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診斷價值分析[J].臨床研究,2017,25(5):197-198.
[3]彭珊.超聲彈性成像聯合常規超聲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8):3434-3435.
[4]畢磊磊.超聲彈性成像與常規超聲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臨床診斷中的對比分析[J].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10(S1):147-148.
[5]張敏,張梅玉,徐華筠,等.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6, 18(4):229-232.
[6]閆中秋.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定性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7,23(22):65-66.
[7]胡維茜,閆建平,黃樞.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結節良惡性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7, 19(7):477-480.
[8]任恬恬,江峰.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病變診斷中的應用進展[J].海南醫學,2017,28(14):2337-2340.
[9]周濤.超聲彈性成像與常規超聲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診斷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7,30(13):3-4.
[10]么純.超聲彈性成像聯合超聲造影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鑒別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7,28(6):693-695.
[11]畢磊磊.超聲彈性成像與常規超聲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臨床診斷中的對比分析[J].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9(S1):147-148.
[12]廖曉紅.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結節診斷中的價值[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22):46-47.
[13]孫克彬.超聲彈性成像與常規超聲診斷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價值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44):8828-8829.
[14]張碩,王會芳,王淑文,等.超聲彈性成像和超聲造影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中的診斷價值[J].海南醫學,2016,27(15):2476-2479.
[15]董海珍.探討超聲及超聲彈性成像在診斷甲狀腺良惡性結節中的價值[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21):147-149.
(收稿日期:2018-12-05? 本文編輯:孟慶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