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璐 孫海波 孫佰紅
[摘要]目的 分析2017~2018年度遼寧省流感流行趨勢,為流感的預防控制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對2017年4月~2018年3月21家流感監測哨點醫院監測到的流感樣病例(ILI)及其病原學監測數據、流感樣病例暴發疫情資料等數據進行流行病學分析。結果 遼寧省21家哨點醫院共采集14 005份ILI咽拭子標本,哨點醫院報告的ILI占平均門急診病例總數的3.65%,核酸檢測陽性率為11.49%,流感樣病例百分比(ILI%)有明顯的冬春季高峰;15歲以下年齡組為ILI和流感核酸陽性的主要來源,ILI占比和核酸檢測陽性數占比分別為74.27%(10 401/14 005)、81.67%(1314/1609);2017~2018年度我省A(H3N2)、B(Yamagata)和甲型H1N1流感交替流行,B(Victoria)系低水平共同流行;暴發疫情報告集中在中小學占94.44%(17/18)。結論 遼寧省流感活動呈現冬春季高發,流感病毒呈混合流行態勢,優勢株交替頻繁。兒童和老人需重點防控,強化流感疫苗接種,冬春季學校是暴發疫情的關注重點。
[關鍵詞]流感;流感監測;流行病學;病原學
[中圖分類號] R373.1+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3(c)-017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epidemic trend of influenza in Liaoning Province from April 2017 to March 2018,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nfluenz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The epidemiological data of influenza-like cases (ILI) and their pathogenic surveillance data and outbreak data of influenza-like cases from 21 influenza surveillance sentinel hospitals from 2017 to 2018 were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14 005 pharyngeal swabs were collected from 21 sentinel hospitals in Liaoning Province, the ILI reported by sentinel hospitals accounted for 3.65% of the total number of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cases on average, the positive rate of nucleic acid test was 11.49%. The percentage of influenza-like cases (ILI%) had a significant peak in winter and spring. The age group under 15 years old was the main source of positive ILI and influenza nucleic acid, the proportion of positive ILI and positive nucleic acid detection was 74.27% (10 401/14 005) and 81.67% (1314/1609) respectively. From 2017 to 2018, A (H3N2), B (Yamagata) and A (H1N1) flu alternately prevailed in our province, while B (Victoria) was a low-level co-epidemic. Outbreak reports concentrated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ccounted for 94.44% (17/18). Conclusion Influenza activity in Liaoning Province is high in winter and spring, influenza virus is mixed epidemic situation, and dominant strains alternate frequently. Children and the elderly need to focus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engthen influenza vaccination, winter and spring schools are the focus of the outbreak.
[Key words] Influenza; Influenza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Etiology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也是WHO第一個實行全球性監測的傳染病[1]。流感病毒抗原變異性強,每年流感的流行給人們帶來了較重的健康和經濟負擔,需要長期、連續的監測,了解其流行規律[2]。遼寧省自1999年加入WHO流感監測網絡并開展監測工作,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發生后,我省流感監測范圍覆蓋至全省14個地級市,共有國家級流感監測網絡實驗室15家、國家級流感監測哨點醫院21家,省本級流感監測省級參比中心1個。本研究對遼寧省2017年4月~2018年3月的流感監測資料進行流行特征分析,探討遼寧省流感流行趨勢及變異情況,為更好地開展流感防控工作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流感樣病例(ILI)監測
在全省14個地級市設置21家國家級流感監測哨點醫院開展監測工作,監測診室的醫務人員按照ILI定義[3],每天按科室登記各年齡組的ILI例數和門急診病例就診總數,并及時將數據錄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中國流感監測信息系統”。
1.2暴發疫情監測
參照《全國流感監測工作方案(2017年)》[3]《流感樣病例爆發疫情處置指南(2012年版)》[4]要求在全省范圍內開展ILI暴發疫情監測,采集標本進行核酸檢測和病毒分離培養。
1.3病原學監測
哨點醫院采集發病3 d內ILI患者的咽拭子標本,15家網絡實驗室參照《全國流感監測工作方案(2017年版)》[3]《全國流感監測技術指南(2017年版)》[5]中的《流感監測實驗室技術操作規范》[5]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對所有核酸陽性標本進行流感病毒分離培養鑒定,分離到的毒株送遼寧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復核,并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中國流感監測信息系統”進行網上送檢。
1.4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中國流感監測信息系統”導出,使用Excel 2016處理后,使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流行病學監測情況
2017年4月~2018年3月遼寧省21家哨點醫院共監測報告ILI 22.1932萬例,所在門急診就診病例607.7506萬例,哨點醫院報告的ILI平均占門急診病例總數的3.65%。
2.1.1流感樣病例百分比(ILI%)與核酸陽性率隨時間變化趨勢? 2017年4月~2018年3月每月ILI%水平介于2.94%~5.07%,平均為3.65%。夏秋季節非流感流行期,ILI%維持在較低水平,2017年10月開始進入流感流行期,ILI%短暫升高后下降,隨后逐漸上升,在1月份達到最高峰(表1)。ILI%有明顯的冬春季高峰,與核酸檢測陽性率高峰基本吻合(圖1)。
2.1.2 ILI年齡分布? 2017年4月~2018年3月ILI主要分布在15歲以下年齡組,0~<5歲組(44.20%)占比最高,其次為5~<15歲組(30.07%),15~<25歲組和25~<60歲組分別占6.36%、13.75%,占比最低為≥60歲組(5.63%)(表2)。
2.2病原學監測情況
2.2.1核酸檢測結果時間分布? 2017年4月延續上個監測年度以甲型H1N1流感為主,核酸檢測陽性率逐漸下降。5~7月流感活動處于極低水平無陽性檢出,8月起核酸檢測陽性率逐漸上升,A(H3N2)、甲型H1N1、B型流感均有零星檢測到,隨后A(H3N2)流感所占比例逐漸增多,成為主要流行株。11月起B型(Yamagata)系和甲型H1N1流感所占比例迅速增加,B型(Victoria)系低水平共同流行,次年1月核酸檢測陽性達到最高峰,B型(Yamagata)系和甲型H1N1流感超過甲型H3N2亞型,與之共同成為優勢毒株,此后核酸檢測陽性率開始逐漸下降(表3)。
2.2.2核酸檢測結果人群分布情況? 從年齡分布看,核酸陽性率以5~<15歲組(14.11%)和0~<5歲組(11.63%)最高,5~<15歲組(14.11%)和0~<5歲組(11.63%)的核酸陽性率高于其他年齡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男性陽性率為11.31%(820/7251),女性為11.68%(789/6754),不同性別核酸檢測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4)。
2.3 ILI暴發疫情監測
2017年4月~2018年3月共報告ILI暴發疫情18起,主要發生在11月至次年1月間,其中A(H3N2)和B型(yamagata)系流感暴發疫情各5起,甲型(H1N1)和流感陰性暴發疫情各2起,混合型暴發疫情(甲型(H1N1)/By1起、A(H3N2)/By2起、A(H3N2)/Bv1起)4起。報告單位主要集中在小學(11起)和中學(6起),ILI暴發疫情的病毒型別與當時流感流行的類型一致(表5)。
3討論
2017年4月~2018年3月遼寧省ILI%從10月份開始呈上升趨勢,于次年1月份達到高峰,于3月末降到一般水平,提示ILI%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冬春季高峰,這與北方地區各省份及我省既往流感流行特征一致[6-10]。有研究顯示,實驗室檢測具有滯后性,敏感性差,而癥狀監測不依賴特定的診斷,實時性強,敏感性高[11],將ILI和核酸檢測結果相結合能及時、準確的預測流感活動。本監測年度ILI%與核酸檢測陽性率趨勢基本吻合,提示監測結果能及時準確的反映流感病毒活動趨勢。
本監測年度遼寧省流感病毒亞型呈混合流行態勢,優勢株交替頻繁,流行期高峰期A(H3N2)、甲型H1N1、B型(Yamagata)系共同為優勢株,這與流感病毒抗原漂移和人群免疫水平周期性變化有關。我國內地流行的A(H3N2)亞型、甲型H1N1亞型和B型流感毒株抗原性未發生明顯變化,A(H3N2)亞型與甲型H1N1流感與WHO推薦的2017~2018北半球流感疫苗株(細胞株)抗原性匹配良好,由于我國今年使用的三價流感疫苗中未包含B(Yamagata)系組分,因此疫苗對當前主要流行株保護效果受到一定影響[12]。
遼寧省15歲以下年齡組的ILI占比、核酸檢測陽性數占比和暴發疫情報告占比分別為74.27%、81.67%和占94.44%,與其他地區既往監測結果基本一致[13-14],也與有關流感疫情的研究一致[15-16]。暴發疫情時間分布與病原學監測基本一致,主要發生在冬春季,寒暑假及春節等長假期間暴發疫情減少,這與北方其他地區及遼寧省既往監測結果一致[6-10]。青少年免疫力低、學校人群密度大、疫苗接種率低等均為流感高發的原因。本監測年度有1起暴發疫情為敬老院報告,老年人抵抗力低下、疫苗接種率低,易于感染,但其就診意愿低且并發癥相對嚴重,是流感的高危人群,需對老年人加大的監測力度,積極推廣流感疫苗接種。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17-19],兒童和老人免疫力相對較低,感染流感后發展成重癥的可能性更高,為防控重點。流感疫苗在我國屬于二類疫苗,接種率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流感范圍的擴大,應加強宣傳教育,鼓勵公眾在自愿基礎上及時接種。遼寧省流感病毒呈混合流行態勢,接種四價流感疫苗能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目前我國四價流感疫苗已獲批上市,有望覆蓋近年來全球流感流行的主要亞型,提高流感疫苗保護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靜,楊維中,郭元吉,等.中國2001~2003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25(6):461-465.
[2]馮錄召,楊鵬,張濤,等.中國季節性流感疫苗應用技術指南(2014~2015)[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4,35(12):1295-1319.
[3]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全國流感監測方案(2017年版)[EB/OL].http://www.nhfpc.gov.cn/jkj/s3577/201704/ed1498d9e64144738cc7f8db61a39506.shtml,2018-07-08.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流感樣病例暴發疫情處置指南(2012年版)[EB/OL].http://www.nhfpc.gov.cn/zwgkzt/wsbysj/201211/76180326406a4f07a593523f4eb59d72.shtml,2018-07-08.
[5]中國國家流感中心.全國流感監測技術指南(2017年版)[EB/OL].http://www.chinaivdc.cn/cnic/fascc/201802/t2018020 2_158592.htm,2018-07-08.
[6]趙慶龍,薛亞東,李美娜,等.2014~2016年吉林省流感流行特征及變化趨勢分析[J].熱帶病與寄生蟲學,2017,15(4):197-199.
[7]李巖,韓光躍,劉艷芳,等.河北省2012-2015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J].中國病毒病雜志,2016,6(3):217-221.
[8]陳濤,楊靜,汪立杰,等.2015年中國大陸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J].熱帶病與寄生蟲學,2016,14(1):3-5.
[9]陳濤,楊靜,汪立杰,等.2016~2017年度中國大陸流行性感冒監測分析[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8,34(3):193-199.
[10]孫佰紅,王璐璐,于偉,等.遼寧省2010~2014年流感流行特征及變化趨勢[J].中國公共衛生,2016,32(1):45-47.
[11]霍翔,李亮,祖榮強,等.流感樣病例監測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的早期預警效果分析[J].江蘇預防醫學,2010,21(1):8-11.
[12]中國國家流感中心.中國流感流行情況概要(截至2018年4月1日)[EB/OL].http://www.chinaivdc.cn/cnic/zyzx/lgzb/201804/t20180410_162323.htm,2018-07-08.
[13]吳照春,徐四清,李賢相,等.2016-2017年安慶市度流感監測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7,44(21):4006-4010.
[14]汪鵬,楊小兵,孔德廣,等.武漢市2012-2017年流感監測結果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8,45(1):141-144.
[15]李明,馮錄召,曹玉,等.中國2005~2013年流感暴發疫情的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5,36(7):705-708.
[16]錢程,陳聰,祖榮強,等.常州市2010~2016年流感監測的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2017,21(11):1123-1127.
[17]李安新.兒童接種流感疫苗560例免疫效果調查與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15):177-179.
[18]張麗華.社區老年人接種流感疫苗免疫后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0):174.
[19]鄺西金,朱衛嫻,羅衛強.兒童流感疫苗接種干預的疾病預防的效果探討[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4):2560-2561.
(收稿日期:2018-11-01? 本文編輯:劉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