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粉娟
摘要:色彩的設計在室內設計中起著改造或創造某一種格調的作用,所以給人在視覺上會產生某種差異性。做室內空間的色彩設計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它的使用對象、場所上的差異。每個人進入到某個空間在最初的幾秒中70%的印象都是對色彩的感覺,然后才會去理解形體,合理的色彩設計可以使室內空間看起來更加的和諧、生動,從而達到最高的境界。
關鍵詞:室內設計;色彩運用;心理
中圖分類號:TU2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3-0184-01
一、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梵高說“沒有不好的顏色,只有不好的搭配”在室內設計中很重要的因素是色彩,設計中最具有感染力和表現力的是色彩,色彩是室內環境設計的靈魂。
如高溫天氣在室外工作的話,那么住的房間最理想的的色彩是藍色和綠色,都是冷色調,讓人的視覺神經能從熱到冷過渡。同一個人的工作效率,冷色房間的人遠遠比暖色房間的人高的多。
二、室內環境中色彩設計的原則
(一)要滿足室內空間的功能需求
不同的空間體現不同的使用功能,功能的變化必然導致色彩設計的變化。室內空間可以利用不同的色彩關系營造出不同的氣氛,最主要的是要考慮色彩總的基調統一。如在冷暖關系的運用上,使用暖色調可以獲得溫暖愉悅的空間氛圍,使用冷色調和較暗的燈光來裝飾,則給人沉著冷靜的感覺。
(二)對色彩的感情規律
不同的色彩帶給人的心理感覺就不同,每種色彩在透明度、飽和度上發生一點微秒變化,就會導致人們的心理產生不一樣的感覺。人之所以能夠感受到色彩的情感,并產生情緒,主要是我們長期生活在色彩繽紛的環境中,久而久之積累了很多的視覺經驗,這種經驗遇到某種色彩的刺激發生呼應時,就會使人產生各種情緒,其實色彩本身是沒有情感的。
(三)將自然色彩融入室內空間
室外和室內環境在空間上具有整體性,在色彩方面也有密切的關系,并不是單獨存在的。在設計室內空間時人們最向往的是用自然色彩來營造室內空間,一切自然色彩融入室內空間,輕松卻不熱鬧,靈動卻不混亂,呈現低調柔和的閑適氣質。自然界中植物本身具有的色彩就極其豐富,可給人一種大自然的親近感,將人帶進一種輕松自然的空間之中,跟大自然物我為一。
三、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作用
(一)調節空間感
應用色彩的物理效應,選用合理的色彩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改變設計空間的面積,對人的視覺有一定程度上的的影響。一般情況下,色彩顏色淺,空間感就越寬闊。如:冷色系的綠、藍、紫色有收縮后退的視覺效果,所以有空間加大的感覺。暖色系的大紅、橙有前進的視覺效果,就讓人感到室內空間無比的擁擠。也可應用色塊收縮景的深淺,在重點區域加重顏色,讓其份量加重,也可以讓空間縮小精深變淺。
(二)體現個性
色彩設計的個性化,除了設計師的設計風格之外,主要的是使用者的個性化,以及生理和心理舒適的個性化,但在注重個性化時也必須保持一個度。室內裝飾應用暖色調的人,一般性格較明朗、熱情、奔放;選擇冷色調的人,大多都是性格比較平靜、內向;但展現個性的同時也得美觀得體。
(三)調節心理
由于色彩本身就具有物理性質,看到的顏色不同,它的波長也就不同,所以,色彩能間接或直接影響人們的心理,使人產生不同的情緒,如室內色彩純度過多,會使人感到煩躁、緊張、憂郁,反之色彩對比過少,會讓人感覺到冷清、空虛、無聊等心理作用。所以,在室內裝飾時,須根據使用者的性格、年齡、性別、愛好、文化、閱歷等方面的因素,設計出適合使用者的色彩。
(四)調節室內溫感
色彩是色光刺激人的眼睛在視網膜上產生的一種感覺,色彩的表現離不開光的參與,這是色彩的物理屬性決定的。如從室內采光的角度說,自然采光不好時,就運用色彩適當的進行調節,光對所有物體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如反射率越高,說明物體的明度越高,反射率越低,物體的明度就越低,反射率是根據物體表面色彩所改變的。
(五)調節室內光線
室內環境中對于調節光線有很大作用的是色彩,不同的顏色就具備不一樣的反射率。因此,應用色彩調節室內的光線,主要先考慮顏色的明度。如:黑色的反射率在10%以下幾乎為零,白色在70%-90%之間。朝北的房間,雖然光照的時間較持久、穩定,但還是顯得比較陰冷,可以使用高明度的顏色去改善室內的光線和室內的氣氛。
四、結語
在這樣一個大的環境中,室內環境的設計是一個自成的體系,一個綜合性的概念。隨著色彩在室內裝飾中所呈現的效果越來越突出,設計的人員就要開始不斷地增加自身對于色彩的理解,更加合理的利用色彩來提升室內環境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潔.材料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對人的心理影響研究[D].蕪湖:安徽師范大學,2015.
[2]李瑾.現代室內設計中裝飾材料的質感運用[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