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 顧志輝
摘要:高校學生社團是學生充實課余生活、培養興趣愛好以及鍛煉個人能力的成長平臺,一個好的高校學生社團應兼具“友愛”、“友趣”、“友益”三大核心要素。為此一個好的社團建設,應該堅持三個理念:以社團文化為導向,打造品牌活動;以社團活動為紐帶,助力團隊成長;以社團成長為引領,積淀團隊文化。
關鍵詞:高校學生社團;功能;內涵;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5.5;D29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3-0199-02
一、高校學生社團的一般功能
高校學生社團是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重要主體,是高校第二課堂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自我成長的有效載體。《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暫行辦法》指出高校學生社團的基本任務是:堅持立德樹人的基本導向,開展主題鮮明、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線上和線下課外活動,繁榮校園文化,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為此,一個好的高校學生社團的一般性功能在于為學生的課余生活、興趣愛好以及綜合能力鍛煉提供良好的服務和平臺。
1.高校學生社團應為學生的課余生活提供廣闊的成長空間和領域。學生社團是根據學生個人興趣愛好,自發自愿組成的群體組織,作為高校課堂教育的補充與延伸,學生在學習之余,不同類型的社團可以滿足個性化需求、充實校園生活,體驗校園豐富多彩的生活文化的同時,也為有才能的人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現、自我發展的舞臺,讓部分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外尋找到另一片成長空間,體驗不同形式的校園生活、豐富人生閱歷、激發內在多樣的潛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雖然說學習是學生的天職,但所學內容可以不拘泥于“課堂之上”,Aha學院的創始人顧遠認為教育將會在更廣闊的場域里發生,它是混合式的一種學習。高校學生社團作為第二課堂主要實施載體,應樹立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平臺,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包容的課外學習環境。
2.高校學生社團應為學生的興趣愛好搭建平等交流的舞臺。《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又勺“學生社團”的解釋是:“中國中等學校和高等學校學生在自愿基礎上結成的群眾組織。這些社團可打破年級、系科以及學校的界限。團結興趣愛好相近的同學,發揮他們在某方面的特長,開展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由此可知,學生社團是對個體實施‘揚長教育”的平臺。在大學里,對學生實施揚長教育比補短教育更能體現個人存在的價值,更能激發學生的自信和存在感,更好的發揮個人對社會的價值,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而學生社團正是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發揮學生特長、培養學生個性化發展、實施揚長教育的重要領域。因此,高校學生社團應為學生的興趣愛好搭建舞臺,讓學生在平等交流中即為學習者,也為教育者,相互學習、促進,揚長避短,為每個學生的潛能發展提供條件。
3.高校學生社團應為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拓展對外學習的窗口。高校學生社團以其獨特的優勢和功能,已成為激活學生潛力、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的有效載體。不同類型的社團圍繞不同的教育主題,在理論教育、科技創新、文體藝術、社會實踐、技能培養等方面開展活潑健康、豐富多彩的各種社團活動,為廣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完善知識、培養能力、拓寬視野、陶冶情操、發揮特長,以及開拓知識領域、調整知識結構、挖掘學生潛能的舞臺。有研究者對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受益情況作了調查,205名應答者中有17.6%認為參與社團活動收獲“很大”,有65.9%選擇“有一點”收獲,認為“純粹浪費時間”的占16.6%,說明大學生有較強的參與社團活動興趣和能力鍛煉的需求,但社團活動還不能充分滿足他們的要求。因此,高校學生社團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的同時,也應注重激發社團成員打破自身的學習舒適區,拓寬交流渠道和范圍,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素質。
二、好的高校學生社團的內涵
何為一個好的社團?一千個參與者就有一千個答案。筆者對不同年級、專業的同學進行“您參與社團的目的,,和“在您心中好的社團標準”的訪談調查,在結果整理統計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多年的學生社團經驗,總結了一個好的學生社團應具備“友愛,.“友趣”以及“友益”三個核心要素。
1.一個好的高校學生社團必需“友愛”。調查發現,對于安全感和歸屬感的需求是學生參與社團的基本訴求,一個“友愛”的學生社團必然更具凝聚力。這里的“友愛,有以下幾層含義:其一,學生個體對于社團要熱愛。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參與社團,對社團要有足夠的激情與熱愛,才能保持社團的活力;其二,團隊成員之間要友愛。社團成員由于興趣、喜好、志向等相近聚在一起,彼此間有較強的親和力、較多的共同話題,相互團結友愛,社團才能形成合力;其三,團隊文化活動要有愛。社團文化活動是團隊成員相互溝通交流的橋梁,賦予“愛”的社團活動能夠給予團隊成員“愛”與“被愛”的權利和能力,促進學生對社團的熱愛、加強團隊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和聯結。因此,學生對社團熱愛是社團富有凝聚力的前提,團隊成員之間的友愛是團隊富有凝聚力的關鍵,有愛的社團文化活動是社團富有凝聚力的保障。
2.一個好的高校學生社團必需要“友趣”。對于學生參與社團目的的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是出于“興趣愛好”,一個“友趣”的高校學生社團必然會更具吸引力。為此,這里的“友趣,,主要有兩層意思:其一,社團成員要有相同的志趣。有共同的興趣是一個好的社團組建的基礎,社團成員擁有相同的志趣,志同道合才能使得團隊的目標具有一致性,才能使成員為社團的發展目標共同努力;其二,社團活動要有足夠的樂趣。參與社團活動是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外豐富課余生活的主要休閑放松形式,學生社團的創建目的本就具有自發性和娛樂性,所以一個好的高校學生社團其活動內容必然要有靈活性和足夠的趣味性,這樣才能讓社團較長時間里充滿活力和吸引力。總而言之,社團活動的趣味性是一個好的學生社團具有吸引力的基礎,而社團成員擁有相同的志趣是一個好的學生社團具有吸引力的關鍵。
3.一個好的高校學生社團必需要“友益”。一個“友益”的高校學生社團必然會更具發展潛力。這里的“友益”主要有以下幾層意思:其一,個人能力提升。除去興趣愛好,不少學生參與社團是為鍛煉能力,所以一個好的學生社團必須注重成員自我鍛煉的需求,為其提供學習成長機會;其二,陪伴他人成長。在社團里只有在相互交流分享過程中,取長補短,才能相互進步,共同成長,為此,一個好的學生社團要時常給團隊成員創造交流溝通、相互合作的機會;其三,促進團隊發展。量變引起質變,當一個學生社團的成員都有提高、進步與成長時,那么這個團隊的組織形式、運行機制等方面必然會更加完善,反之亦然。故而團隊發展與成員成長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做到個體與整體的統一,團隊才更具發展潛力。
三、好的高校學生社團的建設
基于高校學生社團服務學生課余生活、興趣愛好、能力鍛煉這一般功能,以及“友愛”、“友趣”、“友益”的核心內涵,一個好的高校學生社團建設必須遵循三個理念路徑:以社團文化為導向,打造品牌活動;以社團活動為紐帶,助力團隊成長;以社團成長為引領,積淀團隊文化。
1.以社團文化為導向,打造品牌活動。高校學生社團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載體,其本質是在大學生與社團文化的互動、交融、影響中,將社團文化內涵通過濡化、內化以及外化后逐步轉化為自身理想信念、價值追求、道德品行和綜合素質的過程。肚上團文化建設主要通過兩個途徑:其一是顯性的文化傳播,即在社團文化層面進行單一的、重復的代際傳承;其二是通過開展外化的社團活動,讓團隊成員在活動中感受、選擇、反思社團文化,從而接受認同社團文化、調整自身行為,從而融入社團。為此,以社團文化為導向,傳播社團理念同時,更要注重在社團活動的開展中展現社團精神和擔當,打造好社團的活動品牌以獲得外界、同伴乃至自身的認同感,從而買現個體對團隊的歸屬感。
2.以社團活動為紐帶,助力團隊成長。如果說社團文化是一個社團精神所在,那么社團活動就是支撐起整個團隊的骨和肉,讓社團更豐滿、更具活力,從而促進團隊生長。顯然,社團活動是學生成長與團隊發展的紐帶。社團根據學生興趣與需要,開展具有開放性、建設性、多樣性與實用性的活動,一方面,把教育引導青年同服務青年結合起來,把解決思想困惑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讓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應用實踐素質,切身感受到與社會相適應的知識技能和生活方式,使各方面得到全面協調發展,自己與他人得到共同發展,進而在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一致中提升素質和能力。恒另一方面,社團成員的成長與社團自身的發展緊密相連,成員整體素質提高必將促進社團進一步發展。
3.以社團成長為引領,積淀團隊文化。高校學生社團不僅體現著社團成員的共同愛好和興趣,還體現著社團成員共同的價值追求。社團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重要平臺,對學生跨越校園走向社會所需的能力進行了廣泛訓練,滿足了學生個體多元化需求的同時,也走向互益性和公益性,即社團在迫切希望社員得到成長的同時,也需要團隊不斷優化和積淀優秀的團隊文化以促使社團更好的發揮功能。馬么就要求團隊成員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以社團發展為引領,在自我學習、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鍛煉提高的同時,善于總結反思經驗和教訓,從而完善社團自身功能,充實社團活動內涵、改進社團運行機制,積淀團隊文化,逐步形成一個“社團文化引領社團活動,社團發展積淀團隊文化”的良性循環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