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華區
摘要:文化站是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重要領域,能夠有效推動群眾文化以及轉型,是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要道路。為了實現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本要求,文化站應該怎樣在轉型中進行升級和發展,是當下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作為文化站的站長,更是責無旁鶩,負起責任,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的越來越好。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文化站;轉型與升級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3-0230-01
一、引言
目前現狀,群眾文化已經漸漸被公眾文化所覆蓋,社會展現出一種全新的發展趨勢。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能夠讓文化站的公益性得到更大程度的展現,能夠更加貫徹政府責任,實現社會文化建設的再發展,從制度上對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進行有效的保障,也能夠更好展現出民生保障的主要內容。公共文化服務近年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前邁進,并不斷釋放出超強的社會效應,體現出更大的發展潛力。與此同時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還處于萌芽階段,發展中還有諸多細節需要完善,需要政府政策的進一步扶持倡導以及社會公眾的積極參與。
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府對文化工作的不重視
1.基層民眾文化活動設備設施陳舊。一些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政府領導對文化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很多基層的文化站和文化館都處于閑置的狀態,很多文化設施因為長期不維護已經無法使用。很多縣城和鄉鎮都沒有圖書館的設立,即使某些地方建立了圖書館,但是里邊的書籍長時間都不進行更新,來來往往總是那么幾本書,不能很好的傳承公眾文化。一些電影放映設備和宣傳設備也早己過時,地方政府部門也沒有撥款進行設備更新。這種文化活動設備設施建設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有序開展。
2.基層民眾缺乏專業的文化隊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于群眾文化活動的期望也越來越高,但是我國目前還沒有專業的群眾文化工作人員,縣級文化部門出現了嚴重的人才流失現象,很多優秀的群眾文化工作者都選擇去大城市工作,還有一些經驗豐富的群眾文化工作者年齡也已經大了。這些原因都導致了基層文化專業人才的缺乏。
3.部分地區群眾文化工作無法開展。一些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的地區,政府對群眾的文化工作根本不上心。因為這些地區中,很多民眾的思想還存在著封建思想的因素,這些因素致使群眾文化工作無法開展,同時阻礙了先進文化的傳播,給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制造了一定的障礙。
4.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太過單一。群眾文化中缺乏創造性,導致群眾文化無法發展。當前社會中,群眾文化只注重文化活動的娛樂性和休閑性,對其創造性和發展性沒有進行充分的展現。雖說基層群眾文化在傳承和發揚我國的傳統文化,但在內容上缺乏創新沒有新意。所以文化站應該讓基層群眾文化生活能夠更好地反映人們的現實生活,對群眾文化進行不斷創新和研究。
(二)群眾文化工作者不夠愛崗敬業
很多群眾文化工作者不夠愛崗敬業,在工作中沒有很好的反映出愛業、敬業、樂業的工作態度。很多工作者的工作態度秉持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態度,覺得反正是一種娛樂活動沒必要太認真,于是對傳統文化的展現不到位,不能真正發揮公共文化服務的作用。
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轉型與升級的對策
(一)政府加強對文化工作的重視程度
1.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政府一定要加強對文化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因為發展文化工作不僅是文化站的事情,更是政府部門應當負起的責任,要想開展民眾滿意的文化活動就必須加大文化基礎設備設施上的資金投入,對一些設施設備進行完善??h級文化部門可以申請財政補貼建立群眾文化活動區域,并設置一些娛樂室,比如舞蹈室、歌唱室、二胡室等功能室,給民眾提供一個參與文化活動的場所。人民群眾在使用這些文化器材參與文化活動的時候,能夠吸收到很好的精神文化,從而對文化活動產生熱情,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生活,就要不斷為人民群眾輸送精神食糧。
2.全面推動文化站的升級。充分運用各種藝術形式開展各種群眾群眾文化活動,不斷豐富基層群眾的業余生活。政府應該不斷培養專業的文化工作者,壯大基層文化工作者隊伍。建立不同類型的群眾文化演藝隊伍,開展多姿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鼓勵大眾參與。并相應的設置獎勵,極大的調動民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讓民眾從側面深層的了解家鄉的文化和風俗。同時,文化站可以積極整理具有當地特色的民間文化遺產和文化傳統,對這些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并建立當地風俗文化的展覽廳讓群眾進行觀賞,充分發揮文化站的作用,讓其成為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革命根據地。為群眾文化的開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文化工作者要愛業、敬業、樂業
愛崗敬業是一種普遍的奉獻精神,文化工作者應該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首先端正自己的態度,發自內心的喜歡文化服務工作。營造出愛崗敬業的工作環境,加強與民眾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將文化服務工作當作終身事業來進行。充分挖掘民間藝術,對文化服務進行創新和改善。在對自身培養敬業樂業意識的同時,也應該讓民眾對文化活動比較熱愛,這樣才能真正的開展好文化服務工作。
(三)政府政策要深入民心
發揮好政府的主導作用,有效建設好文化服務體系。充分發揮政府出政府對文化服務體系的作用,體現出政府對文化工作關注的重視程度。開展文化服務活動,應該從制度設計入手,對其資源配置和運行機制都按照政府的政策來進行調控和改善,將政府政策的有效性和科學性發揮到極致,不斷提高公共文化質量。對事業發展、隊伍建設以及體制機制方面能夠給予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對文化工作存在敷衍的現象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法》的規定,嚴肅的追究責任,杜絕文化工作弄虛作假的行為。
(四)加強服務效能的提升
文化站的建設發展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扶持,政府應該針對文化站內部不開門不見人缺乏經費活動少的問題,不斷加強經費投入,對文化站內部進行考核,建立長效的考核機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有效解決了文化站發展道路上的障礙,與此同時,文化站的功能定位以及智能職責的要求更加高。文化必須對當下發展中所存在的矛盾和挑戰給出解決方案,加強服務效能的提升。首先,應該以建設人才為基礎,因為文化的創新和發展離不開人才,人才在文化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人才的培養首先要加強建設,對人才進行深層次的建設。對人才的建設,運用恰當的建設方法和得當的整改措施,人才就會發展成為文化道路上的墊腳石。一旦方法不當,人才問題也會發展成為文化道路上的絆腳石。文化站在發展文化升級過程中,應該對人才數量缺乏、機制不夠完善、標準不夠統一、政策力度不夠等采取必要的手段,努力攻克文化站的制約因素。發展公共文化建設的初期,有效的對人才進行建設是文化建設中的核心內容。只有為人才創造成長的有效平臺,搶奪一定的人才資源優勢,才能將文化發展推向高潮,人才問題是影響文化發展的主要因素,對文化建設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四、結語
文化站是群眾文化開展的重要陣地,群眾文化發展和轉型和文化站息息相關。國家發展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更是離不開文化站的建設,所以文化站應該在時代不斷進步的時代背景下對其進行轉型和升級,抓住機遇不斷進行創新,豐富民眾的文化娛樂,為民眾提供更好的文化設施,滿足民眾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全面推動文化站的升級。在工作中,更應該發揚愛崗敬業的精神,在工作中充分貫徹樂業愛業敬業的文化精神,將文化工作的發展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