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韜
摘要: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目的是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實際應用性的好壞關系著學科的完善程度。漢語言文化專業主要是為社會輸送專業的漢語言人才。然而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實際操作性和應用性較強的理工科之間存在明顯不同,在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的講授中,并不是十分注重應用性問題,這給學生整體文學素養的培養帶來了一定影響。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文學素養
中圖分類號:H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3-0248-01
漢語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是弘揚我國優秀歷史文化的重要工具,漢語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華民族的文學精神,具有極強的魅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增強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是時代發展的需要,需要教師密切關注,并且和教育及緊緊聯系在一起。
一、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的意義
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的提高,有利于其更適應時代不斷發展和進步的需要,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我國現代化建設輸送優秀人才,需要和社會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我國國力的不斷增強,對于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也要求高校畢業生擁有較好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弱化了對理論知識的重視程度,而更加注重實踐,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習不僅僅需要掌握理論性知識,也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增強自身的溝通能力和表達水平。當前社會需要的是綜合性較強的人才,在傳統的高校教育中,學生擁有較高的語文素養和文化底蘊,但是對于知識的實際應用性較差,為了使學生更適應社會的需求,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對學生知識實際應用性的培養。
二、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的策略
(一)以就業為導向
據調查顯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的就業率不高,社會對這個專業的普遍認可度也不高,這需要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中,以其就業為主要導向進行教學,提高專業的實際應用性,將教學內容與實際就業聯系起來,可以提高其專業的就業率,這需要教師在注重日常知識講授的同時還要定期對學生進行專業培訓,不是將知識的學習僅僅局限在知識本身,而是應該和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相關職業聯系在一起,如編輯、新聞、廣告、文案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需要掌握較強的專業知識以外,還應該了解和職業相關的知識,增強自身的專業技能,形成較為科學的知識系統,為學生今后的奠定基礎。
(二)在實踐中增強學生實際應用能力
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是提升學生漢語言文化專業應用性的必要條件,通過實際應用能力的增強可以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進而獲得自己理想的職業,所以教師在對漢語言文學專業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增加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溝通和交流,并且將自身掌握的知識學以致用,提高漢語言的應用性。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為學生模擬企業招聘場景,學生在應聘過程中需要積極展現自身的優勢和才能,鍛煉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才可以在應聘中表現出更多自信,將自身的真實能力和水平充分展示出來。教師在模擬的場景中應該時刻給予學生關注,發現學生在表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且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可以針對自身出現的問題進行改變,在企業招聘中,除了對人才的專業素養十分看中,同時也重視人才的溝通能力和表達水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學生自我展現力的培養。
(三)優化學科學習內容
漢語言文學是很多高校都會設置的一門專業,包含的課程內容也十分廣泛,包括中西方文化、文學,近現代文學等等,學生學習的內容繁多,種類也相當多樣化,很多學生都掌握不到學習的重點,以致于在學習之后出現了門門都懂,但是門門不精的問題,這就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帶來了一定困難,所以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的提高需要其課程的不斷優化,使其更適應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設置的課程需要和當前社會中存在的相關崗位建立一定聯系。對于課程的設置做到詳略得當,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不斷提升,增強實際應用性,學生可以把握好學習的中重點和難點內容,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應該注重課程的質量,盡量做到少而精,使學生對學習內容可以進行深入研究,學科學習內容的優化不僅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
三、結語
總之,漢語言是傳承我國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財富,然而,隨著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發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增強其專業應用性勢在必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自身方式、方法,以學生的就業為導向,加強在實踐中對學生應用性的培養,不斷優化學科學習內容,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水平,提高學生的競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