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繁菁 韋瑋 唐林 姚金娥(通訊作者)
(廣西骨傷醫院藥劑科 廣西 南寧 530012)
骨傷洗劑源于廣西骨傷醫院的外用經驗方骨洗方,臨床上已使用多年,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等骨科疾病。骨傷洗劑由桂枝、荊芥、山香、歸尾、蘇木、紫草、五味藤提取所得,合約0.55g生藥材?mL-1,制劑中桂枝、荊芥、山香、歸尾均含有揮發油成分[1-5],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桂枝、荊芥、歸尾和山香揮發性成分均有抗炎鎮痛的作用[5-10]。
由于骨洗劑含揮發性成分中藥較多,傳統用法為藥材粉末加開水沖泡,不宜煎煮。故保留方中揮發性成分成為工藝研究的重點,水蒸氣蒸餾法可以將藥材中的揮發性成分隨水蒸氣蒸餾而帶出,該法操作簡便,設備簡單,成本低,適用于具有揮發性、能隨水蒸氣蒸餾而不被破壞、在水中穩定且難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是提取中藥揮發油的重要方法[11]。本實驗采用此法提取骨傷洗劑中的揮發油,按2015年版《中國藥典》四部通則2204項下揮發油測定法(甲法)進行提取[12],并以揮發油提取量為評價指標,通過正交試驗優選骨傷洗劑的水提工藝,通過單因素試驗考察濃縮工藝和成型工藝,為該制劑的規模化生產提供參考。
BB89-2000揮發油提取器(上海化科實驗器材有限公司);JM-B5003電子分析天平(諸暨市超澤衡器設備有限公司);JB-2恒溫攪拌器(上海雷磁創益儀器儀表有限公司);DZTW型調溫電熱套(北京市永光明醫療儀器有限公司)。
桂枝、荊芥、山香、歸尾、蘇木、紫草、五味藤均購自南寧市萬藥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經廣西骨傷醫院藥劑科姚金娥副主任藥師鑒定,桂枝、荊芥、蘇木、紫草、歸尾符合《中國藥典》2015版一部有關項下的規定,山香和五味藤符合《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第二冊有關項下的規定。聚山梨酯80(江西益普生藥業有限公司),苯甲酸鈉(成都金山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桂枝,荊芥,山香,歸尾,蘇木,紫草,五味藤。一劑藥材量為55g。
2.2.1 正交試驗優化工藝 取10倍處方量藥材550g,加水浸泡后,連接揮發油提取器回流提取,收集揮發油及水提液。以揮發油量為指標進行工藝優化。根據預實驗結果及文獻報道[13],影響揮發油提取的主要因素有浸泡時間、加水量、藥材規格及提取時間,因此,各取三水平見表1,采用L9(34)正交試驗設計表,正交試驗安排及實驗結果見表2,方差分析見表3。

表1 揮發油提取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

表2 揮發油正交實驗結果表

表3 方差分析表
從表2可以看出,得油量最高的實驗組合為A2B2C3D1,影響骨傷洗劑揮發油提取的因素:D>A>B>C,C的影響作用最小,因此將C作為誤差項進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因素D對揮發油提取率具有顯著影響(P<0.05),提取時間、加水倍量、浸泡時間均無顯著影響(P>0.05)。揮發油提取預實驗結果顯示骨洗方中的揮發油在2h左右已提取完全,說明藥材成分極易揮發,粉碎或短暫熱處理以及放置過程均有可能造成揮發性耗損,故出現因素D影響最顯著,飲片優于段和粗粉的結果。綜上,從成本節約及提高產品質量考慮,選擇較優工藝為A2B2C2D1,即藥材飲片加水8倍量,浸泡2h,提取2h為較優提取工藝。
2.2.2 揮發油提取驗證實驗 取10倍處方量藥材3份,每份550g,按優選出的提取工藝A2B2C2D1(飲片加8倍量水,浸泡2h,提取2h)進行3次驗證試驗,結果表明3次驗證試驗的揮發油量分別為0.99ml,0.92ml,0.96ml,RSD值為2.99%,說明工藝穩定,可行,重現性好。
稱取5倍處方量藥材275g,加水8倍量,浸泡2h,加熱回流2h,藥液200目篩網濾過,濾液濃縮至2000ml,平均分成5份,每份400ml,再取其中4份分別濃縮成不同體積(50、100、200、300ml),分別放入帶刻度的具塞塑料瓶中,密塞,常溫下放置3天,觀察沉淀情況;上清液200目篩網過濾,濾液再放置3天,觀察沉淀情況,一個臨床處方藥材的提取液濃縮至100mL時比較穩定,沉淀較少,實驗結果見表4。考慮到制劑設計、降低損耗及提高產品質量,故本品的濃縮體積優選為一個臨床處方藥材的提取液濃縮至100ml。

表4 沉淀情況觀察(ml)
稱取2倍處方量藥材3份,每份110克,加水8倍量,浸泡2h,加熱回流2h,藥液200目篩網濾過,濾液濃縮至200mL,分別放置6h、12h、24h,觀察沉淀情況。上清液200目篩網過濾,濾液再放置24h,觀察沉淀情況,結果表明,放置12h即可。實驗結果見表5。

表5 放置時間考察
稱取2倍處方量藥材110g、5倍處方量藥材275g和10倍處方量藥材550g,分別加水8倍量,浸泡2h,加熱回流2h,藥液200目篩網濾過,濃縮至一定體積,進行放大及驗證試驗,實驗安排及結果見表6。

表6 三次除雜考察數據
以不同的處方量進行的三次實驗,結果基本一致。因此骨傷洗劑的提取工藝確定為中藥飲片加水8倍量,浸泡2h,加熱回流2h,收集揮發油蒸餾液,將余下藥液用200目篩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004~1.007(25℃),放置12h,上清液200目篩網過濾,濾液加純化水調整總量至指定體積,攪勻,即得。
2.6.1 乳化劑的種類及用量 聚山梨酯80為《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收載的用做增溶劑和乳化劑的藥用輔料[14],屬于水溶性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具有不受電解質和溶液pH值影響,毒性和溶血性小,無刺激性,以及能與大多數藥物配伍等優點,在藥劑上應用較廣,可供內服,也可供外用[15]。選擇聚山梨酯80作為本品的乳化劑。取含揮發油的蒸餾液15mL(相當于骨洗方5倍臨床處方量藥材275g的提取量),攪拌下逐步加入聚山梨酯80,直至上部揮發油滴均勻分散為止,結果折算成制劑每L中加入聚山梨酯0.6g(即含量為0.06%)。
2.6.2 防腐劑的種類及用量 骨洗方提取液為含有揮發油的水溶液,苯甲酸鈉為《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收載的用做抑菌劑的藥用輔料[16],易溶于水,在空氣中穩定,選擇苯甲酸鈉作為防腐劑,并參照《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附錄Ⅰ洗劑項下有關苯甲酸鈉用量的要求,確定1000ml溶液中苯甲酸鈉的用量為2g(即含量為0.2%)。
2.7.1 制劑處方 處方藥材5劑275g,聚山梨酯80 0.3g,苯甲酸鈉1g。
2.7.2 制備工藝 稱取5倍處方量藥材275g,加水8倍量,浸泡2h,加熱回流2h,收集揮發油蒸餾液,將余下藥液用200目篩網濾過,濾液濃縮至約450ml,加入苯甲酸鈉1g,加熱至沸并保持微沸30min,放置12h,取上清液用200目篩網濾過,濾液加入揮發油蒸餾液15ml(加有聚山梨酯80 0.3g,攪拌使揮發油滴均勻分散),加純水至500mL,攪勻,制成濃度為0.55g生藥材?mL-1的溶液500mL。
工藝研究決定著中藥制劑的物質基礎,直接關系到藥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處方中藥材主要含苷類、黃酮類、生物堿類,有機酸類等,這些成分用水提取即可。又因處方中的大部分中藥含有揮發油,起到抗菌消炎鎮痛的作用,經實驗發現骨傷洗劑揮發油提取完全所需時間為2h左右,故將處方中所有組成中藥用水蒸氣蒸餾法共同提取,以保留揮發性成分,并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成本。該工藝合理可行,質量可控,可為骨傷洗劑的生產提供理論依據及相應的工藝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