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延濱
以前,好吃的東西很少,于是人們格外珍惜。珍惜是一種值得回味的體驗。
珍惜者一,一點一點地品嘗月餅。一個月餅,切成八塊,一次只吃一塊。看著剩下的月餅,饞卻忍著,忍到自己規定的下一次時間的到來。這種珍惜,拉長了對美食的品嘗時間和期待時間。
珍惜者二,一筐水果,總是從最差的水果開始吃,先吃長得歪的,有疤的,熟透要爛的。那些好看又甜的果子,在筐里停留的時間更長。
真東西、好東西,無論何時何地,都值得珍惜。關鍵是,我們要有一顆懂得珍愛的心。
我想起了蘇東坡的故事。蘇東坡喜愛陶淵明的詩,曾寫道:“余聞江州東林寺,有陶淵明詩集,方欲遣人求之,而李江州忽送一部遺余。字大紙厚,甚可喜也。每體中不佳,輒取讀。不過一篇,唯恐讀盡后,無以自遣耳。”
60余字,其事,其情,躍然紙上。文段記錄的事情很簡單:蘇東坡聽說東林寺有陶淵明的詩集后,正想去求取,當地的朋友送書上門,此為一喜。此書印刷“字大紙厚”,上手入眼,此為二喜。此外,只有每日狀態不佳時,才取出來讀。因為太珍愛了,害怕讀完后就沒有了!真是文豪,淡墨輕筆,尋常話語,寫盡了珍惜珍愛之情。
東坡的詩好,東坡的文章也妙。與東坡的詩和文章相比,我更喜歡他的灑脫。在蘇東坡的珍惜里,有相知相惜的那份真情。他知道,世間值得珍惜之物,浸潤了人的真感情。
蘇東坡曾被流放到海南為官。而今,在海口有五公祠,別殿中坐蘇東坡,其左右二人,一是陪蘇東坡在海南的兒子蘇過,另一個是從瓊州到儋耳陪了蘇東坡半年的姜君。
蘇東坡有文字記此交情:“元符己卯閏九月,瓊士姜君來儋耳,日與予相從。庚辰三月乃歸。無以贈行,書柳子厚《飲酒》《讀書》二詩以見別意。子歸,吾無以遣,獨此二事,日相與往還耳。”沒有太多細節,只有兩次出現的“飲酒讀書”四個字,一是姜君告別,蘇軾贈其柳子厚的《讀書》《飲酒》二詩;二是姜君走后,蘇軾只有以讀書、飲酒打發日子。對友情的珍惜,其筆雖簡,只有四字,然而甚是撼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