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小薇 馮淑芬 朱明慧


[摘要] 目的 分析宮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術期護理措施,探討其應用效果。 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該次收治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50例,分別行圍手術期護理干預與常規護理,評價其護理成效。 結果 觀察組的血糖指標、護理滿意度、ADL評分、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等均優于對照組,觀察組住院1周內平均血糖、峰值低于對照組,血糖谷值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宮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經圍手術期護理,取得了顯著成效,值得日后大范圍推廣。
[關鍵詞] 宮頸癌;糖尿病;圍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2(b)-0112-02
宮頸癌是一種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近年來因CIN篩查、治療水平的提升,宮頸癌的發生率增長速度明顯下降[1]。手術是治療宮頸癌的主要方法,近年來錐切除術基本成熟,近遠期療效與根治性手術相近,手術的創傷明顯減輕。宮頸癌患者不乏合并糖尿病對象,圍術期容易出現高低血糖,影響患者的康復。為進一步提升宮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術期護理質量,醫院嘗試制定圍術期護理干預策略。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月,婦科收治的宮頸癌合并糖尿病對象100例入組,對照研究,分析圍術期護理干預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婦科收治的宮頸癌合并糖尿病對象入組。納入標準:①明確診斷為宮頸癌;②合并2型糖尿病;③擇期手術;④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復發患者;②急診入院;③特殊類型手術,如宮頸癌合并妊娠。入選對象100例,按照入院順序分組,隨機分為對照組(n=50)、觀察組(n=50)。對照組50例,年齡(61.6±5.6)歲。身高體重指數(BMI)(23.3±1.1)kg/m2。手術類型:根治性切除術36例,廣泛性切除術10例,錐切術4例。觀察組50例,年齡(60.4±7.3)歲。身高體重指數(BMI)(23.3±1.6)kg/m2。手術類型:根治性切除術35例,廣泛性切除術11例,錐切術4例。兩組對象年齡、手術類型、BMI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常規圍術期護理,主要為術前準備、陰道以及腸道準備、健康教育,術后病情監護、康復護理、生活護理等。針對糖尿病,密切監測血糖,血糖未獲得控制的對象,遵醫囑給予胰島素、降糖藥物控制血糖。術后監護期間,每隔2~4 h檢測血糖,進行動態血糖分析,術后根據血糖的波動情況,配合醫師做好血糖的控制用藥護理,對癥處理高低血糖。
1.2.2? 觀察組? (1)多學科合作:①由內分泌科醫護人員協助,制定圍術期護理對策;②在床頭放置2型糖尿病提示卡;③進行2型糖尿病及其并發癥、護理風險的評估,主要包括大血管并發癥、糖尿病足、糖尿病視網膜損害、周圍神經病變,醫護人員、患者及其家屬對這些并發癥有充分的認識,不同的并發癥帶來的風險不同,據此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對策。
(2)術前健康教育:強化有關2型糖尿病的相關護理知識,了解2型糖尿病對手術的影響,患者及其家屬需要做的工作。2型糖尿病更容易出現高低血糖、代謝紊亂,同時長病程的對象容易出現各種糖尿病并發癥,增加并發癥發生風險。患者及其家屬需要配合做好管理,提高依從性。通過舉例論證,闡述管理不到位導致的不良后果,如不配合進行飲食管理,到時高血糖,影響康復。
(3)風險評估以及針對性的護理:①糖尿病患者出現大血管并發癥風險叫較高,如頸動脈狹窄,腦灌注受到影響,術后出現認知障礙風險更高,同時患者的血壓自我調節能力更差。在術后進行認知功能評估,對于出現認知障礙的對象,專項管理;②患者血壓自我調節能力差,加上糖尿病導致的周圍神經功能損害,患者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應加強體位性高低血壓的預防。術前術后進行傾斜運動鍛煉,3~4次/d,10 min/次即可,避免頻繁的開關窗,避免出現溫度變化導致的應激;③要求患者若自覺頭痛、頭暈等癥狀,需要立即主訴,不能疏忽大意,可能為低血糖;④對于糖尿病足的對象,患者出現下肢功能障礙,跌倒風險較高。術前進行有關跌倒宣教,醫囑患者起床時不要著急下床、起坐時不要用力過度、下床活動患者家屬需要做好扶持,家屬盡量不要讓患者離開自己的視線范圍之內;⑤對于糖尿病視網膜損害的對象,床頭擺放提示卡,認真評估院內的視力變化情況,患者自覺出現異常,也及時主訴,若出現異常,立即通知醫師處置,嚴重視力障礙的對象,避免獨自活動;⑥合并糖尿病腎損傷對象,用藥時密切監護,申請臨床藥師服務,以制定個體化用藥監護策略,避免因腎功能障礙導致藥物蓄積引起不良反應;⑦合并周圍神經功能障礙的對象,容易出現胃癱等癥狀,術后安排更多胃腸道功能康復護理干預,包括肛門收縮訓練、腹部按摩、避免吞氣;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自我調節能力顯著下降,容易出現代謝紊亂,制定規范的飲食支持策略,嚴格的糖尿病飲食,對家屬提供的飲食提供指導。家屬常見的問題包括熱量不足、水電解質攝入過少、微量元素補充不足、膳食纖維少,通過飲食指導,解決這些問題。
1.3? 觀察指標
高低血糖發生率,并發癥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采用VAS評分法評價,0分為非常不滿意、2分不滿意、4分一般、6分滿意、8分非常滿意、10分完美。術后第2日、第1周,日常生活能力評分(ADL)。統計1周內平均血糖,血糖峰值、谷值。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以及WPS表格進行統計學處理,滿意度、ADL評分服從正態分布,采用(x±s)表示,觀察組與對照組組間對比分別采用t檢驗,高低血糖發生率、并發癥發生情況[n(%)]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高低血糖、并發癥發生情況
觀察組高低血糖、并發癥合計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住院1周內平均血糖、峰值低于對照組,血糖谷值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滿意度、日常生活能力評分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術后1周ADL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宮頸癌手術基本成熟,特別是近年來,女性的健康意識明顯增強,宮頸癌篩查、診斷技術的普及,早期宮頸癌檢出率顯著上升,手術條件相對較好,選擇根治性切除術、錐切除、廣泛性切除術更為靈活,只要符合適應癥,這些手術都可以滿足需求[2]。近年來醫院對手術管理的重點逐漸放在了圍術期管理上。糖尿病對手術患者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大血管并發癥、周圍神經損害、小血管損傷等都會增加并發癥發生風險,對護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常規護理更重視血糖的監測、遵醫囑用藥控制血糖,這遠遠無法滿足患者需求,特別是那些存在糖尿病并發癥的對象。
為此醫院嘗試制定了針對性的圍術期護理對策,結果顯示觀察組對象明顯獲益,并發癥發生率下降,與此同時高低血糖發生率也顯著下降,獲得了患方的好評。護理干預也更重視患者及其家屬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提倡患者床上康復訓練,對于日常活動能力提升也有積極意義。圍術期護理干預具有以下優勢:①多學科的合作,發揮了內分泌科專科優勢,提供更為專業的護理支持[4];②重視風險評估,科學的設計護理對策,符合現代護理理念;③重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依從性、對疾病管理的重視程度,從而更好的提升康復期的自護質量,特別是在家屬提供飲食時,能更好的保證飲食護理質量;④針對糖尿病患者的各種并發癥,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對策,可以全面的提升護理質量,控制并發癥帶來的風險[5]。
宮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經圍手術期護理,取得了顯著成效,值得日后大范圍推廣。
[參考文獻]
[1]? 高婷,李超,梁 鋅,等.中國癌癥流行的國際比較[J].中國腫瘤,2016,25(6):409-411.
[2]? 王鑫丹.宮頸癌病因診斷及防治的研究進展[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35):5008-5010.
[3]?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年版)[J].? 中華糖尿病雜志, 2014,6(7):447-498.
[4]? 劉乃英.宮頸癌合并糖尿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及效果評價[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8):177-178.
[5]? 張世瓊.老年婦科惡性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4,21(5):617-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