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珊珊

[摘要] 目的 探討康復護理在老年患者糖尿病合并低血糖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嚴格按照納入標準選取該次2016年8月—2017年8月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40例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40例采用康復護理,評價兩組的血糖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空腹血糖(5.1±0.6)mmol/L、餐后2 h血糖(10.3±0.9)mmol/L,對照組空腹血糖(3.9±0.7)mmol/L、餐后2 h血糖(13.6±0.5)mmol/L,;護理滿意度觀察組97.5%、對照組77.5%,兩組在血糖變化和護理滿意度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康復護理應用于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護理效果可觀,值得臨床進行推廣。
[關鍵詞] 糖尿病;低血糖;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2(b)-0124-0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于胰島素(insulin,INS)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代謝紊亂所致的血糖升高為特征的內分泌疾病[1]。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統計,2015 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近4.15 億,每11 個成年人中就有1 個糖尿病患者,預計到2040 年,糖尿病患者人數可能會增至6.42 億[2]。根據IDF2015年發布的糖尿病地圖(第7 版)顯示,目前中國糖尿病成人患者數已達1.096 億,約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26.4%,已居世界之首[3]。老年糖尿病并發低血糖臨床主要表現為面色蒼白、頭暈、視力障礙、意識模糊等,可對患者血糖調節、微血管、大血管等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進而表現出較高的致殘率、致死率[4]。此次觀察隨機選擇該次治療的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分為兩組進行開展常規護理與康復護理進行對比觀察。其中,康復護理能夠獲得更優越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次接收的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他們劃分成對照組、觀察組。觀察組40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在65~86歲之間,平均年齡(69.6±2.1)歲;病程在6~20年之間,平均病程(12.7±1.3)年。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在66~87歲之間,平均年齡(70.1±2.3)歲;病程在5~21年之間,平均病程(12.5±1.4)年。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吸氧、營養補充、用藥指導等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康復指導,見表1。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
干預后,比較兩組的血糖轉變情況(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護理滿意度。其中,滿意度調查選擇自制調查表格,調查患者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滿意度情況。調查表合計100分,其中,超過90分為一級滿意;在60~89分之間為二級滿意(60~89分);不足60分為三級滿意)[6]。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所獲取的所有研究數據均運用Excel表進行詳細記錄,選取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護理滿意度)運用[n(%)]表示,以χ2檢驗;計量資料(血糖轉變情況)運用(x±s)表示,以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80例患者血糖轉變情況對比
觀察組護理后空腹血糖(5.1±0.6)mmol/L、餐后2 h血糖(10.3±0.9)mmol/L,對照組護理后空腹血糖(3.9±0.7)mmol/L、餐后2 h血糖(13.6±0.5)mmol/L,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80例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5%,對照組77.5%,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老年糖尿病患者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個疾病群體,大多數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往往會并發低血糖,進而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極大威脅。而引發低血糖的誘因主要包括:①藥物因素,胰島素或降糖藥劑量偏差較大致使引發低血糖;②飲食因素,過度控制飲食,血糖含量顯著缺失致使引發低血糖;③運動因素,過度運動致使引發低血糖[7]。老年糖尿病患者身體機能衰退,因而對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開展康復護理尤為必要。
老年糖尿病并發低血糖患者早期并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所以一定程度加大了護理工作的難度,護理人應當嚴密觀測患者體征轉變情況,了解患者心理狀態,走進患者的內心,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還可針對患者進食及用藥開展科學針對的治療護理,倘若患者食欲不佳或由于其他原因不愿進食,護理人員則應當保持足夠的耐心,向患者說明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開展治療護理工作使確保疾病穩定康復的重要前提。由于客觀原因無法及時進食,則應當采取針對的靜脈注射,以防止出現昏厥情況,有研究證實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時,減少使用藥力較強的藥物治療[8-9]。另外,還應當開展好健康教育工作,從而幫助患者提高對自身疾病的有效認識,并形成科學的運動習慣。
綜上所述,在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護理中康復指導相對于常規護理的效果更佳,在能夠優化患者血糖指標的同時,還可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770-779.
[2]? 陸菊明.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年版)更新要點的解讀[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22(10):865-869.
[3]? IDF.7th Edition of the Diabetes Atlas[EB/OL].(2015-12-01[2016-02-16] http://www.idf.Org.
[4]? 張微,徐培,章欣.老年糖尿病并發低血糖的護理要點分析與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9):147-148.
[5]? 甘敏. 糖尿病量化運動處方4.2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D].南寧:廣西醫科大學,2010.
[6]? 蔣華.老年糖尿病患者并發低血糖的護理措施研究及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44):8627.
[7]? 肖娟.老年糖尿病并發低血糖癥的臨床特點及預防[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6,12(3):27-29.
[8]? 翟法美.老年糖尿病患者并發低血糖癥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1):237.
[9]? Reno CM,Litvin M,Clark AL,et al.Defective Counterregulation and Hypoglycemia Unawareness in Diabetes.Mechanismsand Emerging Treatments [J].Endocrinology and Metab olism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3,42(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