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彤陽
[摘要] 目的 探討妊娠合并糖尿病對孕產婦及圍生兒影響的臨床護理。方法 選取該次2017年6月—2018年2月6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產婦,根據抽簽法分為觀察組(綜合護理)與對照組(常規護理),每組33例,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血糖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且產婦并發生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圍產兒結局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妊娠合并糖尿病對孕產婦及圍生兒影響的臨床護理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 妊娠;糖尿病;圍生兒;孕產婦;護理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2(b)-0132-02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產婦妊娠前即已確診患糖尿病,產婦臨床經過復雜,母子風險較大,應給予重視。妊娠合并糖尿病同時也是影響產婦妊娠結局的高危因素,可引發早產、難產等,嚴重影響產婦及新生兒生命健康。但其對產婦及圍生兒的影響程度,與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關,因此給予有效護理干預,是降低分娩風險的關鍵[1]。綜合護理干預通過為產婦提供全面、連續的護理服務,對各項影響分娩的危險因素進行充分考慮,制定合理有效的護理方案,從而降低分娩風險[2]。該次研究為進一步分析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對兩組產婦分組實施不同護理,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次6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產婦,根據抽簽法分為觀察組(綜合護理)與對照組(常規護理),每組33例。納入標準:均符合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診斷標準;均為單胎;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臟器疾病者;不愿參與或中途退出者;具有精神疾病史或認知功能障礙者;嚴重妊娠合并者。觀察組年齡25~36歲,平均(28.14±2.13)歲,孕周31~38周,平均(35.64±1.23)周;對照組年齡22~35歲,平均(28.11±2.03)歲,孕周32~38周,平均(35.77±1.05)周,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經該次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詢問既往病史,定期檢測血糖,同時叮囑注意事項,觀察胎兒生長發育。加強溝通,鼓勵闡述自身感受,給予心理安慰,增強分娩信心。定期開展健康講座,宣傳相關知識,及時解答疑惑,指導血糖、體重自測方法,發放健康教育手冊。根據體質量等相關指標,制定飲食方案,適當增加膳食纖維食物,補充微量元素與微生物,遵循少食多餐,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根據產婦情況,制定運動方案,時間不宜過長,每天保持至少30 min有氧運動。定期產前檢測,根據檢測數據調整飲食及運動方案。規范個人衛生,定期測量子宮恢復情況,重視對惡露顏色進行觀察。保持病房整潔干凈,給予合理抗菌藥物,預防感染。
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干預:①音樂療法:根據產婦心理評估情況,給予音樂療法,指導其放松心情,調整呼吸,配合舒緩音樂放松各部位肌肉,緩解緊張、不安等情緒,促使且保持良好心態面對治療。同時還可在睡眠前給予產婦音樂療法,改善睡眠質量,保持良好精神面貌。②優質健康教育:根據產婦及其家屬認知程度,制定合理健康教育方案,責任護士采用圖文結合方式,對疾病知識進行宣講,對產婦及其家屬詳細講解妊娠合并糖尿病發病機制,治療方法及各項危險因素,提高自我防范意識,能夠主動避開生活中各項危險。鼓勵家屬參與到護理中,給予產婦心理支持,同時講解育兒知識,詳細講解喂養方式,調整產婦狀態,提升護理依從性。③血糖控制:每日自我監測血糖情況,包含空腹血糖、三餐前30 min血糖,餐后2 h血糖,若出現異常情況,及時給予胰島素治療,同時根據血糖水平調整劑量。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產婦產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內容包含:妊高癥、羊水過多、產后出血、圍生期感染,進行對比。血糖水平檢測:干預后8周后,檢測產婦空腹血糖(FGB)、餐后2 h血糖(2h PBC)、糖化血紅蛋白(HbAlc)進行對比。統計圍產兒結局,包含低血糖、巨大兒、胎兒宮內窘迫、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窒息,進行對比。
1.4? 統計方法
選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干預后兩組血糖水平比較
觀察組FBG平均為(4.26±1.02)mmol/L、2 hPBC為(6.25±1.15)mmol/L、HbAlc為(5.03±1.12)%;對照組FBG平均為(4.78±1.13)mmol/L、2 hPBC為(7.39±1.25)mmol/L、HbAlc為(5.61±1.24)%,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962、3.856、1.994,P=0.027、0.000、0.025)。
2.2? 兩組圍產兒結局比較
觀察組圍產兒低血糖發生率為3.03%(1/33)、巨大兒6.06%(2/33)、胎兒宮內窘迫9.09%(3/33)、高膽紅素血癥12.12%(4/33);對照組新生兒窒息發生率為15.15%(5/33)、低血糖18.18%(6/33)、巨大兒24.24%(8/33)、胎兒宮內窘迫30.30%(10/33)、高膽紅素血癥33.33%(11/33),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產婦產后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妊高癥發生率6.06%(2/33)、羊水過多3.03%(1/33)、產后出血3.03%(1/33)、圍生期感染3.03%(1/33);對照組妊高癥發生率15.15%(5/33)、羊水過多24.24%(8/33)、產后出血30.30%(10/33)、圍生期感染12.12%(4/33),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2.12%(5/33),低于對照組81.82%(27/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2.179,P=0.000)。
3? 討論
妊娠屬于女性特殊生理時期,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產婦受各種因素影響,情緒難以保持在穩定狀態,易出現抑郁、恐懼等不良心理,對分娩結局造成影響,同時還可加重病情[3]。妊娠合并糖尿病產婦,可導致糖尿病病情加重,孕早期空腹血糖較低,需及時給予胰島素治療,如未及時干預,部分產婦可出現低血糖[4]。隨妊娠進展,胰島素用量需不斷增加,分娩過后,需立即減少。同時妊娠合并糖尿病對母嬰的影響程度,是取決于糖尿病病情與血糖控制水平,如控制較少,則影響較小,反之者影響較大。孫俐紅等[5]報道妊娠合并糖尿病對孕產婦及圍生兒影響較大,可增加不良結局,因此需強化護理干預,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母嬰預后。
張雪梅[6]報道,給予觀察組優質護理,觀察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9.5%、圍生兒并發癥發生率23.8%,明顯低于對照組42.9%、76.8%(P<0.05)??梢娊o予妊娠合并糖尿病產婦圍生期優質護理干預,可顯著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減少不良結局發生。綜合護理干預通過強化基礎護理,為產婦提供全面、優質、連續的護理服務,完善細節護理,制定針對性護理措施,從而提升整體護理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為進一步分析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該研究對觀察組產婦行綜合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血糖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且產婦并發生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圍產兒結局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綜合護理能夠顯著減少不良結局發生情況,提供血糖控制水平,改善預后。
綜合護理通過音樂療法,充分調節產婦心理狀態,改善睡眠治療,保持良好精神面貌,提高分娩信心。同時嚴格監測產婦血糖,根據血糖水平調整飲食及運動方案,同時對胰島素用量進行調節,促使治療更有針對性。此外,綜合護理干預通過合理科學的床前健康宣講,鼓勵家屬參與到護理中,提高疾病認知度,提升自我護理技能,積極與產婦及其家屬溝通,取得信任,提高依從性。
綜上所述,妊娠合并糖尿病對孕產婦及圍生兒影響的臨床護理效果顯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產婦及圍生兒不良結局,減少產婦產后并發癥發生,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占曉蘭, 梁媛. 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孕婦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6, 20(16):148-150.
[2]? 劉圓圓, 郭瑩. 實施孕期保健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妊娠結局及行為習慣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19):4643-4645.
[3]? 胡波, 馬腹嬋. 健康教育及飲食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妊娠結局影響[J].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6, 24(7):490-493.
[4]? 楊洋, 鄒磊, 任婷,等. 妊娠期糖尿病營養干預的效果及對新生兒預后的影響[J]. 中華全科醫學, 2016, 14(9):1516-1518.
[5]? 孫俐紅,古麗克孜·阿布都克力木.妊娠合并糖尿病對孕產婦及圍生兒影響的臨床護理體會[J].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152-154.
[6]? 張雪梅. 優質護理措施對預防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并發癥的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8):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