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紅
[摘要] 目的 探析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圍術期臨床護理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該次接診的78例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隱匿數字隨機法將其分為兩組,各39例。研究組圍術期采用臨床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比較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自由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值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圍術期實施臨床護理可提高手術效果,加速病情好轉,縮短住院時間,減少并發癥,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婦產科疾病;糖尿病;圍術期;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2(b)-0136-02
婦產科疾病作為困擾女性常見多發疾病,包括陰道疾病、外陰疾病、子宮疾病、卵巢疾病等多種疾患,易加重患者精神壓力,影響其身心健康。近幾年,隨著民眾工作生活壓力加大,加之缺乏婦科疾病認知及不良生活習慣,導致女性婦產科疾病患病率呈遞增趨勢。調查發現,婦產科疾病常合并糖尿病,因長期血糖增高累及心、腦、腎、周圍神經,產生器官功能障礙,增加治療難度[1]。眾所周知,多數婦產科疾病可通過手術治愈,但術后護理干預直接影響手術效果及術后恢復。常規護理雖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根據病情給予針對性看護,但常忽視對于糖尿病的管控,增加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加重器官受累,降低生理健康水平。圍術期臨床護理,堅持患者主體地位,全面評估其身體狀況,根據病情及合并癥給予對癥治療和專業看護,通過診斷和處理患者存在或潛存健康問題,幫助其早日康復[2]。該文旨在探析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圍術期臨床護理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該次收治的78例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隱匿數字隨機法將其分為研究組(n=39)和對照組(n=39)。該研究經院領導、婦產科及內分泌科醫護人員共同審核通過,所有參選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婦產科疾病》中子宮肌瘤診斷標準,同時合并2型糖尿病,實施肌瘤切除術,排除肝腎功能障礙、遵醫性差、中途退出者。研究組年齡23~59歲,平均(34.5±1.6)歲;病程2~13個月,平均(6.9±1.2)個月。對照組年齡22~61歲,平均(34.4±1.7)歲;病程2~14個月。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研究組患者圍術期實施臨床護理:①微笑接診,自我介紹,并為患者及家屬介紹醫院概況,協助辦理入院手續,分發住院須知,講解相關規定,聯絡住院部醫護人員妥善安置;主動與患者溝通,詢問病史,建立患者檔案。②疾病檢查,觀察癥狀體征及精神狀態,根據病情安排做超聲及宮腔鏡檢查,尊重患者建議,與醫生討論制定手術方案,核對細節,評估手術風險,安排手術時間。③健康教育,分發疾病知識手冊,組織召開座談會,由專家學者講解疾病知識,責任護士給予個性化講解,同時告訴手術治療的重要性、步驟及術后常見并發癥;召開病友會,由痊愈患者講解切身體會,幫助其重拾信心;告知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對手術的影響。④心理疏導,根據患者病情、精神狀態、文化程度給予個性化干預,全面看護,熱情接待,注意保護患者隱私,正確運用開導法(解釋、鼓勵、安慰、保證),面對咨詢認真傾聽,切實為其解答疑惑;告知家屬患者承受的身心壓力,多給予鼓勵支持。⑤術前飲食干預,調整膳食,注射胰島素后30 min進食,囑咐其隨身攜帶餅干和糖果,注意監測血糖,謹防低血糖事件,嚴控蛋白質、熱量、糖量攝入,以便血糖控制在7.25~8.30 mmol/L。⑥術前陰道和腸道準備,術前3 d睡前用0.5%碘伏擦拭外陰及陰道,術前晚餐進半流食后,禁食6~8 h,并于術前頭晚和術晨用肥皂水灌腸,做藥敏檢驗,備血,安撫患者情緒,必要時給予0.5 mg安定,保證充足睡眠,保護皮膚,防治外傷及感染。⑦手術當天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及血糖值,做術區皮膚準備,留置導尿管,根據患者病情選擇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開腹探查,協助醫生實施手術,待病情穩定后送至病房,做好交接工作。⑧術后護理,術后當天靜脈注射止血藥,若有發熱問題,查明原因給予針對性處理,定時檢查切口,更換敷料,保證切口潔凈干燥;因患者術后需長期臥床靜養,協助翻身、按摩,睡前被動為其按摩肢體,溫水擦拭,定時做皮膚清潔,防治壓瘡。⑨飲食干預,控制飲食,少食多餐,主食250~300 g/d、蔬菜500~1000 g/d、蛋白質50 g/d、脂肪25 g/d,每日嚴格測量血糖,根據病情靈活調整飲食,忌糯米、甘蔗、辣椒、白酒。⑩待病情穩定時開展有氧運動-床上肢體運動、室內運動、快慢步行、太極拳、慢跑、韻律操、游泳,運動頻率每周150 min。此外,隨訪0.5年,運用移動網絡提供遠程服務,定時通知復查。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術前組織患者開展超聲檢查,確定子宮體積、形狀,肌瘤數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內部有無囊變或液化;做術前準備-皮膚、腸道、醫療用品、藥物、備血、留置導尿管,術中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協助實施手術,術后給予看護,當天給予靜脈止血藥,給予營養支持,遵醫囑給藥,待病情穩定后開展康復鍛煉。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自由活動時間、住院時間。②觀察術后并發癥-切口感染、壓瘡、尿潴留、低血糖事件、糖尿病腎病。③觀察血糖控制效果-空腹血糖(3.89~6.1 mmol/L)和餐后2 h血糖值(<7.8 mmol/L)。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x±s)、計數資料[n(%)]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指標
研究組手術時間、自由活動時間、住院時間(82.6±20.4)min、(2.8±0.6)d、(11.7±2.1)d均短于(94.5±21.6)min、(3.4±0.8)d、(17.9±3.2)d,術中出血量(210.5±25.5)mL少于對照組(267.5±20.5)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501,P=0.007;t=3.747,P=0.000;t=10.116,P=0.000;t=10.880,P=0.000)。
2.2? 術后并發癥
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2.6%,僅1例切口感染;對照組發生率為15.4%,切口感染2例、壓瘡1例、尿潴留1例、低血糖事件1例、糖尿病腎病1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24,P=0.048)。
2.3? 血糖控制效果
研究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值分別為(6.2±0.3)mmol/L、(8.2±0.5)mmol/L均小于對照組(7.3±0.5)mmol/L、(9.1±0.6)m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781,P=0.000;t=7.196,P=0.000)。
3? 討論
據悉,我國現有1.1億民眾受困于糖尿病,患病率高達12%,作為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該病癥雖并不可怕,但常因并發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調查發現,我國20歲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達9.7%,約有25%~50%糖尿病患者一生中需經歷各種手術,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中約有10%~15%合并糖尿病,因手術常損傷患者機體,導致代謝失衡,進而誘發應激反應,導致血糖升高,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手術時常因血糖控制不佳增加感染幾率,影響組織修復,誘發急慢性并發癥,進而延長住院時間,增加醫療費用[4]。圍術期臨床護理堅持患者主體地位,尊重其個體差異,實時動態監測患者病情及血糖指標,運用多種護理措施幫助病患改善身體質量,進而有效控制血糖,以增強患者抵抗能力、降低手術復雜性及風險性,獲取最佳治療效果。實踐證實,研究組手術時間、自主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餐后2 h血糖值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即婦產科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圍術期實施臨床護理,從思想觀念和醫療行為兩方面為其提供幫助,指導患者科學就診的同時平衡身心需求,進而營造良好生理及心理狀態,降低手術風險,促進康復。王少荻[5]于研究中指出綜合、有效、對癥護理可提高手術成功率及護理滿意度,改善預后。臨床護理全面統籌患者就診各環節醫療操作,微笑接診可消除患者恐懼感,幫助其快速融入新角色,通過疾病檢查綜合評估患者病情,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可幫助病患正視疾病,消除抵觸情緒,術前準備及營養干預可增強抵抗能力及身體耐受性,術后看護可防治并發癥,加速康復,降低病死率,利于減輕醫患負擔。王金芳[6]與該研究結論相符,證實該研究的科學性及可行性,同時加入滿意度調查,說明臨床護理優于常規護理,利于患者病情好轉。
綜上所述,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圍術期實施臨床護理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曉芬. 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圍術期的臨床護理[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6, 3(17):127.
[2]? 李向榮. 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合并糖尿病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8):137-138.
[3]? 唐敏, 呂紅彬. 周細胞凋亡與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研究進展[J]. 西南醫科大學學報, 2016, 39(6):592-595.
[4]? 楊姍姍, 楊曉玲, 楊秀娟,等. 網絡工具在糖尿病管理中的研究進展[J]. 重慶醫學, 2016, 45(27):3872-3875.
[5]? 王少荻. 探析婦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圍手術期護理對策[J]. 中國保健營養, 2017, 27(17):210-211.
[6]? 王金芳. 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圍術期的臨床護理[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20(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