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慶市糧食局以組建糧食集團為新契機,以綠色發展、有序發展、循環發展為方針,以突出主業、做強產業、帶動行業為戰略,以“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為抓手,以“糧食貿易、政策儲備、精深加工、倉儲物流、安心食品”五大板塊為載體,逐步夯實集團發展基礎,拓展產業發展空間,不斷激發集團創新驅動力、核心競爭力和蓬勃生命力。
充分依托大慶市資源、地緣、產業基礎等優勢,主動深化產需對接,重點圍繞寧夏伊品、國投生物等糧食精深加工和飼料生產企業配套服務,發展糧食收儲貿易,今年全年計劃貿易量150萬噸。在國有糧食企業為農戶開展“五代”服務的基礎上,發展規模訂單農業,試點探索發展“糧食銀行”,促進農戶由一季集中售糧變為常年均衡適時適價售糧、增加收入。
嚴格執行和用好國家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變機遇為效益,充分利用大慶糧食集團臨儲玉米出庫后的空閑倉容,按照應收盡收的目標,力爭全部裝滿。擴大“龍粵兩省”對口合作成果,扎實做好廣東省儲備糧總公司10萬噸玉米異地儲備的輪換工作,并力爭與惠州等更多南方銷區在政策儲備收儲合作上實現新突破。
緊緊抓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機遇,充分發揮大慶糧食集團的載體作用和輻射功能,積極推進大慶松嫩非轉基因大豆高端分離蛋白項目的啟動實施,借助首農食品集團業內強大市場影響、銷售渠道和物流體系,不斷拓展多領域深度合作,引領大慶市優質水稻、高產玉米、雜糧雜豆走精深加工發展之路,更好服務提高農民種糧收入和地方經濟振興發展。
以糧食購銷企業為主體,發揮企業倉容優勢,依托鐵路沿線庫組建“收儲+物流”的糧食經營公司,建立以糧源生產基地為物流起點、以收儲企業為流轉中心、以站臺港口和銷區市場為終點的物流運營體系。在糧食等資源配置上以企業自有資源為主,最大限度發揮鐵路線運營功能,實現與物流的有效銜接,促進企業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升級。
今年,該局將順應家庭廚房勞動社會化、居民主食工業化新趨勢,結合軍糧供應、放心糧油、主食產業化“三位一體”黑龍江軍民融合軍糧區域配送中心項目實施,采取主食工廠化生產方式,加工生產大慶人自己的米面油等主食產品,把深入人心的大慶老商標打造成為慶糧集團的拳頭品牌。同時,規劃引進先進加工工藝和自動化生產線,生產無任何添加的豆漿、豆腐、芽菜等豆制品和豆腐干等休閑食品,切實使大慶糧食集團在市域、省域范圍內迅速實現品牌搶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