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崔書健
以海為媒,聚焦石獅貿易在海上之路“買賣全球”
4月21日,為期4天的第五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在石獅服裝城展覽藝術中心落下帷幕,與之同期舉辦的還有第二十二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以下簡稱“海博會”)暨2019石獅國際時裝周。三展聯動為行業帶來更新的體驗和更多的商機。
展會設置9大展區,展出主賓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家居日用消費品、旅游文化產品、特色食品及茶文化、智能高端裝備等上千種產品,充分展示“海絲”沿線國家及地區特色。
展會期間,配套舉辦了2019國際貿易方式創新交流大會暨石獅服裝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推介會、“海絲”國家旅游文化產業推介會、“中馬”食品專場商貿對接會、泉州優品商貿對接會、希臘專場對接會、韓國光州推介會等10多場專業活動,現場人流量突破6萬人次,境內外專業采購商團組近50個,實現展會再增新亮點、再上新水平的辦展目標。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臺灣紡織業拓展會副董事長翁茂鐘、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楊峻、中國服裝協會顧問蔣衡杰、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楊健等嘉賓出席了活動。
本屆“海絲”品博會展會規模達2.6萬平方米,設置700個標準展位,匯集伊朗、白俄羅斯、印度、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法國等48個“海絲”沿線國家及地區的共計340家參展企業,展示內容涵蓋主賓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紡織面料、服裝、家居日用消費品、旅游文化產品、特色食品及茶文化、智能高端裝備,規模、檔次、水平全面超越歷屆。
本屆“海絲”品博會首設主賓國機制,邀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馬來西亞作為主賓國參會。在馬來西亞展團中匯集了該國30余家優質企業,以443平方米的特裝展攜特色文化、旅游資源及文化產品精彩亮相。
此外,為多方位展現泉州本地的特色文化、旅游、海絲起點元素和海絲沿線國家的特色魅力,今年“海絲”品博會設置了泉州“海絲”精品展區、泉州商標品牌館、海絲泉州文旅展區、主賓國精品展區、“海絲”旅游文化展區、“海絲”國家及地區精品展區。
本屆海博會以“時尚石獅、魅力海絲”為主題,一改原來的B2C為主模式,開始初步向B2B轉型,從采購對接、產品發布、渠道維護、設計引領、同行交流5個關鍵點入手,緊抓石獅服裝城獲批國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及中國服裝輔料大會舉辦契機,力求全方位展現海峽兩岸紡織服裝行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機遇,打造具有閩派特色的最佳行業交流展示平臺。
海博會主展區共分為:進出口貿易展示區、流行趨勢展區、臺灣館、紡織新技術展示區、面料展區、輔料展區六大展區,參展企業121家,折合國際標準展位共200個。
為了使展會更接地氣,吸引更多人才與客商加盟石獅,今年海博會主辦方推出了包括2019石獅國際時裝周、第七屆石獅電商大會、第十屆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家活動日、2019中國服裝輔料大會、2019年閩港服裝設計師職業技能大賽、第八屆“石獅杯”全國高校畢業生服裝設計大賽等精彩的系列活動。


本屆石獅時裝周以“匠心設計,創新時代”為主題,推出17場時裝秀。此外,還特別設置了創新主題日、品牌電商日、福建童裝日、時尚買家日。以創新時代為引擎,推進“閩派服飾”轉型發展,打造休閑服裝產業閉環的時尚盛宴。今年參加時裝周的設計師除了金頂設計師劉勇、曾鳳飛之外,還有十佳設計師楊子,新銳設計師洪建聽、馬偉明等。
石獅是閩派服飾的重要策源地,也是福建省外貿的重要發源地。2018年,石獅實現生產總值836億元,同比增長9.1%,經濟綜合實力位居泉州第三,保持全國中小城市百強第16位。石獅外貿也高歌猛進,2018年產品出口全球六大洲168個國家和地區,自營出口159億元,同比增長21.1%。2019年1-2月,石獅外貿進出口總值34.51億元,同比增長32.35%,其中,出口33.24億元,同比增長37.41%。
新模式催生新貿易,新貿易推動新絲路。石獅外貿經濟的迅速發展,得益于去年以來國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落地石獅,為泉州與福建帶來了重大的政策利好和外溢效應。2018年9月底,石獅服裝城從全國38個申請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福建省唯一一個獲批的國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這種貿易形式大大簡化通關,實行增值稅免征不退,允許多主體收匯結匯,支持人民幣結算,大大放寬準入門檻,實現家門口就能做國際貿易。自去年11月15日試點啟動至今年3月底,石獅服裝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已出口2025單,貨值15.79億元,主要產品出口商品為服裝、鞋材、傘及零部件等貨物,出口國家和地區多達74個。
目前,石獅已與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日均吸引5萬多名海內外商賈,產品快速通達全球、商流暢達八方。國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政策的落地,以及中國石獅國際商貿城的揭牌成立,將逐步推動實現“買全國、賣全球、做外貿、到石獅”的目標,為泉州乃至福建外向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