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網”5月8日文章,原題:與龍共舞需要知道六個事實美國農場主正目睹史上最大規模的貿易戰。艾奧瓦州立大學經濟學家張文東(音)認為,當前貿易紛爭說明需要從經濟、文化和政治上了解中國。美國農場主應了解以下現實和趨勢。
一、中國在農作物種植方面不具比較優勢。美國擁有全球約15%的耕地和4%的人口。中國僅擁有全球7%至8%的耕地,人口卻占20%。無論從自然還是社會條件來說,中國種植業都受到限制。美國許多種植州都享受充沛降水,而中國大部分農產區依賴灌溉。美國田地質量也優于中國。
二、中國確實需要美國,但其貿易報復措施重創美國農業。貿易戰無疑令中國受損,但也讓美國特別是美國農業損失慘重,尤其是易找到替代來源的農產品。分析顯示,美中貿易戰僅在艾奧瓦州就對美國農業造成一二十億美元的損失:大豆、玉米、養豬和乙醇行業分別損失5.45億、3.33億、7.76億和1.05億(美元)。
三、對美貿易中斷促使中國找到新伙伴。中國需要全球市場,可美國并非唯一賣家。2006年美國對華出口的肉類產品超過所有競爭對手之和,但過去10年來美國喪失大量市場份額,2016年歐洲為中國提供的肉類已超美國。這些變化與“一帶一路”倡議改善中歐運輸有關。
四、中國是個正迅速變化的國家。例如,中國的高鐵通車里程超過所有其他國家之和,其中60%以上是過去5年建成的。
五、中國經濟和美中關系正處于緊要關頭。貿易戰反映出美中關系可能正惡化。皮尤民調顯示,美國受訪者對中國懷有好感的比例已下降。但同時,全球范圍約70%受訪者認為中國正在世界上發揮更大作用。
六、中國領導人高瞻遠矚。這是美國在考慮貿易談判時不能忽視的現實,北京不僅在考慮如何應對特朗普,還在思量如何為未來的美國總統立下先例。(作者薩拉·謝弗)
美國《圣安東尼奧新聞快報》5月8日文章,原題:得州高粱種植戶們緊張地緊盯特朗普對華貿易威脅對得州高粱種植戶來說,特朗普威脅對中國輸美產品進一步加征關稅,實在是壞消息。美國是全球高粱種植大國,其中得州種植面積幾乎占全美的1/3,而中國是其遙遙領先的最大市場。
美國農業部報告顯示,今年美國農場主計劃種植的高粱面積同比減少13%,其中得州減少16%。美國農場主們心知肚明,他們是貿易糾紛的炮灰。▲
(作者林恩·布雷佐斯基,丁雨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