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瑜
似乎每個班都有那么幾位問題學生,讓老師頭疼不已。初為教師,我的內心是喜悅的。孩子們稚嫩的臉龐和回答問題時高高舉起的小手都讓我對這份職業(yè)的喜愛更加堅定。可漸漸地,當最初的喜悅與熱情散去,班上層出不窮的問題,又讓我開始懷疑。該如何處理班里的問題學生?
閑時翻看《論語》,覺得頗有啟發(fā)。在我看來,《論語》不只是一部簡單的學術著作,更是一個千古名師工作生活的側寫??鬃右膊皇且粋€冷冰冰的歷史人物,《論語》中時常能看到他作為師者的智慧。
毋庸置疑,孔子的學生中,有不少問題學生——而孔子的偉大之處正在于他能將問題學生培養(yǎng)成君子??鬃訛閹?,面對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教學技巧。比如,面對愛鉆牛角尖的宰我,他是嚴格的;面對有些魯莽的子路,他會更注重引導;面對如“瑚璉”的子貢則更強調“行”的培養(yǎng)……又一次重讀《論語》,我得到了許多啟發(fā),并從中總結出處理問題學生之道:一為了解學生,因材施教;二為避其戾氣,因勢利導;三為抓住機會,適時懲戒;四為寬容以待,促其自省。
《論語》中,孔子這樣評價他的學生:“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币馑际钦f:高柴愚直,曾參遲鈍,顓孫師偏激,仲由魯莽。
不能說孔子的這四位學生都是問題學生,但可以肯定地說,他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問題。在《論語》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孔子對于學生的了解非常深入。他形容子路是“片言可以折獄”,即子路這個人是相對單純,甚至魯莽的,聽到一方的證詞就可以直接斷案。
孔子對學生的品行和習性更是了如指掌。如子貢,利口巧辭,善于雄辯。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保ā墩撜Z·憲問》)
子貢議論別人。孔子說:“端木賜啊,你很賢良嗎?要是我就沒有這種閑工夫去議論別人?!弊迂暤目诓艠O佳,但他有時說話不大注意,有招惹口舌是非之嫌。所以孔子才對他提出批評,希望他改進。
曾子的父親對他很嚴苛,甚至有“暴力傾向”,有時會將他揍得遍體鱗傷??鬃訉υ佑质窃趺凑f的呢?他說“小杖則待過,大杖則逃走”。他對于學生的要求并不是一言以概之,而是認真思考過每個學生不同的狀況,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教導。
在德潤園小學,我發(fā)現(xiàn)不僅班主任細心對待學生,學校還設立了心理咨詢室。對于不同情況的孩子,可以進行不同的心理咨詢,著重于對孩子個性的保護和培養(yǎng)。每個班都設置屬于自己的家委會,增強家?;ヂ?lián)。尤其是在節(jié)假日,還會開展家?;ヂ?lián)的班級活動。比如今年的元宵節(jié),我所在的三·二班就進行了有趣的元宵喜樂會活動。首先通過玩“飛花令”游戲,引導孩子們進行古詩詞學習。然后是猜燈謎,每個孩子都能拿到獎品,回答問題,還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內向的孩子在父母和老師的引導下也能勇于舉手發(fā)言。最后是美食品鑒會,有的帶了奶奶家的泡菜,有的帶了媽媽做的雪花酥。其實這不僅是一個簡單的交流活動,更可以看出學生的個性,看出他們對于外界的交流欲望。平時不愛發(fā)言的孩子,在此次活動之后就變得外向了些。遇到老師也不再是躲避的眼神,因為他們知道,老師也是愛笑愛鬧的。同時在與家長的溝通中,我們也可以更好地達到了解、溝通的效果。
我認為解決問題學生,首先要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在細微處發(fā)現(xiàn)學生的特質、個性,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無疑,當前社會充斥著浮躁之氣。就拿走紅的“抖音”APP來說,重復幾句歌詞,幾個動作,十幾秒鐘就可以很快抓住受眾的注意力。孩子們很容易受其影響。在課間,我時常能聽到各種“抖音”歌曲,在孩子們稚嫩的口中傳唱。他們甚至都不知道歌詞是什么意思,但卻被洗腦。
除了抖音,現(xiàn)在有些孩子還喜歡玩一個叫“第五人格”的游戲。它原是一個手機游戲,卻被孩子們“發(fā)動腦筋”改成了一個你追我趕、撞來撞去的實體危險游戲。老師常規(guī)的勸導并不能起作用,只有在他們摔傷了、哭哭啼啼跑來告狀時,才能勉強聽進去一兩句。
除此之外,在我們的教學生活中,甚至能見到打群架、偷竊等現(xiàn)象。有的孩子受電視劇的影響,從小就有一個“江湖大哥”夢;有的孩子被父母影響,自暴自棄認為讀書無用;還有的干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從不交作業(yè),還每天遲到早退。
那么,孔子有這樣的學生嗎?答案是,有的。
子路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焉?”對曰:“好長劍?!笨鬃釉唬骸拔岱谴酥畣栆?。徒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可及乎?”子路曰:“學有益乎?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學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益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保ā犊鬃蛹艺Z》)
子路這個問題學生一開始問題大著呢!孔子初見他時,他就是一喜歡動粗的“古惑仔”,和孔子的對話充滿了火藥味。對于這樣的學生,孔子能怎么樣?因勢利導!孔子發(fā)現(xiàn)他崇尚武力,就將學習巧妙地比喻為南山之竹,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引導他愛上學習。
我們并非圣人,但又何妨效法古人!比如在和學生溝通的時候實在不應該采取過于簡單粗暴的辦法。在看完這個故事后,我深受啟發(fā),班上其實也有不寫作文的“潛能生”。但我之前的處理手段,都只是在課間叫來補上,小懲大戒一番,無法根治。
那天下了課,我叫來了孩子,輕言細語地問他:“你平時都愛干啥呀?”
“畫畫……”他小聲極了,也知道自己不寫作文有些心虛。
“除了畫畫呢?”我盡量和藹地與他說。
“散步?!彼÷暳?。
“你看,寫作文是不是和畫畫很像呀……”我潤了潤嗓子,“寫作就是在描述你心中眼中的東西,比如我們昨天的作業(yè),是要你寫植物對不對?就是叫你動筆去描述植物,畫畫的第一筆和寫作文的第一句是不是特別像呢?”
他沒有說話,只是點了點頭。
我摸了摸他的小手:“你先回去吧,老師期待明天看到你的作品好不好?”
“好?!彼p輕走出辦公室。
第二天我拿到的作業(yè)雖然字跡有些歪歪扭扭,但終究是交了上來。細細讀來,其實文章也是極有意思的。在這樣的鼓勵下,其實不止孩子的信心增強了,我們的教育也省力了許多。
許多人或許都會疑惑,孔子會罵人嗎?其實是罵的??鬃恿R人甚至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厲害。你看——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論語·雍也》)
宰我這個學生,在《論語》中時常展現(xiàn)他頑劣的一面。而孔子作為一個老師,懲戒、處罰也是很及時的。在宰我大白天睡覺的時候,孔子居然罵出了“爛泥扶不上墻”這樣的千古名句。孔子是有大愛的老師,但此愛不是溺愛是嚴愛,他對學生的要求是嚴格的,而不是一味地放縱和賞識??涿兰~斯曾經在他的《大教學論》中專章論述過紀律問題,他說:“我們可以從一個無可爭辯的命題開始,就是犯了過錯的人應該受到懲罰。他們之所以應受懲罰,不是由于他們犯了過錯(因為做了的事情不能變成沒有做),而是要使他們日后不再犯?!?/p>
新加坡的學校(尤其是中學)都有懲戒制度,教室里放著一把戒尺,對于嚴重違紀的男生還可能被打屁股。我們的教育,不應該一味的賞識賞識再賞識,許多時候單純的賞識解決不了問題。他們或許應該從小就培養(yǎng)規(guī)則意識,明白犯錯就要被懲戒的道理。這樣到了社會上,才能避免更多的犯錯甚至犯法。
當然,所謂懲罰也不是一棒子打死,而應該注意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鬃咏逃赖膫ゴ笾庍€在于他非常注重對批評對象的心靈維護。
子曰:“由之瑟奚為于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論語·先進》)
愛亂彈琴的子路,居然一大早跑到孔子的家門口去彈“殺伐之聲”。大概孔子的老婆孩子都受到了驚嚇??鬃赢斎徊桓吲d了,他倡導的樂可是盡美更盡善的。所以他就帶著批評與質問的語氣說:“子路怎么跑到我的家門口亂彈琴?”同學們聽了孔子這話,就對子路不尊重了——你不是老師的大弟子嗎?你不是會武功嗎?老師都說你沒文化、亂彈琴??鬃勇牭竭@些議論,反思自己,覺得話說重了,所以又說了一句這樣的話:“子路的學問已經入門了,只是還不是很深入?!边@算是扶了子路一把!
教育不是萬能的,靜待花開是常態(tài)。作為教育者,更多的是需要寬容以待你的學生。問題學生肯定存在問題,但我們要相信,花終究會綻放,只是“他”可能是這樣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因此,對于問題學生來說,在努力教育的同時,我們也要給孩子留下時間和空間,讓他反省。要知道,儒家教育是非常注重“內省”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自我反省才是真的教育!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論語·顏淵》
子貢問如何對待朋友。孔子給的答案是:盡心盡力地勸告,好好地引導,不聽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這是一種寬容。要知道,不只是對朋友,其實對你的學生和家長也是一樣的。不論何時,都不應該用偏執(zhí)的方式將孩子或家長變成我們希望的樣子。要知道,在他們的人生里,我們只是一道風景。我們能陪伴他們的日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蛟S我們能改變他們,或許他們能自己改變自己。
你看孔子如何對待令他頭痛的問題學生。
宰我除了愛上課睡大覺,其實還喜歡抬杠,有時讓孔子下不了臺。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鉆燧改火,期可已矣?!弊釉唬骸笆撤虻荆路蝈\,于女安乎?”曰:“安?!薄芭玻t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論語·陽貨》)
在這里,宰我和孔子爭論的是三年守孝這樣的禮是不是太久了、要不要改一改。這對于終身倡導禮樂的孔子來說,簡直是離經叛道??鬃右呀浫虩o可忍了,但又能怎么樣呢?他說的是:“你要是覺得心安,你就這樣子做吧?!北A舾髯缘囊庖?,留待時間去改變。這就是寬容。唯有寬容,才能更好地引起反思。
《論語》這部經典中關于教書育人的道理實在太多了,文中所列不過冰山一角。教育好問題學生,亦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除了學習前人經驗,我們還需要結合自身實際,不斷總結提升,才能找到解決不同問題學生的最佳方式。
(作者單位: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