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改娥
摘 要 電視節目面臨電視市場的強烈競爭局勢,要想在這樣的競爭形式中實現自身的發展和前進,必須要進一步優化節目制作和創新理念,融入更多的時代因素和文化審美情趣。文章分析了電視文藝節目觀眾對于節目要求的變化,分析電視文藝節目制作的誤區,并探究新時期創新電視文藝節目制作的有效方法,為推動電視文藝節目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 電視文藝節目;制作;創新;文化價值;審美情趣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33-0093-02
隨著電視、各類移動終端的普及,電視節目成為傳媒營銷的一種手段,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傳媒文化。現階段的電視節目類型多樣、題材豐富,電視文藝類節目是其中的一種類型,相對于一些綜藝類節目、電視劇和電影節目等來說,文藝節目目前面臨的市場形勢并不樂觀,甚至存在逐漸的地位下降趨勢,需要引起重點思考和研究。
1 電視文藝節目觀眾對于節目要求的變化
1.1 觀眾對節目文化價值要求提升
現階段,人們的受教育水平顯著提升,社會整體文化水平大大提升,這讓新時期的觀眾對于文化的鑒賞和品位能力不斷提升,他們在觀看電視文藝節目中,不僅僅是希望能夠獲得精神的愉悅,更需要一種具有文化內涵的節目內容,實現對于他們自身知識水平和精神世界的提升,這就是現階段多種對于電視節目的文化價值要求提升的主要原因。觀眾提升了電視節目的文化價值要求,就意味著一些沒有實質性的文化內涵的節目是不可能長久發展的,必將在競爭中逐漸消亡。
1.2 觀眾對于節目的審美層次提升
在現階段的電視節目收看中,觀眾更傾向于觀看能夠帶給他們獨特審美需求的節目,無論是顏值控還是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觀眾都希望在電視節目中看到美的東西,可以是美的人和物,也可以美的情感和故事,這些是人的內心最真誠的東西,能夠帶給觀眾以心靈的慰藉,能夠讓觀眾接受美的熏陶,提升觀眾的審美情趣和內心情感體驗。
1.3 觀眾對于節目創新要求提升
在電視文藝節目中,越來越多的文藝類節目在安排組織形式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有的甚至直接是對于其他節目的改編和照搬照抄,這種情況往往會使觀眾產生一種不接受、不買賬的情緒。現階段,創新作為一個社會性的話題,在電視文藝節目的觀看中也有很多的體現。現階段的觀眾對于電視文藝節目的創新性要求越來越高,要想吸引觀眾能夠長期保持對于節目的興趣度,必須要從文藝節目的形式、內容、載體等方面進行研究,積極探索電視文藝節目的創新發展形式和方法,避免千篇一律造成觀眾審美疲勞。
2 電視文藝節目制作的誤區
2.1 過分的從眾心理誤區
一些電視文藝節目在制作發展中,往往忽視了文藝節目真正的價值,過分迎合觀眾的需要,效仿一些其他類型節目的制作理念和方法,這種情況下,電視文藝節目就會失去自身的獨有魅力,變得隨大流起來,這樣會導致觀眾的審美疲勞,不能獲得長久發展。并且不能對大眾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反而給社會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
2.2 過于強調新奇性,缺乏實質內涵
現階段,一些電視文藝節目在制作中,過分強調了電視的新奇性,選擇制作一些對觀眾觀感有一定刺激的節目,例如開展各種雜技表演,制作街頭藝術表演節目等,或者是效仿其他野外求生的節目,這種電視節目在一開始往往能夠獲得一定的關注度,但是節目也會越來越缺乏實質性的內涵,沒有體現出當代的社會價值觀,有些節目甚至只是為了搞笑,長久下去,觀眾感覺無聊,也沒有辦法獲得長遠發展。
一些少兒類的文藝節目在制作中只想著逗孩子開心,節目缺乏教育性意義,甚至還想孩子傳遞了一些不良的信號,養成孩子不良的習慣和人格,這些節目很快能夠觀眾識別,最終走向滅亡。
2.3 忽視節目的生命周期,造成節目后期發展困難
在一些電視文藝節目的開始階段,往往能夠吸引觀眾眼球,獲得觀眾的喜愛,但是在節目的發展后期,節目質量越來越低,節目的內容和形式也都和前期沒有太多的區別,這主要是因為在節目設計的前期就沒有做好有效的節目生命周期規劃,節目將精彩的內容和表現方式都用在了前期的節目制作中,導致后期缺乏思想創新和形式內容的創新,導致后期節目空洞無物,讓觀眾忍不住想要放棄繼續支持和觀看。這種情況在很多電視文藝節目中都有體現,觀眾們往往會感嘆節目第一季比較好看,后面就比較“垃圾”了,這就是目前很多電視文藝節目出現虎頭蛇尾的原因。這樣的節目難以實現長久發展。
3 新時期創新電視文藝節目制作的有效方法
3.1 注重節目文化價值和審美內涵
新時期,電視文藝節目要實現有效發展,必須要堅持節目本身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內涵,注重節目的實質意義,要確保節目是積極向上的、傳播正能量的,能夠帶給觀眾一定的文化體驗和審美感受,能夠讓觀眾通過節目的觀看,提升思想認知和道德品質,達到節目對于群眾的教化效果。只有真正有內涵的電視節目才能長久發展,獲得觀眾的支持,成為融入觀眾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電視文藝節目要繼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唱響主旋律、打好民生戰;繼續保持創新創優品牌宣傳的強勁力量;繼續堅持媒體融合,促進合并拉動;持續加強宣傳管理,保證監管評議雙管齊下,爭取創作出更加優秀的節目,創造出更加亮眼的成績。節目制作要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堅持立破并舉,突出工作重點,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媒體系統需要具備更強烈的政治意識,把講政治作為媒體管理的首要任務,作為評判廣播電視作品質量的重要標準。同時,要堅持網上網下導向管理,堅持內容為王,努力打造優質網絡視聽作品。
3.2 強化節目創新,提升節目價值
電視文藝節目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滿足不同層次觀眾的電視觀眾的不同需求,對節目內容以及節目的形式進行不斷的改進與創新,提高節目的文化水平。還要不斷完善創新機制,積極探索創新的節目制作和發展形式,繼續探索與完善科學制作手段。相關文藝節目電視臺要深入基層采風,推一項重要文化史料,為節目創作和欄目創新提供智力支撐和靈感來源;深入發掘、集思廣益,突出節目的創新。近年來,傳統文化在文藝類節目中大放異彩,例如,《中國古詩詞大會》節目播出后,深受觀眾喜愛,節目通過創新的競賽形式,激發了觀眾的觀看熱情,能夠讓觀眾在節目收看的同時關注傳統文化知識,提升自身的古文化語言積累。電視臺要積極采集更多的文化元素,收集各地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融入到節目創作創新當中,發掘和編創出群眾喜聞樂見,兼具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精品力作;通過走基層形式加大開門辦節目力度,捕捉文化特色和文化脈象,使春晚南北方色彩兼顧,達到“東西南北中,全民大聯歡”,通過調研當地優秀的傳統文化,制作一手音視頻、圖文和實物資料,并編目整理、歸檔建立資料庫。
電視文藝是早期電視節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從1958年起就有了國慶焰火晚會的轉播,從1960年開始就有了綜合性的文藝晚會春節文藝晚會的出現,盡管早期電視文藝節目更多的是對詩歌朗誦、舞蹈、相聲、曲藝、雜技、映月等藝術樣式的直播或轉播,沒有進行成功的“電視化”,但是它對電視文藝節目形式的嘗試和探索還是為我們的電視文藝發展邁出了可貴的一步,對此,可以研究電視文藝節目的這種創新路徑,不斷推動電視節目的有效創新目標實現。
3.3 注重節目前期規劃,延長生命周期
在進行電視文藝節目的制作中,節目組要立足整體節目規劃,要注重整體節目收視效益,因此在節目的錄制中要實現不同時期節目的設計創新點,保持每一期節目都具有一定的新鮮度,能夠吸引觀眾繼續支持,防止出現中涂棄劇的現象。在電視節目的制作前期,要充分搜集素材,尋找創新點,保證不同節目錄制時期都有內容、有思想、有深度,體現節目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運用。在完成一個完整周期的節目錄制后,如果沒有好的思想和主意,可以暫時放棄第二期節目錄制,延長節目播放周期,但是必須要保證節目質量。
4 結論
電視文藝節目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堅持自身的獨特藝術文化魅力,積極嘗試在節目制作中進行創新,注重節目的文化機制和審美作用,積極完善節目制作,切實為促進電視節目提質增效助力。相關電視文藝節目傳媒公司要圍繞傳媒、產業、技術發展熱點深入研討,貢獻好思路、好建議、好技術、好方案,為廣電傳媒融合創新發展“添足馬力”。
參考文獻:
[1]趙蕾.電視文藝功能與價值的異同——兼談電視文藝功能的兩個層面[J].藝術評鑒,2018(22):168-169.
[2]馬麗穎.冬奧會影響下的電視文藝節目創新——以《跨界冰雪王》為例[J].傳播力研究,2017,1(10):90.
[3]褚夢宇.探究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實踐教學模式——評《廣播電視編導教程》[J].新聞愛好者,2017(8):98.
[4]戈晨.把握導向 優化結構 創新監管 促進廣播電視文藝健康繁榮[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5(10):92-96.
[5]楊偉光.堅持走民族化的道路 進一步繁榮電視文藝——在“星光獎”頒獎十周年研討會上的講話[J].中國電視,1997(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