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協
近年來,貴州省計生協依托“家庭服務中心”為平臺,開展一系列有效的利民服務措施,使計生群眾在家門口便能享受到生育關懷、健康體檢、子女教育、政策咨詢等相關服務,極大地推進了社會和諧融洽,使計生協在服務家庭、助力計生家庭脫貧致富方面的工作有了極大的提升。
報修電話直通到家,家電維修送上門
近年來,隨著貴州省計生協家庭服務中心建設的不斷推進,生活中給老百姓帶來麻煩的水電維修問題正逐漸被一支支維修小分隊化解。
黔西縣大興社區家庭服務中心的墻上貼著一張志愿者服務公示表,其中一欄標著水電維修能手劉師傅的電話、服務范圍和上門服務的時間。中心的儲藏室里,整齊擺放著各種維修工具。“平時家電壞了,一個電話就能搞定。”該中心的負責人表示,成立這個維修服務小組,就是考慮到社區居民平常水電維修的實際問題,采取定期上門服務的措施,讓居民足不出戶就能解決。
建立健康小屋,居民健康生活全知道
受氣候原因,為了保存食物,高鹽分的“吃咸看淡”是貴州人、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的生活習慣。但從現代醫學的角度,這一方式存在不小的健康隱患。家庭服務中心的健康小屋建立后,中心為群眾配備了相應的人體健康測量儀器,儀器一改過去單一的測量指標,會根據個體差異,針對性地提出建議,如少鹽、少油、多運動等。
據悉,健康小屋目前已實現數字連接,通過互聯網技術與基層衛生機構和醫院的相應科室相連接,村民不用跑出村,便可享受到上級醫院的各種醫療資源。
四級調解,鄰里矛盾全化解
黔東南州黃平縣舊州鎮寨碧村的黃永強、黃永貴是一對親兄弟,但卻因分田地,鬧了十幾年。
寨碧村家庭服務中心成立后,工作人員多次幫兄弟倆仔細分析矛盾的原因,經過耐心調解,他們十幾年的矛盾終于化解了。“組上調解、片區調解、調解委員會調解和村支兩委調解的四級調解制度,讓我們村達到了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寨碧村計生協會長王清華自豪地說,現在村里的村民矛盾能夠及時化解,鄰里關系和諧融洽了許多。
專業服務,紅白支出全降低
農村紅白喜事,一場宴請下來花上幾萬元并不稀奇,水漲船高的禮金也讓本就收入不高的農村居民苦不堪言。為此,家庭服務中心及時成立紅白喜事服務小組,通過和政府相關部門的配合,在村民中倡導節儉辦酒,樹立文明節約。
凱里市三棵樹鎮的楊永忠算了一筆賬:2017年年底,他通過家庭服務中心的紅白喜事服務小組給孫女辦了一場百日宴,按照一桌100多元的標準,僅花了3000元不到。“要是放在過去,一桌沒有三四百元下不來,幾十桌咋個也得一萬多,僅這一項就節約了七八千元。以前關鍵是很多菜根本吃不完,浪費嚴重。”提起紅白喜事服務小組設定的宴請標準,楊永忠打心眼里表示認可。
凱里市的平寨村、黃平縣寨碧村等社區服務中心內均統一配置有不銹鋼餐具和消毒碗柜,中心的墻壁上還貼有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有效避免食源性中毒和傳染病的發生。
截至2018年4月底,貴州省已建設完成投入使用的家庭服務中心有2427個,累計為群眾服務450萬人次。按照計劃,到2020年,貴州省力爭使家庭服務中心實現各地區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