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
摘 要:擁有自由的天空,為何不能展翅高飛?這不能不使教師對作文教學進行反思:是否為了達到“自由表達”,就要把“統一指導”徹底地拋棄呢?其實不然,不但不能拋棄“統一指導”,而且要把“自由表達”“統一指導”和“適當模仿”有機地結合起來,全面提高作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自由;天空;展翅;高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更新作文教學觀念,打破種種禁錮,還學生以題材選擇、思想表達、語言運用等諸多方面的自由,讓學生說真話,抒真情。但是,我在實踐中發現,教師如果不指導而讓學生自由地寫,實際上反而增加了取材、構思的難度,學生往往茫然不知所措。
那么,擁有自由的天空,為何不能展翅高飛?這不能不使我們對作文教學進行反思:是否為了達到“自由表達”,就要把“統一指導”徹底地拋棄呢?其實不然,不但不能拋棄“統一指導”,而且要把“自由表達”“統一指導”和“適當模仿”有機地結合起來,全面提高作文教學效率。
一、把握“自由表達”
“文無定法”,但畢竟“文章有法”,古人云:“先規矩而后巧”。文章從入格到出格,從有法到無法,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這是一條從古至今被寫作實踐所證明的正確道路,也是一條學習作文的重要規律。
前不久,我在班中進行了一次提供材料的作文訓練。材料如下:
時間:2100年
地點:宇宙醫院
人物:我(一名宇宙醫生)
事件:地球病了,我為地球看病
表達思想感情:愛護地球
要求:請根據提供的“四要素”及“表達的思想感情”,展開你的想象,編一個科幻故事。題目自擬。
課堂上,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表達,把這個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編得既生動又具體。學生開始動筆寫作了,我巡視時發現優等生能擬出一個合適的題目,部分中等生以及學困生有的題目擬得不恰當或沒有擬題目。這時,我意識到,即使擬題這么一個小環節,如果教師不加以指導,大部分學生還是沒有形成這種能力。于是,我及時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命題:
(1)以中心命題:《愛護地球》。
(2)以事件命題:a.從地球方面命題《地球病了》,b.從“我”方面命題《我給地球看病》。
(3)以地點命題:《在宇宙醫院里》。
(4)以時間命題:《2100年的一天》。
由此可見,那種沖著“自由表達”,在作文教學中片面強調砸碎限制,沖破常規,拋棄規矩,直奔“自由”而去的做法,有悖于作文教學規律。這就是學生習作時擁有“自由”,卻不能縱橫馳騁的根本原因。
二、做好“統一指導”
有人認為在作文教學上,如果教師統一指導,學生的習作鮮有個性。
實際上,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開展各種活動,或者創設生活情境,就同一內容讓學生動口說,動筆寫,在這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討論寫作方法和語言運用,這種在提供同一寫作素材基礎上的統一指導,指明了構思的方向,激活了語庫,啟示了寫法,使學生少走了彎路,提高了效率。
這學期,學校舉行了一次禁毒演講比賽。比賽結束,我布置學生把這次演講比賽以“記一次活動”為題寫一篇作文。由于時間倉促,來不及指導,只交代寫作任務就讓學生自由去寫。習作收上來后,我發現存在的問題還真不少。有的同學對本次活動的“四要素”交代不全,有的同學對活動過程的敘述缺乏條理,有的同學內容安排主次不當。更甚者,是把演講內容中毒品的危害和有關禁毒的知識大段大段地抄進了習作中,洋洋灑灑幾百字,隨心所欲,卻不符合記一次活動的基本要求。第二天,我針對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寫一次活動的作文知識作了統一指導。從第二次交上來的習作看,不但大多數同學修正了原來的不足之處,而且原來寫作基礎較差的同學也寫得很不錯。
毋庸諱言,在這樣的統一指導下,由于內容相同,學生習作往往存在雷同、個性不足的遺憾,但我們相信,一次次成功的寫作經歷和經驗的內化與外向遷移,同樣能讓學生“自能作文”,最終實現“自由表達”“個性表達”的目的。
三、允許“適當模仿”
有人向一位寫字教學成績斐然的老師取經。答曰:第一,描紅;第二,天天描紅;第三,天天認真描紅。在認真嚴格的描紅中,學生掌握了字的結構規律和書寫的基本方法。我們毫不懷疑,“適當模仿”也是學生在寫作中應當掌握的學習方法之一。
如學習了課文《記金華的雙龍洞》以后,我帶領學生游覽了家鄉的著名風景區——青云巖,然后,結合單元習作要求,布置學生寫一篇游記。學生模仿《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的寫作方法,按照游覽順序進行描寫,既清楚地交代了游覽的路線,又描寫了自己的在每個景點所見所聞所感。大部分學生的文章寫得條理清楚,有詳有略,抒發了對春天的贊美,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有了“適當模仿”,本次習作學生完成得比較輕松,而且效果不錯。
可見,拋棄“規矩”,越過起點和基礎,急功近利地追求“個性”,放手“創造”,與拔苗助長無異。
本人認為,在語文課程的新理念下,作文教學的策略應該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把 “自由表達”“統一指導”與“適當模仿”有機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盡快進入作文的王國,直至意到筆隨。到那時,學生一定能在自由的天空展翅高飛,盡享自由創作的快樂。
參考文獻:
[1]石潤麗.小學作文立意和材料訓練淺談[J].學習方法報,2011(8).
[2]張永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創新淺析[J].黑龍江科學,2017(5).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