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羅思義(JohnRoss)
在當前形勢下,冷靜、客觀地比較中美兩國的經濟形勢尤為重要。因為美國政府對其經濟形勢的吹噓是不準確的,而中國往往以一種平靜甚至溫和的方式展現其經濟形勢。這是非常嚴肅的問題,任何的夸大其詞都沒有什么好處。
對中美經濟運行的實際情況加以比較表明:以美國歷史標準衡量,當前美國經濟增長極其緩慢,而中國經濟增速是美國的兩倍,也比美國更具韌性,中國的宏觀調控方法比美國強得多。
要準確分析美國的經濟動態,有必要撥開美國政府所釋放的虛假消息見真章。美國政府多次聲稱“美國經濟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蓬勃發展”,但當美國人在聯合國大會上向代表們吹噓這一“政績”時,《華盛頓郵報》稱當時會場上的人“笑了”。這種懷疑是有道理的。事實證明,美國目前正經歷自二戰以來最緩慢的經濟增長。根據美國公布的數據,現政府執政期間的經濟增速峰值為2018年第二季度的4.2%。這明顯低于奧巴馬執政時期的5.1%,小布什執政時期的7.0%,克林頓執政時期的7.5%,尼克松執政時期的10.3%。
中國2018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速為6.4%,比美國現政府執政期經濟增速峰值高兩個百分點。這仍然低估了中國對美國的領先優勢。美國的經濟增長更具周期性。過去5年美國經濟平均增速為2.6%,而中國是6.8%,中國是美國的2.5倍。中國的最低增速是6.4%,幾乎是美國最低增速的5倍。
有必要指出,中美GDP計算方法截然不同。中國是按照同比增長計算GDP增長率,而美國是按照年化季率增長計算GDP增長率。即把同年一個季度的產出與上一個季度作比,然后把這一數據年化(大致乘以4),因此當年第一個季度的數據被低估,意味著接下來幾個季度的增長率將會被夸大。
上一季度美國3.2%的經濟增長是當前周期的一個峰值,不可能持續高于平均增長率。因此,2019年美國經濟增長很可能比上年有所下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速將降至2.3%,而中國為6.3%。由于2020年是美國大選年,IMF預測美國經濟增速將 降至1.9%,而中國經濟增速預計將超過6%。中國沒有經歷過大的周期性放緩,英國經濟學家歐樂鷹在其專著《解讀中國經濟指標》中總結了中國經濟更具彈性的原因。此外,中國還有第三種選項,國家發改委可以加快投資項目的流動。
面對經濟放緩的威脅,美國面臨的困境是:它拒絕國家干預經濟,而且已經出現了巨額預算赤字。因此,試圖限制經濟放緩的唯一武器是降低利率。由于經濟放緩將影響到2020年的總統大選,美聯儲的加息過程面臨指責和壓力。
美國經濟放緩的危險同時也解釋了美國在貿易談判中的激進態度,以及美國股市的下挫反應。預見到中國經濟將繼續以遠超美國的速度增長,而美國經濟將放緩,美國的新保守主義者希望通過關稅打擊中國經濟,而美國股市的反應說明,這種想法是有害的。▲
(作者是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前署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