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加拿大特約記者 蕭達 青木 陶短房 ●陳一 王偉
北京時間5月10日中午12時03分,在美國將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后,中國商務部隨即發表聲明,對美方此舉深表遺憾,宣布將“不得不采取必要反制措施”。與此同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9日已在華盛頓與美方開始了第十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劉鶴在抵達美國時罕見地接受了媒體采訪,他說:“我是帶著誠意而來,我想能夠在當前這種特殊的形勢下非常理性、非常坦誠地和美方交換意見。”不過,美方選在這個時間點執意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被世界輿論認為是企圖對中方進行極限施壓。對特朗普此舉,世界各國普遍感到擔憂。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勒梅爾警告說,提高關稅的做法對所有人都是一個負面決定,對美國、中國、歐洲乃至全球經濟增長都是如此,“世界經濟增長面臨的威脅沒有比這更大的了”。中國商務部10日在聲明中稱,第十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正在進行中,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通過合作和協商辦法解決存在的問題。
“特朗普的談判戰略是個錯誤”
北京時間10日12時01分,也就是美國華盛頓時間10日零時01分,美方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作為回應,中方在北京時間10日12時03分發表聲明,幾乎同步宣布不得不采取必要反制措施。美聯社稱,在中美兩國貿易談判代表開始在華盛頓舉行談判之際,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決定仍然生效了。這表明雙方圍繞著貿易等問題的斗爭進一步升級。
“在中美貿易談判懸而未決的情況下,特朗普提高了中國輸美產品關稅。”《紐約時報》稱,9日是中美在華盛頓舉行關鍵一輪貿易談判的第一天,但特朗普還是決定提高關稅。白宮說美中貿易談判10日將繼續舉行,但不清楚雙方能否消除過去一周來所產生的分歧。報道稱,特朗普新一輪的懸崖戰術使世界上最大兩個經濟體在貿易戰有望結束之際突然升級。這是特朗普迄今為止采取的最冒險的貿易行動。報道同時稱,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新的關稅,但只適用于那些在實施時間之后離開中國的產品,已經處于運輸途中的產品不受影響。這給雙方談判人員更多的時間,在這批商品到達美國前達成一項解決方案。
《紐約時報》稱,特朗普對華強硬立場震驚了美國企業界,他們原本期望看到貿易休戰,但現在不得不迎接更高的關稅。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負責政府關系的高級副主席法蘭奇9日稱:“我們明確認為,特朗普加征關稅的談判戰略是個錯誤的方向。”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特朗普此舉實際上打擊了美國產業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副會長帕克稱:“關稅加大了對美國工業、農民和消費者的重大傷害。它將降低美國公司的競爭力,降低他們全球供應鏈的效率,給整個美國經濟帶來負面后果。”蒙大拿州谷物種植者協會主席本杰明稱,“這太令人失望了。當特朗普試圖實現其貿易目標時,農民成了受傷者。”
在社交媒體上,美國網友也是一片指責聲。網友Patrick稱:“當特朗普高興從關稅上獲得更多錢時,美國公眾只會悲慘地發現他們將支付更多。特朗普加征關稅實際上是對美國消費者增稅。”網友Romeo稱:“美國豆農完蛋了。巴西會非常高興獲得中國的大豆進口配額。”
“我帶著誠意而來”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之后,中方還是決定來美國進行磋商。中方作出這個決定有怎樣的考慮?”在中國副總理劉鶴9日抵達華盛頓準備與美方開始談判前,媒體記者采訪他時這樣問道。劉鶴表示,加征關稅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對中國不利,對美國也不利,對世界也不利。對于美方有評論稱“如果貿易磋商無法達成協議,中國經濟將遭受比美國經濟更嚴重的打擊”,劉鶴強調,現在中國經濟和美國經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加征關稅)大家都會受傷。出路應該是有原則地解決現實問題,最終走向合作的唯一結果。
與美國國內對特朗普加征關稅的行動一片指責和哀嘆不同,中國國內輿論對貿易談判比較低調,但立場卻是一貫的、明確的,也是堅定的:中方愿意采取合作方式解決經貿分歧問題,但中國堅定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商務部發言人高峰9日表示,中方已經做好應對各種可能的準備,“有決心有能力捍衛我們自身的合法利益”。
“股市大漲顯示中國信心”,德國財經網稱,盡管特朗普10日開始對中國商品實施新的關稅,但是中國股市當天卻逆流而上。上證綜指上漲3.1%,深圳股指更大漲4.03%。報道稱,顯然,中國投資者對中美貿易爭端的態度更加冷靜,投資者能以更長遠的眼光看待中美爭端,特別是他們對中國政府維護本國利益的堅定態度有信心,對中國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抱有信心。此外,中國投資者仍然對貿易談判的良好結局存有希望。全球經濟發動機的股市在逆境中顯出的樂觀情緒,也感染當天的亞洲和歐洲股市。在中國股市大漲的帶動下,亞洲多數股市以上漲收盤,歐洲股市10日上午也大幅上漲,德國DAX指數到中午上漲1.2%左右。
升級貿易戰將“帶來災難”
在對中國商品實施新關稅幾小時后,特朗普10日一早連發十多條推特,吹噓自己的貿易措施給美國“帶來了財富”,同時繼續指責中國。他稱:“既然現在中國2500億美元商品已被加征25%的關稅,那么(談判)根本沒必要著急。這筆可觀的稅款將直接進到美國財政部。”
對于洋洋得意的特朗普,《華盛頓郵報》稱,特朗普低估了更高的關稅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的損害。報道稱,特朗普對關稅的理解完全錯了。事實上,是美國的進口商和消費者首當其沖地承擔了特朗普要求加征的關稅。此外,特朗普的加稅政策還將給美國汽車業等關鍵行業帶來更大痛苦。美國知名的雪地摩托制造商北極星公司首席執行官斯科特稱,特朗普升級貿易戰將給他們公司的業務“帶來災難”,該公司凈利潤的1/3將消失。報道還稱,北京可能采取的報復將使美國農民再次嘗到痛苦的滋味。這兩天,美國大豆、玉米等谷物期貨價格已經跌至42年來的最低點。與此同時,農場主們的破產率一直在飆升,在美國中西部6個州,農場主的破產率已經上升了近1/3。
英國《金融時報》稱,盡管特朗普聲稱其關稅政策促進了美國的經濟增長,但眾多行業高管都質疑這種說法。全美商業經濟協會最新的一項調查結果發現,3/4的美國受訪公司稱受到加征關稅的負面影響,一半公司則因此提高了銷售價格,只有1%的公司自稱關稅產生了積極影響。
“狂野與混亂”
“就在作出讓中美貿易爭端升級的宣示前,特朗普周日晚曾在推特上對一場賽馬會結果表態稱:‘不能因為肯塔基賽馬會的勝者使用了一些惡劣動作阻礙對手,就取消該勝者的成績;這一決定讓一場本來很精彩的比賽變得荒謬。”德國《南德意志報》在題為“狂野與混亂”的社評中寫道,這條推特透露了特朗普看待世界的方式,包括與中國的貿易爭端:在競爭中,陰謀詭計和手段卑鄙都是可以的,唯一重要的是最后誰能取勝。因此,在特朗普看來,讓貿易爭端升級是合乎邏輯的:如果北京屈服,那么特朗普就可以因所謂的天才勒索戰略而接受其臣子的慶祝;如果達不成協議,他對國內就能以強人面目示人。不過,這篇評論稱,短期來說,這是特朗普只贏不輸的戰略,但從中期來看,情況就不同了。美國通用汽車已經抱怨,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在短短一年里給其帶來了超過10億美元的額外成本。問題是,特朗普并沒有認識到錯誤而有所轉變,反而變得更加狂野和混亂。“對于世界經濟而言,這是頗具威脅性的前景”。
特朗普在談判期間采取加征關稅的手段,令多國感到擔憂。英國廣播公司(BBC)10日稱,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勒梅爾表示,提高關稅的做法對所有人都是一個負面決定,對美國、中國、歐洲乃至全球經濟都是如此。他稱,在世界經濟陷入低迷之際,不應實施這樣的負面手段。
德國《新奧斯納布呂克報》稱,自詡為談判高手的特朗普,如今實際上是在依賴敲詐勒索手段。盡管靠敲詐勒索,特朗普有時也會取得成功,比如在與加拿大、墨西哥進行自貿談判時就是如此。但是,中國可沒有那么容易被嚇倒。特朗普如今正在逆風而行。文章稱,這種做法很不負責任,對全球經濟是巨大的風險,世界金融市場之前的緊張反應就說明了這一點。同樣,目前歐洲依然面臨美國加征汽車進口關稅的風險。特朗普想要逼迫歐盟在貿易政策上讓步。但是,如果歐盟今后還想被人重視的話,就絕對不可以輕易妥協。▲
●本報駐美國、德國、加拿大特約記者 蕭達 青木 陶短房 ●陳一 王偉
北京時間5月10日中午12時03分,在美國將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后,中國商務部隨即發表聲明,對美方此舉深表遺憾,宣布將“不得不采取必要反制措施”。與此同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9日已在華盛頓與美方開始了第十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劉鶴在抵達美國時罕見地接受了媒體采訪,他說:“我是帶著誠意而來,我想能夠在當前這種特殊的形勢下非常理性、非常坦誠地和美方交換意見。”不過,美方選在這個時間點執意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被世界輿論認為是企圖對中方進行極限施壓。對特朗普此舉,世界各國普遍感到擔憂。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勒梅爾警告說,提高關稅的做法對所有人都是一個負面決定,對美國、中國、歐洲乃至全球經濟增長都是如此,“世界經濟增長面臨的威脅沒有比這更大的了”。中國商務部10日在聲明中稱,第十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正在進行中,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通過合作和協商辦法解決存在的問題。
“特朗普的談判戰略是個錯誤”
北京時間10日12時01分,也就是美國華盛頓時間10日零時01分,美方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作為回應,中方在北京時間10日12時03分發表聲明,幾乎同步宣布不得不采取必要反制措施。美聯社稱,在中美兩國貿易談判代表開始在華盛頓舉行談判之際,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決定仍然生效了。這表明雙方圍繞著貿易等問題的斗爭進一步升級。
“在中美貿易談判懸而未決的情況下,特朗普提高了中國輸美產品關稅。”《紐約時報》稱,9日是中美在華盛頓舉行關鍵一輪貿易談判的第一天,但特朗普還是決定提高關稅。白宮說美中貿易談判10日將繼續舉行,但不清楚雙方能否消除過去一周來所產生的分歧。報道稱,特朗普新一輪的懸崖戰術使世界上最大兩個經濟體在貿易戰有望結束之際突然升級。這是特朗普迄今為止采取的最冒險的貿易行動。報道同時稱,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新的關稅,但只適用于那些在實施時間之后離開中國的產品,已經處于運輸途中的產品不受影響。這給雙方談判人員更多的時間,在這批商品到達美國前達成一項解決方案。
《紐約時報》稱,特朗普對華強硬立場震驚了美國企業界,他們原本期望看到貿易休戰,但現在不得不迎接更高的關稅。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負責政府關系的高級副主席法蘭奇9日稱:“我們明確認為,特朗普加征關稅的談判戰略是個錯誤的方向。”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特朗普此舉實際上打擊了美國產業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副會長帕克稱:“關稅加大了對美國工業、農民和消費者的重大傷害。它將降低美國公司的競爭力,降低他們全球供應鏈的效率,給整個美國經濟帶來負面后果。”蒙大拿州谷物種植者協會主席本杰明稱,“這太令人失望了。當特朗普試圖實現其貿易目標時,農民成了受傷者。”
在社交媒體上,美國網友也是一片指責聲。網友Patrick稱:“當特朗普高興從關稅上獲得更多錢時,美國公眾只會悲慘地發現他們將支付更多。特朗普加征關稅實際上是對美國消費者增稅。”網友Romeo稱:“美國豆農完蛋了。巴西會非常高興獲得中國的大豆進口配額。”
“我帶著誠意而來”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之后,中方還是決定來美國進行磋商。中方作出這個決定有怎樣的考慮?”在中國副總理劉鶴9日抵達華盛頓準備與美方開始談判前,媒體記者采訪他時這樣問道。劉鶴表示,加征關稅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對中國不利,對美國也不利,對世界也不利。對于美方有評論稱“如果貿易磋商無法達成協議,中國經濟將遭受比美國經濟更嚴重的打擊”,劉鶴強調,現在中國經濟和美國經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加征關稅)大家都會受傷。出路應該是有原則地解決現實問題,最終走向合作的唯一結果。
與美國國內對特朗普加征關稅的行動一片指責和哀嘆不同,中國國內輿論對貿易談判比較低調,但立場卻是一貫的、明確的,也是堅定的:中方愿意采取合作方式解決經貿分歧問題,但中國堅定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商務部發言人高峰9日表示,中方已經做好應對各種可能的準備,“有決心有能力捍衛我們自身的合法利益”。
“股市大漲顯示中國信心”,德國財經網稱,盡管特朗普10日開始對中國商品實施新的關稅,但是中國股市當天卻逆流而上。上證綜指上漲3.1%,深圳股指更大漲4.03%。報道稱,顯然,中國投資者對中美貿易爭端的態度更加冷靜,投資者能以更長遠的眼光看待中美爭端,特別是他們對中國政府維護本國利益的堅定態度有信心,對中國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抱有信心。此外,中國投資者仍然對貿易談判的良好結局存有希望。全球經濟發動機的股市在逆境中顯出的樂觀情緒,也感染當天的亞洲和歐洲股市。在中國股市大漲的帶動下,亞洲多數股市以上漲收盤,歐洲股市10日上午也大幅上漲,德國DAX指數到中午上漲1.2%左右。
升級貿易戰將“帶來災難”
在對中國商品實施新關稅幾小時后,特朗普10日一早連發十多條推特,吹噓自己的貿易措施給美國“帶來了財富”,同時繼續指責中國。他稱:“既然現在中國2500億美元商品已被加征25%的關稅,那么(談判)根本沒必要著急。這筆可觀的稅款將直接進到美國財政部。”
對于洋洋得意的特朗普,《華盛頓郵報》稱,特朗普低估了更高的關稅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的損害。報道稱,特朗普對關稅的理解完全錯了。事實上,是美國的進口商和消費者首當其沖地承擔了特朗普要求加征的關稅。此外,特朗普的加稅政策還將給美國汽車業等關鍵行業帶來更大痛苦。美國知名的雪地摩托制造商北極星公司首席執行官斯科特稱,特朗普升級貿易戰將給他們公司的業務“帶來災難”,該公司凈利潤的1/3將消失。報道還稱,北京可能采取的報復將使美國農民再次嘗到痛苦的滋味。這兩天,美國大豆、玉米等谷物期貨價格已經跌至42年來的最低點。與此同時,農場主們的破產率一直在飆升,在美國中西部6個州,農場主的破產率已經上升了近1/3。
英國《金融時報》稱,盡管特朗普聲稱其關稅政策促進了美國的經濟增長,但眾多行業高管都質疑這種說法。全美商業經濟協會最新的一項調查結果發現,3/4的美國受訪公司稱受到加征關稅的負面影響,一半公司則因此提高了銷售價格,只有1%的公司自稱關稅產生了積極影響。
“狂野與混亂”
“就在作出讓中美貿易爭端升級的宣示前,特朗普周日晚曾在推特上對一場賽馬會結果表態稱:‘不能因為肯塔基賽馬會的勝者使用了一些惡劣動作阻礙對手,就取消該勝者的成績;這一決定讓一場本來很精彩的比賽變得荒謬。”德國《南德意志報》在題為“狂野與混亂”的社評中寫道,這條推特透露了特朗普看待世界的方式,包括與中國的貿易爭端:在競爭中,陰謀詭計和手段卑鄙都是可以的,唯一重要的是最后誰能取勝。因此,在特朗普看來,讓貿易爭端升級是合乎邏輯的:如果北京屈服,那么特朗普就可以因所謂的天才勒索戰略而接受其臣子的慶祝;如果達不成協議,他對國內就能以強人面目示人。不過,這篇評論稱,短期來說,這是特朗普只贏不輸的戰略,但從中期來看,情況就不同了。美國通用汽車已經抱怨,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在短短一年里給其帶來了超過10億美元的額外成本。問題是,特朗普并沒有認識到錯誤而有所轉變,反而變得更加狂野和混亂。“對于世界經濟而言,這是頗具威脅性的前景”。
特朗普在談判期間采取加征關稅的手段,令多國感到擔憂。英國廣播公司(BBC)10日稱,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勒梅爾表示,提高關稅的做法對所有人都是一個負面決定,對美國、中國、歐洲乃至全球經濟都是如此。他稱,在世界經濟陷入低迷之際,不應實施這樣的負面手段。
德國《新奧斯納布呂克報》稱,自詡為談判高手的特朗普,如今實際上是在依賴敲詐勒索手段。盡管靠敲詐勒索,特朗普有時也會取得成功,比如在與加拿大、墨西哥進行自貿談判時就是如此。但是,中國可沒有那么容易被嚇倒。特朗普如今正在逆風而行。文章稱,這種做法很不負責任,對全球經濟是巨大的風險,世界金融市場之前的緊張反應就說明了這一點。同樣,目前歐洲依然面臨美國加征汽車進口關稅的風險。特朗普想要逼迫歐盟在貿易政策上讓步。但是,如果歐盟今后還想被人重視的話,就絕對不可以輕易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