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錦菲
摘 要:保密教育是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研究大學生保密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針對當前地方高校大學生保密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對策,以期促進地方高校大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關鍵詞:地方高校;保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0-0004-02
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工作,專門成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并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明確國家安全戰略方針和總體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多次提到“國家安全”,報告指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必須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加強國家安全能力建設,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當前,高校面臨的保密形勢嚴峻。在2018年全民國防教育日這天,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播出了專題節目《危情諜影》,披露了多起在校學生被間諜拉攏從事間諜情報活動的案例。這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訓,引發教育工作者的反思,同時也給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保密教育工作一定的啟發。在信息交流網絡化的大環境下,確保國家安全和利益不受侵犯,是擺在高校保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首要的艱巨任務。本文對地方高校大學生保密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研究。
一、地方高校大學生保密教育現狀
從實際情況來看,地方高校大學生保密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績,但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部分大學生保密意識淡薄,保密知識缺乏
新入校的大學生絕大部分是“00后”,他們很多是獨生子女,從小被父母嬌生慣養,明辨是非的能力較差,對于嚴峻的國際形勢知之甚少。部分大學生認為自己接觸不到國家秘密,沒有秘密可以泄露,保守國家秘密與自己無關。一直以來他們的目標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學,而“應試教育”背景下的保密教育無從談起,因此他們的保密知識極度缺乏。大學生涉世未深,對于危險的辨識力弱,當間諜組織有心與其接觸時,常常不能及時產生警覺,一旦發生一次泄密,因為沒有好的對策,心理防線崩潰,往往只能任其擺布。
2.隊伍建設不佳,宣傳教育流于形式
地方高校保密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問題是:保密教育隊伍建設不佳,主要工作由兼職人員承擔,而兼職人員業務不精,加上日常工作繁忙,無心思考如何更好地做好保密宣傳教育工作。目前,雖說各類高校都有保密專項經費,但金額較少,也主要用于辦公保密設備的配備及補充,校外學習、交流的機會少,校內的保密培訓力度不夠,教師的保密意識也不強,這導致無法引導學生更好地提高保密意識,增強保密技能。
3.高校環境開放,互聯網易泄密
近年來,大學生外出旅游、交流學習的機會大大增加,不法分子利用各種名義哄騙、利誘一些青年學子從事間諜活動。使用便捷的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也成為泄密的主要途徑之一。個別大學生常因為好奇、炫耀等心理,通過微博、朋友圈等傳播一些軍事機密信息,易導致軍事秘密擴散,無形中成了不法分子的眼睛。
二、地方高校做好大學生保密教育工作的對策
保密教育工作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高校要進一步加強保密教育工作,構建牢不可破的保密防線,擔負起新形勢下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重大政治責任。
1.提高認識,完善制度,健全隊伍,做好保密教育
保密工作無小事,各高校均設置了保密委員會,但日常事務繁雜,對于學生保密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各級人員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深入學習并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地方高校要結合保密工作情況,建立健全保密教育制度,加大保密教育經費投入和培訓力度,確保保密經費專款專用。要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國防教育優質課評比,加強宣傳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保密意識。
2.注重網格化教育,完善培訓,抓好節點,做好保密教育
2017年全國共發展黨員198.2萬人,其中學生黨員69.9萬人,占總人數的35.27%。要做好大學生保密教育,高校就必須重視學生黨員這一先進集體,配合網格化管理做好保密宣傳教育,同時要將保密教育納入黨員教育培訓內容,使廣大學生黨員深刻領會入黨誓詞中“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的深刻內涵。除了通過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國防教育日進行保密宣傳教育之外,高校還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及各時段工作重點,將保密教育納入入學教育、畢業教育、國防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且要有課時量的體現。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培養學生保護個人隱私的意識,讓學生做到不輕易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嚴格遵守保密法規。學生外出交流學習時,高校要認真做好行前教育,之后要進行一段時間的關注;針對困難學生,高校要做好幫扶工作,做好就業指導工作,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針對畢業生,高校要加強保密教育,讓他們懂得維護單位合法利益,是個人必備的綜合素質。
3.筑牢陣地,堅定信念,弘揚地方文化,做好保密教育
高等院校是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主要陣地,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滲透保密教育,有助于全社會形成濃厚的愛國主義氛圍,有助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基礎。而地方文化在地方高校育人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地方高校要結合信息化條件下保密工作的新特點,將地方文化元素融入保密宣傳教育之中。要依據地方文化特色,以紅色文化精華為著眼點,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這有助于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4.堅持路線,擴大宣傳力度,線上線下,做好保密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批示“楓橋經驗”50周年之際,對創新群眾工作方法作出重要指示,即要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因此,高校保密教育要堅持走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充分認識到新形勢下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將有效的方法用于保密教育。除了傳統的展板、橫幅、宣傳手冊等之外,高校還要利用好學校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校園廣播、電視屏進行宣傳。如在教職工用餐期間播放相關案例,邀請專家進校開設保密教育講座,組織學習討論會、知識競賽、征文比賽、演講比賽、微電影創作、主題班會評選等,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保密教育和法治宣傳。相關工作人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注重收集泄密竊密方面的典型案例,及時通過相應的途徑分享,提高大學生的思想認識。
三、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保密教育是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高校要提高認識,完善制度,健全隊伍,要注重網格化教育,完善培訓,抓好節點,要筑牢陣地,堅定信念,弘揚地方文化,要堅持路線,擴大宣傳力度。要通過創新大學生保密教育的方式方法,推動全社會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切實提高大學生的保密意識,培養政治素質過硬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組織部.2017年中國共產黨黨內統計公報[N].中國組織人事報,2018-07-02.
[4]張凱,嚴雅芬.關于大學生保密工作生活化的若干思考[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5).
[5]易明芳,吳兆云.徽文化在地方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研究[J].銅陵學院學報,2018(01).
[6]習近平.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N].人民日報,2013-10-12.
[7]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