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WTO爭端解決機制在經濟全球化的潮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能夠公平公正的處理經濟摩擦和貿易爭端,是成員國信任和推崇的準司法機制。其中,上訴機構是公平處理國家間貿易爭端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所有國際爭端解決機制中最具特色和優點的制度。然而近日,普遍認為WTO爭端解決機制的上訴機構面臨癱瘓,中國和相關國家聯合提出WTO爭端解決機制之改革建議,以保障機制之有效運行,從而維護國家間經濟的貿易公平。
關鍵詞:WTO;爭端解決機制;上訴機構
中圖分類號:D99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1-0058-02
作者簡介:王笑笑,黑龍江大學,國際法研究生。
一、WTO爭端解決機制之上訴審議要點概述
WTO爭端當事方一方向解決機制正式通知將進行上訴,則爭端解決機制啟動上訴程序。上訴機構的審議范圍限于案件涉及的法律問題及法律解釋。上訴機構的秘書處由10名律師和4名其他成員組成[1]。上訴機構專家組由七名大法官組成。上訴方需先提交上訴通知書,此10日后方可向秘書處提交上訴狀。被上訴方需在通知上訴后25日內提交應訴狀。上訴庭應在上訴通知書送達后30-45日內進行口頭審理。上訴程序正常為自上訴通知到發布報告60天截止,遇有緊急情況,最長為90天。上訴機構的報告的通過期限為30天,采用反向一致原則。
二、上訴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上訴機構審查范圍問題
WTO爭端解決機制上訴機構只審查法律解釋和法律結論,這樣有利于減輕上訴機構的負擔,也有利于實現統一的法律解釋。WTO爭端解決機制設立上訴審程序的直接目的是糾正案件適用的法律錯誤,根本目的是給予當事方法律方面的二次救濟機會,對于案件的事實問題則被當成一種阻礙程序的障礙而被避開,本文認為,作為準司法性質的救濟程序,上訴審存在的實質應該是保障事實和法律方面的公平公正,僅僅審查法律問題而忽略事實問題是錯誤的。當然,作為解決國家間貿易爭端的機構,當注重效率,但只注重效率而忽略公平是不會被各個國家推崇的。其次,在上訴審程序的多年實踐中不難看出,上訴機構經常將客觀事實認為是事實問題,對客觀事實的主觀評估定性為法律問題,從而將其納入上訴審查范圍,例如歐共體荷爾蒙案[2],和美國海蝦/海龜案[3]。為此本文建議在改革方面,可以考慮將部分事實問題納入到上訴程序的審查范圍,以保證案件結果的客觀公正。
(二)上訴機構專家組成員人數不足
根據最新財經消息,美國一直否決WTO上訴機構法官的任命,比如否決毛里求斯籍斯旺森的連任,七位大法官中三位任期已滿,一名被否決連續任命,即只有三位法官在職,只能滿足上訴程序的最基本要求,由于缺少上訴機構成員離任相關規定,目前上訴機構成員人數不足,多數成員要求啟動法官人選甄選程序,美方卻百般阻撓,從而導致WTO上訴機構接近“癱瘓”。WTO上訴機構是現存爭端解決機制中最具特色和優點的制度,美國的阻撓必是蓄謀已久,為此中歐、中法等主動出擊,共同提出WTO改革方案以挽救WTO爭端解決機制。
三、WTO上訴機構改革意見
(一)適當擴大上訴機構的審查權
首先要劃分事實問題與法律問題的確定標準。如果上訴機構既審查法律問題也審查事實問題,無疑會增加案件的負擔,從而降低訴訟效率,導致WTO爭端解決機制不受推崇。但是在實踐過程中,為了案件結果的公平公正,上訴機構在對法律問題進行界定和判定時,需要結合相關事實予以認定,當對事實作出解釋時,上訴機構難免超過了上訴審查權,這就給相關國家落下了話柄。所以本文建議擴大上訴機構的審查權,但是不能審查案件涉及的全部事實,為避免加重上訴機構的負擔,可以對上訴機構事實審查權進行一定限制,比如只審查一些必要的,和法律問題不能脫離的事實等。
(二)在上訴機構法官人數不足方面的建議
目前,上訴機構由以下成員組成:來自印度的巴提亞、來自美國的格拉漢姆和來自中國的趙宏。”據悉,前兩位大法官的任期均將在2019年12月結束,而趙宏的任期將持續到2020年11月底。也就是說在2019年底,上訴機構可能只剩下一位大法官,即上訴機構面對停擺的危險。對此,本文支持中歐提案以及中歐印黑提案中關于上訴機構成員方面的改革提議,即在“離任上訴機構成員的過渡規則”方面,“建議WTO成員通過修訂《關于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的諒解》(DSU),為離任上訴機構成員制定過渡規則。DSU將規定,離任上訴機構成員應當完成在其任期內已舉行聽證會的未決上訴案件的審理。”[4]這樣,既可以防范日后大法官任期截止成員的不足問題,也可以合理的解釋離任上訴機構成員繼續處理未完結的案件問題。其次,中印歐黑四方提案在上訴機構成員的獨立性方面,“建議為上訴機構成員規定單一、更長的任期(6-8年)”。這樣可以減少缺少上訴機構成員帶來的風險。
除此之外,上訴機構還存在其他問題,比如,在上訴機構90天限制期方面,本文認為,在保證案件公平合理、保證高質量的同時,90天的期限不切實際。試想國家間的貿易爭端本就繁瑣,在涉及國家政策、法律等制度的不同,且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礙,且上訴機構成員人數不足,案件堆砌之多,90天的期限能夠體現效率,但很難保證質量。于是本文建議如遇到上訴機構認為90天內無法結案的爭端,可以與爭端方進行磋商,如磋商不成,可在一些環節上簡易處理以保證90天的期限。
最后,WTO爭端解決機制是所有國家最為推崇的機制,其中上訴機構也是最具有特色的制度,可以說為WTO爭端解決機制之靈魂,而且就中國的多年實踐看,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中涉及的案子較多,中國對其也是充滿信任和期待的,所以目前出現的問題必然引起重視,本文建議對于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改革,我們的態度首先要主動,不可被動,不可等到其他國家已經有了一定對策,我們再去附和,我們應首先考慮自己的利益,然后促使各國達成一致的意見。其次,我們一定要堅持,堅持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優點,對我們有利的方面,例如上訴機構的存在。再次,我們要一步一步的計劃,不能夠心急,縱觀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完善,可以說是百年的成果,我們就自己的利益,瞄準時機而進軍。
[ 參 考 文 獻 ]
[1]葛壯志.WTO爭端解決機制法律和實踐問題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3,3:132.
[2]歐共體荷爾蒙案上訴機構報告[R].WT/DS26/AB/R,第42頁.
[3]美國海蝦/海龜案上訴機構報告[R].WT/DS58/AB/R,第45頁.
[4]百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