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個人破產制度是新經濟、新交易模式發展下的產物,我國的個人破產制度尚未建立起來,但是英美等發達國家以及我國香港地區早就建立起了個人破產制度,本文旨在通過對英美國及中國香港地區的個人破產制度進行分析,剖析我國個人破產制度建立的可行性。
關鍵詞:個人破產;美國;香港;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D922.291.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1-0086-02
作者簡介:胡婷(1991-),女,漢族,四川眉山人,本科,任職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人民法院。
個人破產制度是指個人資產無法清償到期債務時,由法院經過特定程序宣布其破產并核銷其債務的法律制度。破產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與一國的歷史傳統、現實國情、整體制度環境等息息相關,是一個國家經濟信用與市場體制成熟度的標志。破產制度除我國現行破產法中的企業破產制度以外還應包括個人破產制度,但我國1986年破產法并未建立專門的個人破產制度,只對企業破產問題做出了規范。個人破產制度在我國尚未建立起來。
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公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一部分合伙企業合伙人、個人獨資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及可能因經營失敗、投資失敗等破產,這一類人群目前在我國市場經濟中占有極大的比例。另外年輕一族對奢侈品消費熱衷,超前消費,信用卡透支,銀行改制等多個因素綜合參與。貸款不規范,小額貸款公司以及一些非法貸款公司通過一些不正常途徑發放高利貸,大學生裸貸,套路貸等各種形式的不良貸款產生,引發了各類社會問題。消費者個人破產群體趨于年輕化,個人破產制度的建立已迫在眉睫。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報告關于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時提出要推動建立個人破產制度,暢通“執行不能”案件依法退出路徑。對于財務陷入困難的個人和家庭,能通過個人破產程序對債務進行一定的豁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個人及家庭正常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能激勵債務人積極再生產、再就業以保障對債權人未豁免債權的實現。
一、英美個人破產制度建立和運行現狀
個人破產制度發源于古羅馬,興起于中世紀英國。同時英國破產法也是源于個人破產制度。在英國個人破產制度建立以前,破產債務人與債權人矛盾非常尖銳。英國破產法最初建立的目的并非為了保護債務人的利益,而是為了避免債務人逃避債務而保護債權人利益的一項制度。為了緩解債權人債務人之間的矛盾,1861年的英國破產法建立起了新的免責機制。現今,英國個人破產中既有完全免除之責任,也有有條件免除之責任,還有絕對不免除之責任。責任是否免除以及如何免除僅僅是一個政策選擇,免責的目的是促進債務人誠信破產,進而實現將債權人和債務人從債的枷鎖中解脫以促進債務人重生之目的。
美國個人破產制度的建立與英國有不同之處,自1978年美國將個人破產納入破產法之中后個人破產法就成為了整個美國現代破產制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國個人破產又稱消費者破產,在破產法第7章、第13章中予以規范。2017年美國個人向法院提交的消費者破產申請共計742323份,其中約61%位資產清算,將豁免的資產以外的資產分配債權人,另外約38%根據13章提出破產申請,美國破產法第13章規定類似于我國破產重組,其不必要求破產人完全失去清償能力,在法院受理該類破產申請后,債務人只需根據法院的計算向債權人履行分期付款義務。從2017年統計數據來看,債務人能夠依據該條成功償還48%的債務。而根據2018年初的美國人口數據統計:2018年的美國人口總量約為:3.27億人。約為每440人就有一個向法院提出消費者破產申請。由此可見,美國個人破產人群已占據了很大的比例。
二、我國香港地區個人破產制度建立和運行現狀
我國香港地區目前已經建立起了個人破產制度,香港《破產條例》以英國《破產法》為藍本,與英國破產制度具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香港個人破產制度對破產人的要求也是非常嚴苛的,政府會將破產人的財產進行拍賣用于償還債務。另外會對破產人消費進行嚴格的限制,其中包括了不允許購買房屋、私車和豪華家具。對出境旅游、服裝、飲食支出也進行了限制。香港破產制度要經歷以下階段:債權/務人申請破產—法院作出破產令—破產期滿,法院解除破產令。在債務人向法院申請破產時,需提供資產負債情況說明書。在破產人破產期間,政府對破產人的收入及支出都進行了嚴格的控制,除保障破產人的基本生活以外,剩余的資金將用來清償債務。破產人需嚴格向政府申報各項收入來源。
三、我國個人破產制度建立的困境
(一)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完善,配套司法改革措施不夠完善。個人破產制度的建立,應有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作為支撐。避免部分債務人在經過個人破產程序之后,完全的尚失繼續生活的能力。尤其是一些因為疾病、意外引起的破產,要能保障這一部分人的基本生活。而在我國并未建立起這樣完善的醫療保障體制、失業保障體制等社會福利制度。另外在司法責任制改革的今天,員額法官面對案多人少的司法現狀,一旦個人破產制度建立,必將會有大量的個人破產案件涌入,造成過量的負擔。即使是已經建立起來的企業破產制度在運行過程中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如:破產受理案件少,破產清償率低、破產周期長等。我國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破產審判體系,尚未形成專業辦理破產案件的職業群體。
(二)個人征信體系建立不夠完善,金融體系尚不能適應個人破產制度的建立。近幾年來,商業銀行都加快了自身商業化進程,個大銀行信貸體系逐漸規范,包括部分銀行進行了改制。個人金融體系的建立,尤其是個人征信體系的建立近年來有了很大的發展。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建立起了個人征信體系網,且各級法院與公安部門、全國個大銀行以及房地產管理部門、車輛管理部門建立起了網絡查控系統。但是與一些發達國家比,我們仍然存在差距。但是鑒于一些商業銀行仍存在貸款發放審核不嚴、信用卡濫發等一系列問題,一旦個人破產制度實施,可能會對商業銀行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三)人們破產意識尚未建立起來,對破產制度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建立個人破產制度的外部環境還不成熟。這一點存在極大的歷史原因,破產法制并非植根于我國本土,而是晚清法律改革時西法東漸的產物,因此破產法在我國相對缺乏制度根基和歷史傳承。
盡管在后期,破產制度引入中國后,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發展,但是破產制度運用于司法實踐的時間短,破產制度理念并未形成整體的社會認同感,沒有得到普及。許多公民甚至企業家簡單地將破產理解為欠債不還或者將破產理解為逃避債務的方式,對破產制度存在抵觸和排斥情緒。在普及個人破產制度的同時,另外一方面又要避免個人破產制度的不合理利用,破產制度一旦被濫用就會背離個人破產制度的立法初衷和制度價值。
四、我國個人破產制度建立的前景和方向
破產理念建立是掣肘我國破產制度建立的一大重要原因,提高破產社會認知度,認識到破產只是信用交易的發展和經濟周期顯現的產物,是社會法制進步的表現。合理的運用破產機制,不僅僅有利于建立更加健康穩定的社會經濟秩序,對于一些因意外遭受破產的個體,能讓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債務的豁免,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但是個人破產也不意味著對所有債務的豁免,在保障債務人權利的同時要綜合考量債權人的利益,平衡二者之間的關系。英美等發達國家以及我國香港地區的個人破產制度對我國個人破產制度的構建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在程序和構建方式上妥善的引入國外個人破產機制,有助于我國個人破產制度的建立。
我國目前的民事司法實踐也存在著類似個人破產的制度,例如民事強制執行中的最低生活保障財產豁免已與個人破產之自有財產制度相近似。尤其是在近兩年基本解決執行難行動中,我國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執行查控系統,其中排除了一部分通過其他手段隱匿財產的行為,對被執行人的財產查控已經達到了較為精準的水平。對執行完畢的案件,被執行人不會受到的影響,對于沒有執行能力的執行人,會對其限制高消費,對有執行能力拒不執行的被執行人則會采取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方式進行處理。對沒有執行能力以及有執行能力拒不執行的人限制高消費其實已經有了個人破產失權制度的雛形。我國香港地區債務人申請破產時向法院提交資產情況說明書類似于我國現在執行過程中的財產申報制度。同時,在建立個人破產制度時,可借鑒現有的企業破產法的模式,除債務人、債權人作為申請主體以外,同時,可以類比參考企業破產中“執轉破”的方式,將現在無法執行完畢的涉及個人債務執行案件,轉入消費者破產程序。我國現行破產法的企業破產制度對個人破產制度的形成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個人破產制度的建立需合理平衡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利益。在債務人出現支付不能的情形下,如何保護債務的履行是個人破產制度建立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也是個人破產制度建立的關鍵。個人破產制度的建立可以根據破產人的實際情況,將破產分為可逆破產與不可逆破產。對于因疾病、事故等原因造成不可逆破產的破產人,應通過國家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其基本生活條件。
另外一方面,個人制度的出臺為我國個人破產制度奠定了基石,最高人民法院于2018年11月連續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審判工作的若干意見》(下文中簡稱意見1)的通知以及《關于為改善營商環境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見》(下文中簡稱意見2)筆者認為也是我國個人破產制度建立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其中在意見2中對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加強破產制度機制建設,完善社會主義市場主體救治和推出機制進行了專門規定。這其中提到的加強破產制度機制建設,筆者認為不僅僅是指企業破產法的廣泛推廣適用,其中也為個人破產制度建立釋放了積極的信號。在意見1更是對社會信用體系,失信懲戒機制以及金融審判等作出了說明。這對我國個人破產制度的構建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優化我國破產司法能力,建立高素質的破產職業共同體也是建立個人破產制度的必要路徑。個人破產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服務國家供給側改革,同時更有利于國家信用體制的健全和完善,為營商經濟的發展搭建更好的平臺。盡管目前我國尚未建立起個人破產制度,但是筆者認為,我國個人破產制度的建立條件已趨于成熟。
[ 參 考 文 獻 ]
[1]中英破產法治理念和制度之異同——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紀念破產法實施十周年專題座談會概要[J].人民司法,2017(22).
[2]中英破產法治理念和制度之異同——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紀念破產法實施十周年專題座談會概要[J].人民司法,2017(22).
[3]中英破產法治理念和制度之異同——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紀念破產法實施十周年專題座談會概要[J].人民司法,2017(22).
[4]李帥:論我國個人破產制度的立法進路——以對個人破產“條件不成熟論”的批判而展開[J].商業研究,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