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P2P網絡借貸具有簡單便捷、成本投入少等優點,彌補了傳統金融的缺陷,P2P網絡借貸資金近幾年都出現了急速的上升。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資金鏈斷裂,創始人帶資金潛逃等事件發生幾率頻繁。本文作者對P2P網絡借貸刑事犯罪的法律進行了相關探究,主要簡介了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現狀、涉及的主要犯罪形式和相關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P2P網絡借貸;刑事犯罪;法律分析;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D92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1-0152-01
作者簡介:王慧琳(1984-),女,回族,寧夏同心人,寧夏銀川市賀蘭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員,主要從事刑事案件辦理。
當前P2P借貸平臺就是互聯網新興的借貸方式,為有資金需求和理財需要的人提供了便利條件。在該平臺上操作簡單,借款人需要在平臺上遞交借款材料,審核通過后便會獲得出借人的資金支持,而出借人會得到一定的資金回報。這種借貸方式在其他發達國家的管理體系已經日漸完善并被大多數民眾所接受。我國的P2P網絡借貸平臺在近些年才逐漸發展,隨著規模的擴大其風險也在日漸增加。
一、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現狀
P2P的英文全稱為“peer to peer lending”,中文翻譯為“人人貸”。從這個名字中可以看出其貸款門檻低,大多數人都可以進行貸款,所以其發展速度是很快的。雖然出現時間不長,但發展速度是很快的。P2P網絡借貸源于英國,隨后傳到中國并且發展迅速。截止到目前為止P2P網絡借貸平臺至少有4000家,借貸數額也達到了上千億。這種模式也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推動了借貸平臺發展的同時,也使得我國的金融市場變得豐富多樣。
二、P2P網絡借貸主體涉嫌的相關刑事犯罪
(一)借款人涉嫌的相關刑事犯罪
網絡貸款平臺對借款人貸款的請求審核都是根據貸款人提供的申請書和相關材料進行審核,但是其缺點在于無法真實檢測到借款人借款的資金動向。這就使得一些犯罪分子利用這一漏洞實施犯罪,做一些違法事件。我國的信用制度還不夠完善,一些人會產生在網絡平臺借錢不還的念頭,所以在P2P網絡借貸中很容易導致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罪行。
(二)P2P網絡借貸平臺涉嫌的相關刑事犯罪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目前看來P2P借貸平臺大多以主體身份參加借貸業務的資金流轉與存儲。當大多數投資人將資金存入借款平臺后,在借給貸款人之前會有一個時間差。這就造成借貸平臺對這些資金控制的可能,就可能會觸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相關條例。
集資詐騙罪,根據公安機關對P2P網絡借貸平臺犯罪的統計,多數平臺都存在集資詐騙的行為。網絡借貸平臺在將資金借給貸款人之前對資金是有絕對的控制權。隨著平臺投資客戶數量的增加,其資金存儲數量也隨之上升,面對這樣大數額的資金平臺人員只需動動手指就可以將資金轉入自身賬戶,在這樣大利益的誘惑下有許多人最后走向罪惡的深淵。最常見的現象就是平臺主要工作人員一夜消失也就是貸款潛逃。
三、P2P網貸的刑事法律風險防范相應對策
致使P2P網絡借貸形式犯罪的原因有很多種,所以預防其犯罪也是一個相當大的體系工程,涉及到了社會中多方面的因素,打擊P2P網絡借貸犯罪不能只依靠刑法,要靠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
(一)嚴格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
近幾年,從上層領導政府到基層干部針對P2P網貸犯罪都進行了不同規模的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這種非法的犯罪活動。這種方式對于制止網貸犯罪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隨著打擊行動的擴大,對我國金融市場的自由發展也是有一定限制的。因此在實施過程中我們需要秉承寬嚴相結合的刑事政策和依法懲治的路徑。我國金融市場經濟不斷地改革發展,在進行刑事立法時應該以保護金融的自由發展和防止金融系統危險為基準原則,建立網絡金融形勢的相關法律條例。
(二)完善監管制度,引導網貸平臺平穩正常發展
著名刑法學家曾說過一個很有名的結論:社會政策的最好形式就是刑事政策的最好形式。對于網絡借款犯罪而言不能只從刑法的角度去考慮其嚴重性,還應結合相關的社會政策才能實現我們最終的目標。
首先我們應完善銀行存管和金融備案制度,要想實現平臺資金在銀行的嚴格存管設立相關的銀行存管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關鍵性的步驟。銀行直接存管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主要人員卷款潛逃、非法集資等問題,使得投資人的資金得到了保障。
其次要建立完整的通信管理制度,通常網站都要進行ICP備案,ICP是指經營性網站要辦理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建立這一制度是為了保證P2P網貸平臺的正常運行。網絡借貸平臺是個體與個體之間依靠互聯網平臺來進行貸款,平臺為投資、融資雙方提供信息并收取服務費用,屬于經營性信息服務平臺,所以需要申請ICP并進行備案。
四、結語
終上所述,P2P網絡借貸平臺屬于我國近幾年新興的借貸方式或新型的金融行業,在鼓勵該行業向前發展的同時還要搞清楚該平臺所屬的性質和特點。不得非法進行集資;不能收集資金搞資金池;明確平臺的中介性質并且平臺不能夠提供擔保。最后,應聯合多方面進行力量對P2P網絡借貸平臺進行整治,形成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府監管制度進行多位一體的綜合管理。
[ 參 考 文 獻 ]
[1]馮果,蔣莎莎.論我國P2P網絡貸款平臺的異化及其監管[J].法商研究,2016(5).
[2]劉權.P2P網絡借貸犯罪及其刑法治理研究[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