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時間節點來看,“基本解決執行難”的決戰時刻已經到來,營造良好的執行工作輿論氛圍,是強有力推進執行工作的基本保障。要將執行工作中較為突出的疑難問題厘清,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這對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輿情應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輿情應對
中圖分類號:D92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1-0196-01
作者簡介:陳佳煦,男,漢族,沈陽工業大學文法學院,2016級傳播法學碩士研究生。
當前,人民法院吹響了“基本解決執行難”的總攻沖鋒號,各級人民法院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解決執行難,執行工作成效顯著,使執行工作的外部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執行是訴訟活動中繼審判之后至為關鍵的內容,關乎到訴訟當事人的切身利益和基本權利,如果執行工作不力,極易引發新的社會矛盾。執行工作中可能會遇到諸多難點、熱點問題,思想上要正確認識,對待執行過程中出現的涉執訴求,要堅持及時處置、實事求是、正面引導、及時溝通的原則,讓當事人理解執行不能的多重因素,為妥善解決當事人與法院之間的矛盾,為“基本解決執行難”奠定堅實的輿論保障。
一、厘清審執關系引發的輿情問題
執行是對生效法律文書進行執行,而生效法律文書來源于審判,大量在審判階段產生的矛盾,并沒有在審判階段爆發,而案件到了執行階段,矛盾開始集中爆發,有一些當事人因為對審判結果不滿,就將怨氣發泄在執行法官身上;還有一些當事人因為法制觀念淡薄,對于執行法官的執法采取抗拒的態度,甚至在網上發布一些沒有事實依據、詆毀法院執行人員的言論。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明確當事人是對審判結果不滿意還是對執行工作有意見,向當事人釋明執行是根據生效法律文書進行的,依法正確處理,防止問題激化,造成不良后果。
實踐中,審執關系引發的輿情多數屬于實體層面的,當然也不乏一些屬于裁判文書本身存在的問題,也需要合情合理加以處理。例如,對離婚糾紛或者繼承糾紛類案件中財產內容是否應當立案執行?據以執行的生效法律文書主文不明確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如果一概加以拒絕,也會增加當事人的訟累,導致當事人不滿。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就專門做出了統一規定,針對實踐中離婚糾紛或者繼承糾紛類案件中的財產內容,裁判主文往往表述為特定財產歸原告或者被告所有,而未規定當事人之間負有協助辦理過戶等義務的情況,這就不能僅僅視為確認之訴,其本質實為財產分割的給付之訴,符合其他申請執行條件的,應當立案執行。總之,執行工作中要區別對待審判輿情與執行輿情,對待審執關系要有清醒的認識,不推諉,不混淆,嚴格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切實解決執行難”、“依法保障勝訴當事人及時實現權益”的兩大任務目標。
二、區分“執行不能”與“執行難”的案件范圍
實踐中,造成“執行難”的原因很多,從一般人的認知來說,凡是沒有實現裁判結果的案件都可以歸之。實踐中,有些案件是因為被執行人確實沒有執行能力、無法找到被執行人采取強制執行措施;也有部分被執行人涉及多件案件,已經成為失信人員被曝光;此外,部分案件被執行人已經事實上不能履行,也有些被執行人已經窮盡法律履行,因此后期再涉訴就無履行能力。從法律層面來說,所謂“執行難”,是指判決后被執行人有財產、有履行能力,但因種種原因執行不了的情形,但是,很多申請執行人對于“執行難”和“執行不能”的區別并不理解,認為“執行難”就是“執行不能”,一些案件已經沒有執行完畢的可能,進入終結程序,但申請人認為是法院自行做出結束執行程序的決定,并不了解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真正意義。
應該說,對于“執行難”的問題,是可以通過加大執行力度、強化執行監督、實行執行聯動等措施來解決的;而對于“執行不能”則只能終結執行程序,本質上來說這屬于申請執行人應當自行承擔的商業風險、交易風險和法律風險,但是當事人并非都能理解、認識到這個層面,極易引發對法院執行工作的不滿。最高人民法院已經建立“執行不能”案件的退出機制,但是,這種退出并非永久性的退出,只要申請執行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線索,隨時可向法院申請執行,符合條件是可以恢復執行的。總之,執行工作中需要做好解釋工作,讓申請人理解執行程序的不同意義,這是破解執行輿情的重要工作方法。
三、注意執行程序的“證據”保全
證據問題是審判程序的核心,但是,對于執行程序來說,對執行現場全程錄像,也是保留“證據”,特別是在騰房、采取拘傳措施和強制拆除違章建筑的過程中,要重視執法記錄儀的使用。因為對待當事人的質疑,人民法院對司法信息的公開遠比語言解釋要重要得多,應當做到凡是不涉密的執行信息都應公開,使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得到落實。法治時代,訴訟維權的渠道已經深入人心,人民法院一定要規范執行程序,研判可能出現的執行輿情,防止執行輿情演變成司法輿情甚至是社會輿情。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已經開始運行,要力爭形成更加科學、合理、有效的執行公開機制,滿足當事人和社會公眾對執行信息公開的需求,進一步推進陽光司法,促進司法公正。
[ 參 考 文 獻 ]
[1]李楠.人民法院應對網絡輿情的現狀及對策思考[EB/OL].內蒙古長安網,2017-11-09.http: // www. nmgzf. gov. cn/ fzwh/ 2017-11-09/ 16866. html.
[2]揚凡.解決執行難,立審執如何協調運行[N].人民法院報,2019-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