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我國與“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之間的商業往來日益深入,跨國之間的民商事糾紛案件也愈來愈多,實施互惠原則已經成為了順應國際民商交往環境的必然要求。面對當前我國互惠原則適用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如何更好的完善我國的互惠原則也成為了重點問題。
關鍵詞:“一帶一路”倡議;承認和執行;互惠原則
中圖分類號:D99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1-0205-01
作者簡介:王靖之(1992-),男,安徽馬鞍山人,甘肅政法學院法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法。
一、進一步明確互惠原則的立法目標
在“一帶一路”的發展背景之下,想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互惠原則,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確互惠原則的立法目標。在許多案件中,由于案件的情況、類型各有不同,因此在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過程中,國家利益和私人利益所占據的比例也并不一致。這種情況對于法院來說,很難做出完全一致、公平的判決。因此,為了避免這樣一種情況,相關的法律工作者需要在互惠原則的司法解釋中對立法目標和標準進行明確的規定,對不同類型的案件進行分類整理,并對這些類型的案件中可能涉及到的私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的比重進行相應的劃分,從而為我國的司法實踐提供重要的參考和依據。
二、在司法實踐中統一對互惠原則的認識
在司法實踐中同意對互惠原則的認識也是十分關鍵的一步。在上文的論述中我們提到過,外國的法院判決在承認和執行的過程中更加講求實質性的正義和公平,既注重私人利益又關注國家利益。然而我國在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時是更加注重國家層面的利益的。這一種現狀容易讓互惠原則的本質發生改變,實質上成為一種報復性的工具。因此,在“一帶一路”的倡議背景下,為了能夠更好的構建與沿線國家之間的睦鄰友好關系,更好的促進雙邊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就要對互惠原則的立法目標進行明確。我們需要正確認識到互惠原則的內涵,互惠原則應當是以平等、互惠、共贏為主要目的的,所以,在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問題上,中國方面應當始終秉承友好的態度,注重公平與正義,在維護國家主權利益的同時,也要注重保護私人的利益。
三、明確規定由法院來承擔證明責任
互惠原則證明責任的承擔主體不夠明確也是我國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想要規避這種問題,就需要在立法中明確規定承擔證明責任的主體。筆者認為,由于當前國際條約和雙邊協定的相關內容中,并沒有對承擔證明責任的主體進行明確的規定,中國法院則應是承擔證明責任的最佳人選。由于互惠關系的認定過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從訴訟經濟和統一司法的視野來看,法院也是承擔證明責任的最佳人選。
四、明確互惠關系的審核標準
明確互惠關系的審核標準,并對互惠關系的審查程序進行進一步的明確和規范,對于互惠原則在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適用完善來說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上文的論述中我們提到過,當前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進一步推進,我國的互惠原則在適用過程中也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和放款,但是對于“放寬”的界限卻并沒有明確的規定,這就容易導致不同地方法院在執行時所選擇的標準不同。除此之外,現行的審查方式需要查明判決作出國是否在同等程度上承認和執行中國法院的裁判,并且法官要將中國法院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要件以及外國承認和執行中國法院判決的要件進行對比,這種審查方式十分繁瑣,在實踐過程中也具有很大的難度。因此,相關的立法部門應當對互惠關系的審核標準和審查程序進行明確的規定,確立合適的審查方式,從而確保互惠原則的順利實施。
五、適當擴大互惠原則的例外范圍
適當擴大互惠原則的例外范圍對于完善我國互惠原則的適用也是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的。在上文的論述中我們提到過,當前我國對于互惠例外的范圍規定僅僅局限在離婚判決案件中,對于“一帶一路”倡議中跨國人員的自由流通等需求難以滿足。面對這種現狀,筆者認為,相關的工作者需要從立法層面出發,適當的擴大互惠例外的范圍,這樣才能夠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順利實施、構建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睦鄰友好關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王雅菡.基于互惠原則對外國法院判決的承認和執行研究——以涉“一帶一路”建設典型案例新加坡高爾集團案為視角[J].蘇州大學學報:法學版,2017,4(3):22-35.
[2]陳潔,肖冰.“一帶一路”背景下承認與執行外國判決中互惠原則適用的變革及建議——以以色列最高法院首次承認和執行我國民商事判決為視角[J].江蘇社會科學,2018(2).
[3]鄭潔.我國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中互惠原則的發展趨勢分析[J].法制與經濟,2018(1).
[4]李雙利,趙千喜.外國法院判決承認與執行中互惠原則的適用[J].人民司法,2018(2).
[5]陳亮,姜欣.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中互惠原則的現狀、影響與改進——從以色列承認和執行南通中院判決案出發[J].法律適用,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