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謀 高倩 聶昌琴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小商販業的興起可謂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城管作為貫徹實施國家及各級政府有關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規章,治理和維護城市管理秩序的職責部門,在維護城市秩序和衛生,保障群眾進行健康的社會生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城管執法;暴力執法;執法糾紛;沖突防控
中圖分類號:D92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02-0267-01
一、城管執法現狀
近來年,“城管暴力執法”、“城管執法糾紛”等問題屢屢發生,盡管目前多地已實行人性化執法模式,貫徹“用情執法,用心服務”的工作觀念,但在執法過程中,各種糾紛與沖突呈高速發展趨勢,城管部門仍面臨著諸多問題。同時,城管部門作為一個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與人民社會生活密切聯系的政府部門,本應發揮其積極保障城市秩序和衛生等方面的職能,然而,由于社會輿論的巨大壓力,城管部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牽制,使其在執法過程中產生一些不可避免的顧慮,嚴重影響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甚至容易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和后果。
基層城管作為一線執法者,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城管執法隊伍的形象,尤其是在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時期的大背景下,各種社會矛盾凸顯,基層城管執法行為失范更容易引發激烈的社會沖突,為社會的長期穩定留下安全隱患。
二、城管執法產生糾紛與沖突的原因
(一)執法對象的特殊性
就目前全國執法現狀來看,普遍存在著“執法難”、“執法受阻”、“群眾對執法不理解”等情況,查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社會弱勢群體或者低收入人群占執法對象比例較大。基于執法對象絕大多數都是下崗再就業人員或者進城務工的農民,他們大都不具備較高知識文化水平,因而對執法工作知之甚少。
(二)執法程序不規范
執法程序的規范化是有效的防止權力濫用的重要途徑,繼而保障公民權利,體現公平正義。姜明安教授認為,任何法律實體權利如果沒有相應的法律程序權利予以保障,則立法賦予更多的實體權利也沒有任何意義。[1]崔卓蘭教授認為,行政行為的違法與不當并非僅集中于行為后果方面,只有針對行政過程全面的觀察與分析才能作出客觀評價。[2]具體而言,城管執法的不規范主要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是在執法過程中常常不出示其證件表明身份,例如曾引起熱議的延安城管事件暫扣自行車等案例;二是執法隊伍人員數量不足,因而常采用一名正式人員加一名協管員的方式進行執法,但這有悖于執法人員必須是兩名以上(含兩名)正式人員的規定。我國城管隊伍的建設,歷經多年,出臺了相關管理規定,但至今并未出臺一部具有針對性的法規對城市管理綜合執法行為進行規定。在實踐中,大都依照《行政處罰法》中的一些規定進行運用,著實有失專業性、科學化,普遍存在著合法性和合理性矛盾的問題,諸如“雷洋案”、“于歡案”的發生正是其體現。
(三)執法監督空白
城管執法人員的權力與義務、執法懲戒等問題也沒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明確規定,這就使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易出現自由裁量權過大、濫用職權甚至暴力執法等情況。雖然行政體系內部自身有監督職能,但此種自我監督的約束力還存有瑕疵,內部執法人員極易出現“人情大于規定”的情況,這就使正義的天平失衡了。
三、執法糾紛沖突防控對策
(一)加大宣傳教育力度
執法對象的特殊性就決定了在平時的工作中,城管執法部門應重視教育作用,做好信息公開,從而避免在社會輿論的巨大壓力下,對執法行為產生牽制。一方面,對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方針等,通過線下走訪慰問、開展舉辦演講活動,結合線上利用新聞媒體傳播的方式,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廣大執法對象的法律意識,樹立良好的城管部門形象,為日后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針對一些涉及面較廣,對市民生活影響較重大的執法決策,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公開舉行聽證會,將執法職責、執法理念、收費標準、辦案程序等內容向社會公開。[3]這一舉措使得城管執法更加透明化,社會公眾也更加了解城管執法工作,從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沖突發生。
(二)制定相關法律規范
城管執法糾紛與沖突主要發生在基層一線執法,如前文中提到的執法人員常在未出示證件表明身份的情況下,就進行執法活動是一種較為普遍的不規范現象,那么要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就需要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通過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立法使城管性質和地位真正合法合理化,從而明確執法依據,規范執法行為和程序。
(三)發揮人民檢察院的行政監督職權
在我國,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是一種平行關系,多強調對行政權和審判權的法律監督職能。根據我國《憲法》第134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這樣的定位是符合我國司法國情的,[4]它賦予了檢察院監督權的法律意義。充分發揮檢察院的監督職能,其必要性就在于城管執法部門在內部自我監督的同時,檢察院從外部進行監督,在雙重監督下,從而促使城管執法工作能夠更好更規范地進行。
[ 參 考 文 獻 ]
[1]姜明安.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37.
[2]崔卓蘭.行政自制理論的再探討[J].當代法學,2014(1):10.
[3]遲玉華.城管執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1,5,24(3).
[4]萬毅.臺灣地區檢察制度[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