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計算機網絡犯罪具有極大的社會危害性,如何有效的預防和打擊計算機網絡犯罪,實現網絡空間健康、安全、有序發展亟待引起重視和實際解決。本文以宿州市Y區檢察院為研究對象,分析此類案件的犯罪特點及發案原因。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犯罪;隱蔽性
中圖分類號:D9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08-0137-01
作者簡介:梁俠(1986-),女,安徽宿州人,法律碩士,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人民檢察院,員額檢察官。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網絡犯罪與日俱增。2017年以來,宿州市Y區院共受理利用或實施計算機網絡犯罪案件26件84人。其中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案1件1人;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1件4人;利用互聯網作為工具實施的傳統犯罪共24件79人。
一、計算機網絡犯罪的發案特點
計算機網絡犯罪是一種新型高科技犯罪,有其本質特性的一面:
(一)非接觸式犯罪,隱蔽性高。由于信息網絡的開放性、虛擬性和超越時空性等特點,使得計算機網絡犯罪的犯罪主體、犯罪對象、作案時間、作案地點、作案手段,甚至犯罪結果都具有極高的隱蔽性,從而增加了計算機犯罪案件的偵破難度。
(二)跨領域犯罪,專業性強。犯罪主體通常選擇金融、證券領域等專業領域,通過非法獲取曾經投資股票、現貨等金融工具的不特定人群的聯系方式,利用被害人投機取巧心理,誘導其投資,從而利用專業技術使其虧損達到自己獲益的犯罪目的。犯罪主體往往具有極高的專業化水平和計算機操作技術,從而使得此類犯罪具有極強的專業性。
(三)犯罪主體年輕,模仿能力強,上手速度快。在網絡犯罪實施者中,90后占據了很大比例。他們大多數人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一般都是初中、中專文化;但是,他們的學習能力特別強、上手速度特別快。
(四)團伙作案,分工明確。為了在網絡上實施詐騙或者開設賭場,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組織、領導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犯罪主體一般都是多人合意后,分工實施。
二、計算機網絡犯罪的多發原因
(一)犯罪手段技術性降低。互聯網發展之初,網絡犯罪主要表現為“黑客”犯罪;隨著計算機及智能移動設備的廣泛普及,犯罪手段日趨多樣化、技能要求降低,動動手指就可以獲得利益,因此,計算機網絡犯罪越來越多發。
(二)打擊網絡犯罪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網絡犯罪包括利用互聯網作為犯罪工具的傳統犯罪和破壞計算機系統類犯罪。目前,針對這兩類網絡犯罪,被害人防范意識不強、嫌疑人犯罪認識不周、執法者監管力度不夠。
(三)網絡監管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不強。司法實踐出現的情況較為復雜、多樣,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原則性、抽象性較強,因此,在執法中可能缺少明確的、可操作的認定標準,甚至可能由于權責邊界不清,導致問題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
三、網絡犯罪的公訴工作存在的困難與分析
與傳統的刑事犯罪相比,基層檢察機關辦理網絡犯罪案件遭遇了三大現實難題。
(一)取證和證明難
網絡空間上的犯罪證據多以電子數據為主要形態,且跨地域、跨領域、波及范圍廣,在警力相對有限的前提下,網絡犯罪的調查取證給偵查人員帶來了極大挑戰。
相關通訊技術手段、配合程度仍有待提高。有些軟件的開發受技術限制,沒有實際有效的保存能力,無法配合公安司法機關調取犯罪證據。有些通訊公司在配合司法機關辦案態度上還有待轉變。
(二)法律適用難
1.犯罪主體狡詐,利用專業知識打擦邊球,實施信息網絡實施經濟犯罪。尤其涉及金融投資類案件,究竟是一般的投資損失還是詐騙犯罪,是合同詐騙罪還是詐騙罪,相關參與人員是否明知、是否積極參與等方面;犯罪主體在實施犯罪之初就刻意掩蓋或規避其犯罪證據。
2.計算機、金融、建筑等領域專業性強,相關法律法規抽象,辦案人員在非專業領域適用法律的能力有限。司法人員大都是法律專業出身,其他領域如金融、建筑等專業知識匱乏;加上平時的學習培訓機會少、學習時間短,無法形成全面的知識結構;最終導致辦理網絡犯罪的履職能力沒有獲得實質提高,不同辦案人員對案件的認識和把握也有所差異。
(三)專業人才匱乏
查辦網絡犯罪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檢察官既要有計算機網絡技術知識,又有經濟、金融等學科知識儲備,檢察技術人員要有精深的計算機水平。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檢察機關網絡技術人才和審查網絡犯罪的專業檢察官十分缺乏,檢察人員的現有履職能力還不能適應打擊此類犯罪的形勢需要。
四、打擊網絡犯罪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證據指引、提高技術支持
針對網絡犯罪取證難的問題,建議上級機關加大調研力度,總結典型案件的辦理經驗,出臺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的證據細化指引。同時,充分發揮外援力量,辦理專業性較強的計算機網絡犯罪案件時,聘請計算機網絡、金融等領域的專家對專門性問題進行技術鑒定、提供專業咨詢,邀請他們作為有專門知識的人為公訴人出庭提供技術輔助。
(二)深化教育培訓、夯實辦案實力
加大教育培訓力度不應停留在紙面,培養專門人才也不應停留于口號。建議開展至少為期一年的學習、交流培訓,形式上可以采用走進聯建高校、走訪高新技術開發公司進行學習交流。“與時俱進”的專業知識是對檢察官履職的要求,同時也是對犯罪嫌疑人人權的尊重和保護。
(三)組建專業辦案團隊、力爭類案辦專辦精
為提高懲防計算機網絡犯罪的專業化水平,建議基層檢察機關建立健全專業化辦案團隊。通過承辦涉及網絡安全犯罪案件以及利用網絡實施的相關犯罪等案件,達到類案專辦、類案專輔、類案辦精的法律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聶征.計算機網絡與犯罪[J].法制博覽,2017(5).
[2]張明楷.刑法學(第五版)[M].法律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