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約車作為一種新興事物也之產生,它在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極大方便的同時,也產生相應的問題。筆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中輸入“網約車”后,發現有1935份裁判文書,刑事案件有181份,其中不乏強奸、猥褻用戶,故意傷害甚至故意殺人的案件。5·6鄭州空姐打車遇害案、樂清女孩網約車平臺遇害案等案件層出不窮,當被害人遭受侵害后,找到網約車平臺時,相關平臺只是推卸責任,無法真正解決問題。這些血的代價使我們不得不開始思考,如何對網約順風車進行有效監管。
關鍵詞:網約順風車;監管;法律
中圖分類號:D922.2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1-0212-01
作者簡介:杜萌萌(1997-),女,漢族,遼寧葫蘆島人,沈陽師范大學,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法學。
2018年8月27日零時,網約車平臺在全國范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打車難、拒載、黑車等現象重現,民眾對此議論紛紛。本文將從網約順風車的運營監管方面探究此類安全問題出現的原因及應對措施,以期規范網約順風車行業。
一、市場準入門檻低——查補漏洞,提高網約車司機注冊標準
我國網約車平臺要求:駕齡滿一年,司機向平臺上傳身份證、駕駛證和行駛證即可注冊成為網約車司機,這讓不良分子鉆了空子。其中要求駕駛員駕齡滿一年的條件遠低于《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第十四條規定:從事網約車服務的駕駛員要取得相應準駕車型機動車駕駛證并具有3年以上駕駛經歷。注冊程序更為簡單,以“網約車平臺快車”為例:只需下載“網約車平臺司機-司機端”,輸入手機號獲取驗證碼,再填寫城市車牌號和汽車品牌、身份證等,出現“你已注冊成功”界面即完成所有操作。
“人車不一致”現象十分常見:接單的車不是注冊的車,接單的人不是注冊的人。我國網約車運營公司規定首單需人臉識別,但這并不能規避風險。在5.6鄭州網約車平臺順風車案中,該接單賬號為加害人父親,且正常通過了網約車平臺順風車注冊時的三證驗真、犯罪背景篩查和首單人臉識別審查,即加害人違規使用了其父親的賬號接單。
筆者認為應提高司機注冊標準,要求司機駕齡必須滿三年,還應對司機進行面試,正如其他行業在入職前均需面試,網約車司機這種與公民安全聯系密切的職業更需全面系統的面試。
二、平臺與司機的責任不明——厘清實然與應然,建立責任保險制度
順風車是相對快車或專車,乘客支付金額最經濟的模式,類似搭便車,順風車不會增加道路的通行負擔,而乘客只需分擔部分燃油費,就算沒有乘客約車,司機也會駕使車輛。故此模式下網約順風車平臺與司機之間是居間關系而非勞動關系。可見,實然狀態下平臺與司機間的關系有弊端:一是責任承擔不明,二是平臺無需為司機繳納社會保險等費用。筆者認為應立法規定應然狀態下的關系為勞動關系,明確平臺與司機間的責任歸屬。
目前我國對網約順風車在經營期間發生安全事故后的賠償保障不夠充分,對網約順風車的運營和乘客而言不利,需介入保險機制保障乘客利益。私家車一般會購買車損險、交強險、第三人責任險,而網約車具有多重屬性應增加險種——責任保險,有效保障車主利益,又使其獲得私家車原有保險險種的理賠服務,以網約車平臺為保險人,以網約車司機為被保險人,在運營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后,平臺需對司機的行為負責,由保險公司對乘客理賠,乘客權益得到保障。
三、缺乏救濟途徑——完善立法,訴訟模式解決爭議
以美國Uber為例,Uber公司規定,發生爭議一律采取仲裁解決,這有“家丑不可外揚”的嫌疑,而國內更甚,未規定發生爭議的解決途徑。我國《合同法》第122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即乘客受到人身損害后可選擇違約或侵權之訴,但需注意:違約損害賠償承擔的是損害賠償責任,不具懲罰性。面對當前如此殘忍的案件,單以違約或侵權來判定,懲罰性甚微。故應制定單行法對此進行調整,同時需思考制定什么層次的法律,是法律還是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抑或部門規章?同時引入訴訟解決爭議,在司法層面上保障消費者的救濟權,科學地對地方網約順風車管理實施細則進行審查,推進網約順風車良法的制定。
四、結語
我國網約順風車監管可參考發達國家的實踐,查補漏洞,明確責任歸屬,嚴格司法審查標準,創新網約順風車治理模式,以期推動網約順風車法律的制定。
[ 參 考 文 獻 ]
[1]《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管理暫行辦法》國務院2016年7月27日頒布.
[2]陳博.網約車平臺與司機之間的法律關系[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7,30(4).
[3]姚亦偉.網約車安全的法律責任問題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8.3(上).
[4]斯琴圖雅.論網約車合法化后的安全運輸保障措施[J].研究與探索,2018.2(下).
[5]張弛.我國網約車法律監管問題研究[D].揚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