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進步與網絡用戶數量的激增,作為人類生活的“第五空間”——網絡空間,其發展速度可謂是日新月異,網絡空間對于國家與國際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在網絡空間治理問題上,國際法的地位逐步提升,國際規則博弈已經發展為網絡空間治理問題的焦點。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也提出了建設網絡空間國際法強國的目標。本文結合網絡空間的發展現狀,分析建設網絡空間國際法強國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網絡空間;國際法;機遇與挑戰;國際關系
中圖分類號:D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08-0268-01
作者簡介:于立婷(1995-),女,漢族,遼寧朝陽人,沈陽工業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法學。
一、網絡空間治理的焦點問題
隨著1990年代中后期以來,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在人類社會迅速普及開來,大量用戶開始使用網絡。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與政治多極化潮流更是不可逆轉,整個人類社會通過網絡聯系的更加緊密,信息傳播速度加快,真正實現了“足不出戶就能知天下事”!然而,關于治理網絡空間的國際法規則卻仍然很不完善,在網絡空間里很長一段時間都主張“自我規制與管理”國家乃至國際所發揮的管理作用都十分有限。相比于其他的空間法,網絡空間國際法出現的較遲。各種不法行為頻繁發生、網絡安全隱患增多等現象使得各國真正意識到需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約束。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各國的管轄權如何運用到網絡空間中?一國對于其國民在網絡中的監督與管理,如果影響了其他國家如何處理?這些問題涉及國際社會的整體利益,運用國際法規則來解決網絡空間問題首當其沖。焦點問題也隨之出現:運用舊有的國際法規則還是量身定做新規則?通過哪些內容與領域對網絡空間進行國際法約束?采用西方國家推行的模式還是中俄等國的主張?由此可見,國際規則的博弈是網絡空間治理進程中的焦點。
二、中國建設網絡空間國際法強國的機遇與挑戰
(一)機遇
首先,國家對于網絡空間治理問題十分看重,這為中國建設網絡空間國際法強國提供了強大支撐。在“十三五規劃”正式將“實施網絡強國戰略”納入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中來。各級政府到普通民眾對于網絡空間的治理問題的關注度達到了空前程度,建設網絡空間國際法強國更是實施網絡強國戰略的前提和基礎。
其次,中國網絡硬實力非常雄厚。在計算機科學技術方面、關鍵設施控制方面、資源合理分配方面都處于優勢狀態。自1994年中國加入互聯網的二十多年來,據有關資料顯示,截止2018年6月,中國網民已經達到8.02億人,成為全球第一大互聯網用戶群。
再次,全球范圍內進行網絡空間國際法規則制定剛剛開始,這為中國參與并取得話語權提供了便利。中國只有占據國際法的主動權才能在國際規則的制定與實施中獲得更多有利的條件,維護好本國利益。
(二)挑戰
在建設網絡空間國際法強國進程中,中國仍然有許多不足之處。
第一,我國國際法內涵有待提高,我們在人才、理論、實踐上很多時候不能達到建設網絡空間國際法強國的標準。中國的國際法“大家”并不多,雖然每年培養的國際法畢業生不在少數,但真正能夠參與到國際事務的不多、能力也不夠。這就難免使得我們處于建設網絡空間國際法強國的困境之中。
第二,如何將國際法恰當的適用到網絡空間存在很多不確定問題。網絡空間不同于陸地、海洋、空氣、外形空間等物理空間,它的虛擬性與現實世界有相似,又有其特殊之處。這必然會對國際法規則的制定提出許多創新性要求,我國能否給出最佳方案是一個巨大挑戰。
三、建設網絡空間國際法強國的對策建議
網絡的發展也打開了各國在金融、國際貿易、交通、通信、文化上的神經中樞,對于國際社會利益和國際關系的發展起關鍵性作用。中國只有在網絡空間治理進程中貢獻出巨大力量,才能把中國建設為一個網絡空間國際法強國。就目前形勢看,中國政府應該認真探究網絡空間國際法發展的狀況與趨勢,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注重形象樹立
一些西方國家大肆炒作渲染“中國網絡威脅論”,這對于我們國家的整體形象產生了消極影響。中國應該積極展開雙邊、多邊、區域的合作交流,在網絡方面多加溝通,用事實化解無端指責,樹立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二)加強網絡空間國際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在參與網絡空間國際法規則的制定中,中國要靈活運用法律理論,恰當使用法律語言,切實反映本國利益與需求,提出中國方案,這就要求中國要認真深入研究相關理論。并且通過開展專題等形式,凝聚各國達成網絡空間治理共識,加強國際話語權。
(三)加強國際法人才培養
人才競爭是國際競爭的最根本因素,只有擁有雄厚的專業人才儲備才能領先于別國。中國的國際法人才數量不占優勢,培養高端國際法專業人才任重道遠。中國應該積極開展智庫,對國際法領域的學者進行培訓,以達到建設網絡空間國際法強國的迫切需求。
[ 參 考 文 獻 ]
[1]吳志剛.全球網絡空間治理博弈加劇——網絡強國建設之主張[J].中國信息安全,2015(01):29-31.
[2]秦艷平,王楠,芮曉華.大數據背景下我國網絡空間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決策探索(下),2018(1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