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同志以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戰略氣魄,一貫高度重視黨的建設和干部作風建設。他的建黨思想是指導中國共產黨不斷興旺發達,領導中國人民不斷取得新勝利的重要法寶。今天重溫毛澤東同志的建黨思想和干部作風建設思想,深刻學習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建黨思想,對于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毛澤東;建黨思想;作風建設思想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建黨問題,把干部作風建設作為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同志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加強黨性鍛煉,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今天,我們偉大祖國從站起來走向富起來,再走向強起來的偉大進程中,重溫新中國的重要締造者毛澤東同志的建黨思想和干部作風建設思想,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黨思想內涵,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毛澤東同志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略氣魄,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創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建黨思想和建黨理論,奠定了黨建的思想與理論基礎,使中國共產黨不斷發展壯大,當之無愧地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堅強領導核心。
一、中國共產黨的建黨思想及建黨原則
中國共產黨自建立以來,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一九四五年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通過的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進的有組織的部隊,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民族與中國人民的利益。……中國共產黨人必須有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的精神”。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中國共產黨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建黨理論。十九大修訂的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黨建思想和黨建理論,突出強調了中國共產黨的性質與建黨原則。
(一)組織和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是中國共產黨的組織任務。毛澤東同志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提出:我們的革命戰爭“離開了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政治領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就不能建立,和平民主抗戰的目的就不能實現,祖國就不能保衛,統一的民主共和國就不能成功”。從中國共產黨所肩負的歷史責任的角度提出了黨所承擔著領導中國人民戰勝外來侵略,建立民主、獨立、統一的新中國的歷史重任。他在1939年指出:“每個共產黨員須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整個革命運動”。當時中國共產黨的主要任務就是領導中國民主主義革命和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目標是努力徹底地完成這兩個大革命任務。在這樣的建黨思想指導下,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使我們的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步發展成為今天擁有八千多萬黨員的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領導核心。這一歷史事實也不可辯駁地證明了中國共產黨“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二)廣大人民群眾是黨的依靠力量。毛澤東同志以革命家的卓識遠見出發,在1937年指出:“共產黨員應該作到最有遠見,最富于犧牲精神,最堅定,而又能虛心體會情況,依靠群眾的多數,得到群眾的擁護”。后來指出:我們要“把黨的方針變成群眾的方針,還須要我們長期堅持的,百折不撓的、堅苦卓絕的耐心而不怕麻煩的努力。沒有這樣一種努力是一切都不成功的”。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表明,黨始終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斷不得新的勝利,開創了我國社會發展的新紀元。中國共產黨如果離開了人民群眾這塊沃土,黨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因此,“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擁護為最高標準”。
(三)積極倡導黨內民主。民主是一個政黨或組織保持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毛澤東同志在早期的革命活動中,就高度重視黨內民主,1937年在建立和爭取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大局下,提出要實現我們的目的,“黨內的民主是必要的。要黨有力量,依靠實行黨的民主集中制去發動全黨的積極性”。1938年指出:“黨內缺乏民主生活,發揮積極性的目的就不能達到。……擴大黨內民主,應看作是鞏固黨和發展黨的必要的步驟,是使黨在偉大斗爭中生動活潑,……突破戰爭難關的一個重要的武器”。這些論述,充分體現了毛澤東高度重視和倡導黨內民主的思想作風。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指出:“要發揚黨內民主,營造民主討論的良好氛圍,鼓勵講真話、講實話、講心里話,允許不同意見碰撞和爭論”。以平易近人的言語積極倡導黨內民主。民主也是中國共產黨一貫堅持的優良作風,是黨的實現領導職能的主要前提,也是的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重要形式。
(四)告誡全黨務必加強團結。團結是一個政黨或組織取得勝利的基本前提,否則就缺乏凝聚力和和集體戰斗力。毛澤東同志一貫告誡全黨要加強黨內團結,他在1937年提出:“因為只有經過共產黨的團結,才能達到全階級和全民族的團結,只有經過全民族的團結,才能戰勝敵人,完成民族和民主革命的任務”。“中國共產黨內部的團結,是團結全國人民爭取抗日勝利和建設新中國的最基本的條件。……只要我們能團結,這個目的就一定能夠達到”。一根筷子易斷,一把筷子難折。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形成合力,才能戰勝一切敵人。在新中國成立前,中國人民飽受了外來侵略者的殘酷欺辱,民不聊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在武器裝備十分落后的條件下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戰勝了國民黨反動派,建立了新中國,在“一窮二白”的土地上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經濟建設、科教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無不體現著黨領導我國人民表現出的團結力和凝聚力,這樣的團結力和凝聚力尤為突出地體現在抗擊自然災害、抗擊非典等重大斗爭中眾志成城的偉大民族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加強中國共產黨全黨的團結,……我們要鞏固和發展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突出強調團結是我們黨的事業取得最終勝利的根本保證。
二、加強黨的干部作風建設
中國共產黨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最高利益,黨要全面實現黨的遠大理想與奮斗目標,必須建立一支具有堅定理想信念的干部隊伍。毛澤東同志一貫高度重視黨的干部隊伍建設,他在1937年指出:“指導偉大的革命,要有偉大的黨,要有許多最好的干部。……我們的革命依靠干部,正像斯大林所說的話干部決定一切”。
(一)發揚優良作風,保持良好學風。毛澤東同志一貫強調干部要加強學習,并且強調學習要理論聯系實際。指出學習馬克思主義“不應當把他們的理論當作教條看待,而應當看作行動指南。不應當只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詞句,而應當把它當成革命的科學來學習”。一針見血地指出應當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和靈魂,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思想與我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才是活學活用馬克思主義,絕不能死搬硬套。他于一九四二年指出:“學風和文風也都是黨的作風,都是黨風”,黨的優良作風是我們黨的事業取得最終勝利的法寶,廣大黨員一貫保持和發揚優良學風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建設學習型政黨的基本要求。
(二)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中國共產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立黨宗旨,并為之而艱苦奮斗。毛澤東同志指出:“共產黨員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應以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應以個人利益服從民族的和人民的利益。……大公無私,積極努力,克己奉公,埋頭苦干的精神,才是可敬的”。歷史實踐證明,黨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為人民謀利益,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信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涌現出了一大批忠實于黨的事業,密切聯系群眾,事事處處為群眾謀利益的好干部。通過他們扎實細致的工作,使黨在人民群眾中樹立了光輝而偉大的形象。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為新時代教育全體黨員干部牢記使命、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指明了方向。
(三)加強黨員教育,嚴厲懲治腐敗現象。毛澤東同志于1942年指出:“我們要完成打倒敵人的任務,必須完成這個整頓黨內作風的任務。”加強黨風黨紀教育是一個政黨健康發展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個政黨放松或忽視了廉政建設和嚴厲懲治腐敗現象,黨就會失去民心和民意,就會失去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土壤。加強黨風建設的落腳點,就是加強黨員干部的作風教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不斷教育黨員牢固樹立公仆意識,把手中的權利置于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毛澤東同志于1949年3月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指出:“奪得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他同時告戒全黨同志:“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事業的全過程中,在黨員隊伍中曾經涌現出了一大批焦裕祿、孔繁森式的好干部,這是我們黨的驕傲,也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在黨員隊伍中,也一度出現了一些違背黨的宗旨,損害黨和人民利益的腐敗分子。他們嚴重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也嚴重損害了中國共產黨在我國人民群眾中一度樹立的光輝形象,這些教訓我們必須深刻汲取。二是嚴厲懲治黨內腐敗現象,保持黨的隊伍純潔性。毛澤東同志在新中國成立不久指出:“各級黨委應有決心將為群眾所痛恨的違法亂紀分子加以懲處和清除出黨政組織,最嚴重者應處極刑,以平民憤,并借以教育干部和人民群眾”。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針對腐敗現象“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這些重要論述,為我們黨在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嚴厲懲治腐敗現象,保持黨的隊伍純潔性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和法治依據。
三、結語
今天,我們重溫革命導師毛澤東同志的建黨和干部作風建設思想,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黨建思想,對于新時代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我們堅信,有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一大批忠誠于黨的事業干部的辛勤工作,黨在人民群眾中崇高威望必將進一步樹立,黨的執政能力必將進一步提高,黨的執政地位必將進一步鞏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將成為現實。
參考文獻
[1]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人民出版社,2017:63,21,67.
[2] 中國共產黨黨章匯編[M].人民出版社,1979.
[3] 共產黨員網http://www.12371.cn/special/zggcdzc/zggcdzcqw/.
[4] 毛澤東選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262,263, 279-279,278,277.
[5] 毛澤東選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651,656, 529,719,533,522.
[6] 毛澤東選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1004, 1096,535,812,813,812.
[7] 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352.
[8] 中國網.http://news.china.com.cn/txt/2015-08/11/content_36273296.htm.
[9] 毛澤東選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1438, 1438,1438-1439.
[10] 毛澤東選集(第5卷)[M].人民出版杜,1977:73-74.
作者簡介:孔繁龍(1989- ),男,藏族,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人,中共黨員,法學碩士,新疆自治區昌吉州準東開發區管委會干部,研究方向:民族學、黨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