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超
摘 要:“兩學一做”工作開展于全體黨員中,高校黨支部是黨在高等學校的最基層組織,在學生黨員群體中落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高校黨務工作者應當把握“學”與“做”的關系,明確“學”與“做”的目的,踐行“學”與“做”的方法,引導學生黨員深刻認識“兩學一做”,共同投入社會建設大局。
關鍵詞:兩學一做;學生黨員;高校黨建
2016 年 2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部署、指導全體黨員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這一工作是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一項重大部署,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特別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有力抓手?!皟蓪W一做”學習教育以尊崇黨章、遵守黨規為基本要求,以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全黨為根本任務,意在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
事在中央,務在四方,本文試從三個層次論述高校黨務工作者自身如何在學生黨員中落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
一、 把握“學”與“做”的關系
(一)基礎在學,為何而學
兩學一做,“學”既是前提也是基礎,即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毛澤東說:“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里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睂τ邳h員自身而言,若不懂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能及時學習黨的創新理論,便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堅持學習理論知識的豐富內涵、內在聯系、理論體系、實踐要求,既是為了明事理,亦是為了出實效,以學習指導事的實踐,做到把理論學習同各項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全面把握、融會貫通。
具體到學生黨員,便是應在大學生中樹立起共產黨員的先鋒形象,牢記黨員身份,增強黨員意識,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在對黨章黨規、系列重要講話的學習中加深理解,劃出做人做事的底線,立起合格的標尺,以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為目的投入學習。
(二)關鍵在做,怎樣去做
理從事出,事在理中,無論是怎樣的學習,最終都要落實到實踐操作上來,即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這個合格的標準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具體的、歷史的。但是集中到一點,便是做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具有堅定的信仰信念。大學生在選擇入黨,其初心是什么,在什么情況下加入組織,是我們應該審視的重要問題?!拔抑驹讣尤胫袊伯a黨”后的第一句話就是“擁護黨的綱領”,“兩面人”的現象近年頻現于高校,便是部分高校黨支部對黨員工作不重視、不深入的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員的信仰信念素質,2012年11月17日,他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做出了這樣的闡述:“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并用“四個能否”厘定了客觀標準:“那就要看他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斗、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三)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是常態化制度化的保證
“學”是“做”的基礎,“做”是“學”的目的。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既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實踐論的重要觀點,也是我國儒家思想的體現。學與做共同作用,不可分割,貫穿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全過程,統一于尊崇黨章、遵守黨規和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具體行動。2017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意見》再一次提出堅持學思踐悟、知行合一的要求。如果只學不做,不能學以致用,將理論學習落于解決實際工作學習中的問題,轉變為做合格黨員的實踐,這種短期的突擊式學習很快就會過去,由此可見,知行合一是“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的保證。
二、明確“學”與“做”的目的
(一)開發學生求知欲,做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開蒙求知是一切實踐探索的開始,教育并非工業化地制造標準產品,而更像是精耕細作的農業——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經過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德智體美基礎教育之后,進入高校教育階段的學生尤其要注重世界觀與價值觀的形成。對于有意入黨的學生而言,在做出入黨決定之前,必先有一了解的過程;對于已經入黨的學生來說,面對一個新組織、新環境,也需要進行深入的探索和學習方能走好這條信仰之路;而對黨務工作者自身而言,要做好“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的工作,應先開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思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成學習教育的目的。
(二)培養學生黨員以思想武裝自身,投入社會建設大局
開蒙求知之后,便進入了掌握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兩種能力的階段,能力的培養需要學習與思考的結合,單純的學習是不夠的,站在前人的理論肩膀上,而不發展自己的思考,運用自己的智慧,便不可能向前發展,更不必說實現創新。兩學一做,學的是共同的知識,思的是自身的見解,唯有從共同信息中發展自己的認識,發現問題的本質,才能做到從實際出發解決實際問題。知識如不經此過程轉化為智慧,便是死知識,要使其成為有用的工具,必得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形成體系,方能獲得自身的思想武裝。
(三)成風化人,帶領學生黨員將所學化為自身行為
學與教的高級階段是“化人”,不論是對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的學習,還是做合格共產黨員的現實實踐,都建立在做人的基礎之上,對于共產黨人而言,更應打好做人之基,將做人與黨的建設、與社會的建設緊密相連,做實事,見實效,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量己之力樹立共產黨員的先鋒形象。做人雖屬于人生哲學問題,卻與政治生活息息相關,習總書記便多次強調“做人”的問題,先后提出“干干凈凈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三嚴三實”等重要論述,充分體現出“做人”對于黨的建設和社會建設的現實實踐的重要作用。如何將所學所思化為自身行為?答案包括但不限于將實干精神貫穿于“兩學一做”的學習教育工作當中。
三、踐行“學”與“做”的方法
(一)以身作則,以上率下
高校黨務工作者作為學生黨員與黨組織建立聯系的橋梁,在對學生黨員工作的開展中起著直接的作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雖在全體黨員中推行,但在高校,卻不能忽視黨務工作者自身口言身行的理論素養和實踐水平對其成效的影響。要在高校中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關鍵就是黨務工作者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在“學”上用真功,在“做”上見真章。對于學生黨員應當掌握的內容,應熟知盡知,領會其中蘊含的新理念新思想,全面、系統、深入地下功夫;更關鍵之處,是將認識轉化為行動,嚴格要求自身,為學生黨員做出表率。
“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在兩學一做的學習教育中,黨務工作者自身務必躬身踐行、樹好標桿,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形成上行下效、教學聯動的總體效應,引領整個學習教育在高校中扎實有效開展。
(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開好黨組織生活會
黨的組織生活是黨的生活的重要內容,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的重要形式,組織生活會開得好不好,質量高不高,關鍵在于能否正確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達到分清是非、統一思想、增進團結的目的。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一劑良藥,是對同志、對自己的真正愛護。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需要勇氣和黨性,不能把我們防身治病的武器給丟掉了。忠言逆耳,良藥苦口。作為共產黨人,有話要放到桌面上來講。
近年來,在高校中,黨組織生活會或能按期召開,取得不錯的效果,但普遍情況是,由于學生黨員間了解不充分、聯系不緊密等問題,使得批評與自我批評流于形式,自我剖析不深刻,批評他人難出口,直接影響了組織生活會的質量和效果。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勝利的一條重要經驗,在高校中如要開好黨組織生活會,要在會前充分厘清和準備好各個環節,由黨務工作者帶頭展開;在會中嚴肅地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不能只談工作不談思想;在會后將整改措施落到實處,對于突出問題,要認真分析,及時討論并提出解決措施,在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實踐中落實“兩學一做”的學習教育。
(三)以共產主義信仰為導向育新人,有公心方能有公信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共產主義為信仰,高校黨支部除了承擔一般基層黨支部的職責之外,還肩負育新人的重要使命?!秾W習時報》2017年6月5日發表的《對黨忠誠的關鍵是堅守政治立場和政治追求》中指出,“政黨首先是以一定的主張和理念組成的政治組織,其基本屬性是政治屬性”,政治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基本屬性,在發展學生黨員的工作中,高校黨務工作者應牢記入黨誓詞,始終以共產主義信仰為導向,將“兩學一做”工作深入到育新人的實踐中。
用心為公,高校黨務工作者共產主義信仰不僅出現在入黨誓詞中,更體現在時時刻刻的具體行動中,體現在黨性鍛煉和道德修養中,體現在開拓進取和不倦創新中,體現在對學生黨員的教育、培養和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說:“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