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湘西南地區屬于多個少數民族世代聚居地,承載于底蘊深厚的多元民族文化之上,這里充滿著傳奇而神秘的民間故事,這些心口相傳的民間故事折射的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文化需求,反映出當地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樸實、善良的族群品質。作為湘西南地區的地方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在《動畫劇本》課程的教學中融入湘西南少數民族民間故事,不但能開闊學生編劇的思路,豐富動畫劇本的題材,更能從教育方面傳承民族民間文學。文章以虎形山花瑤民間故事為例,系統論述了在《動畫劇本》教學過程中,如何融入民間故事,使學生掌握以動畫劇本的形式呈現民間傳統文學的方法。
關鍵詞:少數民族;花瑤;民間故事;動畫劇本
一、目前國產動畫片劇本存在的問題
根據對影院的票房率、電視動畫的收視率等數據分析顯示,國產動畫片的收視率遠遠低于日韓動畫片,超過百分之七十的兒童和青少年表示更愿意觀看日韓或者歐美的動畫片。國產動畫片缺乏足夠的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是,動畫劇本存在內容單一,劇情老套,缺乏民族特色與文化內涵等問題。
(一)劇情雷同、內容單一
目前主流的電視動畫片針對的受眾群體傾向于低幼年齡的觀眾,如《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喜羊羊和灰太狼》、《棉花糖和云朵媽媽》、《大耳朵圖圖》等熱播電視動畫片。這些動畫片有很多共同的特征,比如壞人永遠贏不了,家里都是媽媽比較兇,爸爸喜歡和孩子一起搗蛋等等。其中很多的故事情節是雷同的,如《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中第32集,大頭兒子不吃蔬菜,媽媽為了教育他,想盡各種辦法,最后成功幫助他認識到吃蔬菜的好處,直到愿意主動的吃蔬菜。在《大耳朵圖圖》里,也有類似的圖圖媽媽教育圖圖要多吃蔬菜的情節。這些以說教為主要目的的動畫片故事情節和題材雷同程度高,而對兒童的想象力啟發作用略顯不足,難以吸引廣大少年兒童的目光。
(二)缺乏民族特色
國產動畫另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對民族文化的挖掘和運用不夠。熱播的動畫電影和電視動畫百分之七十都是模仿日韓風格,有些甚至連動畫角色的名字都是外國名,如《超級飛俠》中的主角名字。都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動畫從業者認識到,要用動畫講中國故事。如2016年好評和反響不斷的《大圣歸來》,通過對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的改編,重新塑造了一個全新的大圣,這個大圣一開始不是很厲害,相反他在剛開始的時候和普通人很像,面對困難也會有膽怯和無能為力的時候。最后他戰勝了自己,完成了內心的自我的成長,成功打敗了山妖。這部影片一反多年來國產動畫對英雄固化的形象,帶給觀眾耳目一新之感。然而,這種以內心自我成長為題材的劇本是典型的歐美故事風格。而且,以《西游記》改編的故事已經有了很多的動畫版本,在動畫編劇過程中,需要更多的挖掘尚未為人知,新鮮的民間故事和傳說。
二、虎形山花瑤民間故事傳說的分類
虎形山花瑤位于湖南隆回縣,這是一片充滿傳奇和故事的神秘之境,這里的民間故事洋溢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和泥土芬芳,具有新、奇、特等多個特質。在村寨中世代流傳,豐富著當地瑤民的生活。目前,虎形山花瑤地區有文字記載的民間故事約50多個,按照類別可以分為地名故事類、傳說故事類、紀實故事類、新故事類。所謂地名故事即某個地方名字的由來,之所以該地叫這個名字,是由于某神話傳說。傳說故事多為瑤民間時代口耳相傳的充滿奇幻色彩的故事,這些故事題材有神仙精怪也有發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機智故事,折射出了當地瑤民的信仰和崇拜以及謳歌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聰明機警。
三、虎形山花瑤民間故事融入《動畫劇本》課程的方法
(一)民間傳說融入高校《動畫劇本》課程的意義
民間傳說融入高校《動畫劇本》課程的教學有助于傳承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其中最為重要的關鍵點是實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復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七條規定“教育應當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吸收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湘西南,即湖南西南部,這里居住著苗族、侗族、土家族、瑤族、布依族、回族等多個民族,屬于多個少數民族世代聚居的地區。承載于底蘊深厚的多元的民族文化之上,湘西南民間文學資源異常豐富,以“講白話”的形式流傳著從遠古時代起就在人們之家口頭流傳的數不勝數的民間故事,讓我們驚訝于當地少數民族同胞們的文藝創作才能。通過將這些故事融入《動畫劇本》課程的教學之中,能夠使學生了解璀璨的傳統文化,有效改善青少年在選擇動畫片時崇洋媚外的一些狀況,增強學生們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二)花瑤民間故事應用于《動畫劇本》教學案例
(1)花瑤地名類民間故事《打鳥坳》原故事梗概:隆回大水田和司門前接壤處,有一座山叫打鳥坳。這里古樹茂盛、叢林密布,一到夏季和秋季就有成千上萬的鳥類棲居在此。相傳這座山以前是在東海邊,由于東海龍王要擴大海疆,于是請了二郎神將此山搬到了隆回虎形山地區。在這座山上,有一只修煉千年的狐精,這只狐精經常幻化成人形到村里禍害百姓。此地的玉龍想要保護百姓,除掉狐精。無奈修煉千年的狐精十分難以對付,玉龍只有到天庭,偷出鎮妖珠。鎮妖珠由天兵三層把守,玉龍見無法下手,只好用調虎離山之計,放火燒南天門。趁天上混亂的時候,盜出鎮妖珠,直奔打鳥坳。玉龍和狐精戰了幾百個回合,玉龍身上多處受傷,難以支持了,使出全身的力氣把鎮妖珠向狐妖擊去,珠子正好打在狐妖頭上,一聲巨響,火光四射,狐妖變成碎石向下落去,玉龍也失去知覺,向山頂落去。狐妖在山頂上變成了大石頭,玉龍卻變成了一只漂亮的鳳凰,以后在每年的谷雨節后和重陽節前夕,成千上萬的鳥兒會到這里舉行朝鳳盛會,當地很多老百姓見有這么多的鳥逗留在這里,紛紛捕捉。慢慢地,這里被后人稱為“打鳥坳”。
(2)指導學生改編的《打鳥坳》動畫劇本:
首先,根據劇中的角色,確立動畫主要角色形象的性格特點,塑造輔助角色。該故事中的主要角色為正派形象“玉龍”,其性格特征是懲惡揚善、有勇有謀,是百姓的守護者。反派形象為“狐貍精”,其性格特征是狡詐陰險、作惡多端,專門愛戲弄村民。但是僅有兩個角色不足以讓故事很生動,這時,塑造一個充滿需要趣味的配角形象,通過其傳達一些詼諧搞笑的情節。比如:《花木蘭》中,通過好友寵物木須龍所引發的很多搞笑情節,為影片增添了歡樂的氣氛。
其次,注意情節的簡化和情節線索的明確。因為動畫片針對的年齡群體的特殊性決定了在動畫劇本改編時,應注意在故事線索上要明確,情節要簡化,人物善惡要鮮明。在指導學生對此民間故事進行改編,需要按照動畫故事改編的方法,引導學生找出原本故事線索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尾,進行改寫,使觀眾能抓住明確的故事發展脈絡。如改編后的故事開端為:東海龍王要擴大海疆,于是請了二郎神將此山搬到了隆回虎形山地區。故事的發展是:玉龍想要除掉經常禍害百姓的狐貍精,卻無奈不是狐貍精的對手,只好上天庭盜取鎮妖珠。故事的高潮:玉龍巧用計謀引開天兵,成功盜取鎮妖珠,并與狐貍精大戰了幾百回合,眼看就要敗下陣來。故事的結局:玉龍拼盡全身的最后一絲力氣,將鎮妖珠向狐貍精擊去,狐貍精立馬變成了碎石,落在了山林里,玉龍也因精疲力竭永遠的閉上了眼睛,玉龍的元神變成了一只美麗的鳳凰,此后在每年的谷雨節后和重陽節前夕,成百上千的鳥都會飛來這里百鳥朝鳳。
再次,在動畫劇本改編過程中,要注意符合當代人的價值觀。傳統民間文學傳統文學瑰寶,起源很多已經無從探尋,但大多經過幾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流傳。其起源的社會環境和思想觀念與現代社會相比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我們不能一味的照搬民間故事,要有選擇性的吸收。比如一些封建的迷信的思想、對女性三從四德的約束就要在故事的改編過程中摒棄,真正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四、結語
在湖南的湘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流傳著許多生動精彩的民間傳說和故事,這些民間文學是我們在進行動畫劇本創作時用之不盡的源泉,能極大的豐富動畫劇本的創作素材。通過在《動畫劇本》課程中引入這些地方民間傳說,不僅能豐富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更能啟到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增強廣大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中旭.21世紀以來的少數民族題材動畫發展及研究現狀[J].民族藝林,2018,05.
[2] 岳曉英.中國少數民族題材動畫片研究[J].貴州社會科學,2010,04.
[3] 陳玉環,鄔紅芳,陳艷如.試論迪斯尼動畫劇本改編的策略[J].宿州學院學報,2015,01.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項目名稱:文化自信視域下湘西南少數民族“非遺”教育實踐體系構建研究;項目編號:XJK18QMZ001。
作者簡介:姚文憑(1985.07- ),女,湖南邵陽人,碩士,邵陽學院藝術設計系,講師,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