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國 黎偉
摘 要:文章以重慶郵電大學為例,以探討分析該校大學生科技能力以及科技活動現狀為基礎,對提升該校大學生科學素養有一定指導意義。
關鍵詞:科技活動;科學素養
隨時間發展,科技實力早已被列入評判國家實力的重要考核因素。因此,伴隨著我國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科技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與此同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公民的科技意識的發展,將我國公民的科技素養培養與提升帶到了一個新的層面上。而大學生作為國家建設發展的中堅力量,其科學素養的培養提升更是我們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
重慶郵電大學為培養大學生科學素養,進行了多方面嘗試,經多年整合出一套較為適合高校的培養方式,這將為同類高校的科技能力,科技素養提升提供借鑒與參考。
一、科學素養的基本內容
對于科學素養,不同時代,不同領域有著不同的解釋。國際上普遍將科學素養概括為三個組成部分,即對于科學知識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對科學的研究過程和方法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對于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影響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目前各國在測度本國公眾科學素養時普遍采用這個標準。具備基本科學素養:只有在上述三個方面都達到要求者才算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公眾。而國際學生科學素養測試大綱(PISA)中提出,科學素養的測試應該有三個方面組成:科學基本觀念、科學實踐過程、科學場景,在測試范圍上由科學知識、科學研究的過程和科學對社會的作用三個方面組成。
對于大學生,他們還擁有很多的學習空間,可提升的各項技能,處于可塑性較強的時期,所以作為高校教育者,我們有責任將提升大學生的科學素養提到較高位置。
二、加強課外科技活動,提高科學素養
為提高我校學生的科學素養,我們采取分層分級分類加強課外科技活動指導的方式,將活動分類條理化,學生分類細致化,活動準備工作流程化,力爭做到不遺忘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參加到科技活動中去,整體提高學生科技素養。
而我校也成功舉辦了各種科技活動,如重慶郵電大學學生科技文化節、重慶郵電大學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重慶郵電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新·成才”論壇、重慶郵電大學“閃耀重郵”FLASH設計大賽、重慶郵電大學“Show My Web”網頁制作大賽、重慶郵電大學“科技拼盤”科普知識大比拼等活動。
(一)分層分級分類開展課外科技活動的概念
所謂分層,就是可以根據活動面向的群體不同分為幾個層次,如針對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本科生的活動,以及針對研究生的活動。而分級則是,根據活動組織者的不同,可以將活動分為國家級、省市級、校級、院級等。分類則是,根據活動參與者的不同,可以分為普通學生參與和科技拔尖類學生參與。
我校秉持著分層分級分類開展課外科技活動的原則,將于科技活動有關的各項事宜整合條理化,使廣大學生都能從中受益。
(二)分層分級分類開展課外科技活動的表現
為更好的加強課外科技活動指導,我校根據不同層次采取了不同的方案。
(1)確立明確的課外科技活動制度。我校明確了各類課外科技活動的有關制度。在教師層面上,我校及時整理各類科技活動負責人、指導老師的相關資料,做到條理化、規范化,以便及時查閱與管理。在各學院輔導員層面上,我校做到定期召開學生會議,輔導員及時傳達各類科技活動思想,有效的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科技活動。在學生層面上,我校有自己的學生科技協會,定期舉辦各類科技活動,科技講堂,提升學生對科技的興趣。
(2)大力投入課外科技活動經費。為加強課外科技活動指導,我校也提供了足夠的經費支撐,對于校級院級等各層級活動,我們有分類明確的經費使用條例,以確保各類科技活動順利進行。而近年來,我校也加大了科技活動經費的投入,以便為更大范圍學生謀福利,提升科學素養。
(3)各學科課堂滲入式介紹講解。學習是學生的第一要務,所以在課堂上,我校教師也會為學生講解一定量的科技知識,將學生的各類知識儲備過程在課堂時間里完成,盡力將科技知識,科技活動意識的滲透在平日完成。
(4)定期舉行課外科技活動宣傳。沒有足夠的宣傳力度,我校也無法順利開展各類科技活動。對于國家級科技活動,我校采取才人流量大的地方設置宣傳板、海報,并配以專人負責講解;在教室開宣講會,系統的向學生傳達科技活動中心思想;組織科技宣講會,教授有關的科技知識以輔助學生參與活動。對于省市級科技活動,我校采取輔導員向負責班級下發相關文件,并組織學生報名以及輔導。對于校級科技活動,我校采取相關學生組織負責人聯系各學院,找到班級負責人來管理相關科技活動事宜。對于院級科技活動,我校采取學院團總支、學生會自行開展宣傳。
(5)學生組織開展各類科技活動。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時間,我校各類學生組織都會定期開展科技活動。學生舉辦,學生參加,這一類科技活動往往在科技中穿插著娛樂,在歡笑中得到進步。學校的學生會、學生科技協會、社團聯合會以及各學院學生會,都會定期自行組織開展一系列的科技活動,既豐富了課余時間,又提升了科技水平。
三、結語
我校將繼續堅持加強課外科技活動指導,提升大學生科學素養,爭取培養出更多高質量的科技人才。
基金項目:本文系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智能電網背景下電氣工程類本科生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項目編號:163059)和重慶郵電大學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視野下的分層分級科研育人模式研究》,項目編號:k2015-22的研究成果之一。